防洪骨干工程彰显抗洪钢铁力量
尚未进入主汛期,我国江淮、江南、华南、西南暴雨就进入不停歇的“车轮战”模式。这种现象,近年少见,即便在气候形势类同的1998年也不曾出现过。
风云难测,雨骤洪急。受强降雨影响,从湘江赣江到桂江北江闽江,124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鄱阳两湖水位均高过1998年同期。国家防总最新通报显示,尽管强降水多,江河水量大,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但江河防洪形势总体平稳,防灾减灾工作一直处于可控状态。到目前为止,受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倒塌房屋数量等重要灾损指标均低于2000年以来同期均值。
“1998年以前,别说中小河流,连主要江河干流堤防都未全部达到设计标准,还缺少控制性的水利工程,许多地方对大洪水可谓‘束手无策’。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和建设,江河防洪工程体系已经面貌一新。”这是水利专家的共识,也是从事防汛抗洪工作人员的切身体会。
回眸历年洪水,改革开放30多年过程中,当属1998年洪水最大,也最让人印象深刻:那一年,全国2000万公顷土地被淹,直接经济损失2500余亿元。时隔18年,流域性大洪水可能再来,能否化险为夷?
在长江流域,今年5月18日至21日的4天间,暴雨笼罩湘江支流洣水流域。五强溪、双牌、欧阳海、酒埠江等一批水库“披挂上阵”,分别削减洪峰2400、700、460、63立方米每秒,削峰率分别达到27%、22%、29%、12%。关键时刻,水库滞纳洪峰进行的时空“物理转换”,直接避免下游4座县级以上城市受淹,成为“抗洪将军”。
一般来说,风骤雨大,浪高洪急,往往是猝不及防、防不胜防,而今年在17轮强降雨的突袭之下,洪浪很快就消失在江河湖库之中,对百姓生产生活影响很小。这不能不归功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库拦洪削峰,堤防更加坚固,化解了来势汹汹洪峰,本来脾气暴怒的洪水也变得温顺多了。
作为长江防洪体系的“中坚堡垒”,三峡水库为给后续可能发生的大洪水腾出库容,自4月22日起逐步加大下泄流量。5月31日8时实时水情显示,坝前水位已消落至148.62米。早在2010年,刚建成的三峡水库就经历过考验:那一年洪峰超过1998年洪峰极值,7万多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被三峡水库牢牢拦住,仅以4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轻巧”出库。1998年要严防死守,2010年则轻松过关。据测算,三峡这一特殊“成人礼”的减灾效益就相当于收回了工程投入的1/6。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刘雅鸣给出了一组数据:经过多年努力,长江流域已基本形成了以堤防为基础,以三峡水库为骨干,其他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工程相配套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长江流域在干支流上已建成水库5万多座,总库容3500多亿立方米。自2012年起长江上游相继又有21座大型水库纳入联合调度序列,增加得防洪库容达360亿立方米。
在1998年抗洪的另一主阵地——嫩江松花江流域,3年前的盛夏,特大洪水再现三江,关键时刻,于1998年后兴建的尼尔基水库力挽狂澜,经过拦蓄削去四成以上洪峰,将水库上游超50年一遇洪水削减至嫩江下游及松花江干流10年一遇至20年一遇的中等洪水,极大地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
如果说大大小小的水库大坝是防洪的“铁将军”,那么坚固的堤防就是护卫百姓安全的“水上长城”。
入夜的松花江畔,刺眼的车灯划破黑夜的宁静,大型翻斗车来往穿梭。开了冻的黑土地上,在建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的三江治理工程又上征程,日夜赶工。这是国家在1998年后下决心加快大江大河治理,继长江、黄河干流重点堤防基本达标,淮河、太湖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之后在松辽流域的又一战略“落子”。工程完工后,三江堤防将告别遇大水无奈疲于防守的过去,全线达标。黑龙江省三江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孙飚说:“我们在跟时间赛跑,三江治理是国家战略,是龙江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事,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发挥效益,不亚于一场战役,因此建设者早已习惯将2904公里全线开工的堤防施工线称为‘全战线’!”
无论是地处长江经济带中东部的湘鄂赣皖苏,每天迎接祖国第一缕阳光的东北林海,还是位居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无论是每年最早迎战汛期强降雨的珠江流域,还是未闻风身先动的闽江流域,由南而北,自东向西,防御之“网”正逐渐织密,覆盖全国。
在黄河流域,自上游至下游,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干流水利枢纽巍然矗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黄河下游两岸临黄大堤实施加高培厚、放淤固堤,加快标准化堤防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干支流水库、堤防和河道整治工程、蓄滞洪区工程为主体的“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彻底扭转了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保障了黄淮海平原防洪保护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在淮河流域,经过60多年持之以恒的治淮,特别近年随着19项骨干工程和进一步治淮的建设,基本形成了防御洪水的工程和非工程体系,逐步改变了缺乏控制、行洪不畅、出海无路的局面。即便洪水滔天,驯服淮河这条“蛟龙”,底气十足。
在海河流域,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治理方针,由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了各河系分区防守、分流入海的防洪格局。北系各河可防御1939年型洪水,南系各河可防御1963年型洪水,均相当于50年一遇防洪标准。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均已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标准。
在珠江流域,“广东第一堤”北江大堤,经全面加固达标后与飞来峡水利枢纽、潖江滞洪区以及芦苞涌、西南涌分洪河道共同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可使北江防洪标准提高到300年一遇。西江上游水库群的科学调度,拦洪蓄滞错峰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同时,实施枯水期水量调度,确保澳门、珠海等三角洲地区1500多万人饮水安全。
在太湖流域,北向长江引排、东出黄浦江供排、南排杭州湾并且利用太湖调蓄的防洪与水资源调控工程体系已初步形成,可保证流域整体防洪无虞。
…………
过去,手中没有几张“牌”,抗洪只能“急就章”,有时只得“肩扛人背”筑子堤;今天,抗洪工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硬“牌”在握,长缨在手,抗洪胸有成竹!这正是国家夙愿得筹、人民梦想终圆的大时代心理素写。
如果说大江大河安澜关乎国家发展、社会安定,那中小河流的防洪安全则直接关系家计田亩、百姓生活。在加快推进大江大河治理的同时,中央瞄准防洪薄弱环节建设,下决心对防洪形势较为紧迫的湖南四水、江西五河、湖北荆南四河、福建五江一溪、浙江钱塘江、新疆和田河等244条重要江河支流的重要河段进行治理,同时启动2209条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之后又将近3000条中小河流纳入治理范围。面对今年南方强降雨过程和发生的大洪水,经治理的中小河流经受了洪水考验,改变了过去险象环生的景象。
“现在家里种7亩地,每亩年收入有3万元。”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四川省米易县丙谷镇雷窝村三组村民张远祥喜上眉头。但在几年前,如此高的种植收入对于张远祥来说是完全不敢想的事。原来,洪水经常“光顾”,这让张远祥每逢变天就忧心忡忡。“只能在地势稍微高点的地方种点红薯、苞谷,一年下来收入少得可怜。”
就在当地村民一筹莫展的时候,丙谷镇小河防洪治理工程启动实施。治理之后,沿河两岸的3910亩耕地免受洪水侵袭,村民的农耕生产用水也有了保障。“现在洪水翻不过河坎,今年我屋头稻田种植面积由原来的4亩扩大到了7亩。”张远祥乐呵呵地说。
大水退却,风平浪静;波澜不兴,生活依旧。有人说,幸福就是不恐惧。百姓在汛期不再提心吊胆,就是最基本的幸福保障。中小河流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我国中小河流数量多、分布广,过去大部分中小河流都没有得到系统和有效治理,防洪标准低,有的甚至不设防,多数中小河流处于“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局面。前些年,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损失占全国水灾损失的70%~80%,水灾造成的死亡人口有2/3以上发生在中小河流和山丘区,对我国城乡尤其重要城镇和农业主产区防洪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是防洪重点薄弱环节之一。2009年,水利部、财政部和全国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中小河流治理。据统计,通过6年多努力,全国有近5000条5万余公里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完成治理,为2.86亿人、2.77亿亩农田提高了“安全指数”。
不仅如此,不少地方将系统治理理念有机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以中小河流治理为重要载体,着眼山水田林湖生命共同体,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上游加大水土保持力度涵蓄水源,留住水土恢复青山绿水,中下游给洪水以出路,在对待河流自然空间上做“加法”,在对待人类过度索取水域空间上做“减法”,同时两手发力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家园”,让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交互循环,自由呼吸。在北京、在上海,在武汉、在郑州,在广州、在哈尔滨……从城市到乡村,得到反哺的河流不仅不再易怒,而且更有亲和力了,滨河近水亲水区域成了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治水就是治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防洪工程体系背后,是现代治水理念入脑入心、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直接结果,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安邦惠民的生动体现。
“厄尔尼诺”影响还在持续,“拉尼娜”又要到来。主汛期日益临近,从珠江到长江、太湖,从黄淮海到松辽河,各流域正严阵以待,立足最不利情况,做最充分的准备。相信随着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扎实推进,一批防洪骨干工程将相继建成,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将进一步加强。打赢防汛抗洪这场硬仗,我们手段更多,信心更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