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水面持续下降 我国最大沙漠淡水湖或成罗布泊

2016年08月01日07:32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小字号
原标题:水面持续下降 我国最大沙漠淡水湖或成罗布泊

  湖面持续萎缩,鱼类基本消失,世界珍禽遗鸥的种群数量锐减……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生态危机不断加剧,水利、环境、动物、地矿等多方专家和当地政府建议,尽快从国家层面进行规划抢救和生态保护。

  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尔林兔镇和中鸡镇境内的红碱淖,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历史上红碱淖最大水域面积为1969年的67平方公里,是陕西省最大的湖泊和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如今,昔日烟波浩渺、望不到边的红碱淖湖面不复存在,湖水缩减后的沙滩面积十分可观,前庙壕村附近湖水后退已有数里之远。

  据神木县政府介绍,多年来,特别是2006年至今,红碱淖水位以每年30厘米至60厘米的速度持续下降,目前湖水面积已缩至32.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由8.2米降至不足4米,按照近5年的缩水速度推算,红碱淖可能会在10年内干涸,成为中国第二个罗布泊。

  另据陕西省水利厅检测数据,目前红碱淖湖水PH值已高达9.8,原本在里面生存的17种野生淡水鱼已相继绝迹。

  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肖红说,由于红碱淖中遗鸥赖以生存的湖心岛半岛化现象持续发展,遗鸥的种群数量已由2011年的7700巢下降到2015年的2000巢左右。

  为了保护红碱淖的生态环境,2003年神木县设立了县级湿地保护区,2005年榆林市设立市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这里被列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2014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十一五”以来,各级政府已累计投资6.17亿元对红碱淖实施了环湖绿化、渔业湿地、遗鸥保护等项目,营造红柳、沙枣生态林10万亩,保护区内的林草覆盖率提高到55%。其中国家环保部投资5.69亿元,对红碱淖湖滨保护带修复、人工增雨、湖荡湿地等进行专项治理,2012年至今完成投资3.25亿元。但这仍无法阻止红碱淖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态势。

  据神木县旅游局局长雷杰祥和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党亚波介绍,红碱淖生态危机加剧的主要原因及隐患有两方面。

  一是补水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红碱淖所在地区年降水量仅为380毫米-400毫米,湖水补给主要依靠周边的地表水,其中流经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的营盘河及蟒盖兔河是红碱淖最主要的补水河流,但两河分别被筑坝拦截,致使红碱淖地表补水每年减少60%以上;加之陕西境内注入红碱淖的4条河流有3条在10年前就已干枯,形成目前湖面蒸发量远大于补水量的局面,导致红碱淖水面持续下降。

  二是矿产资源开发给红碱淖生态环境带来较大隐患。2010年8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新街矿区总体规划得到批复,红碱淖约1/4的水面被划入井田范围之内。经勘探并据榆林市水务局组织有关专家论证,红碱淖沿湖100米深度均为沙硕岩,根据煤矿开采的实践经验,如果煤矿正式获批开采,将直接导致红碱淖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引发周边地区生态和气候恶化,处于同一水系的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其他湖泊也可能消失。

  陕西省环境科学院院长张振文、陕西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维平、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调查中心副总工程师侯光才等专家及神木县政府建议:

  首先,应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和陕蒙两省区政府,共同对红碱淖周围矿产资源开采对红碱淖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制定不影响红碱淖湿地保护的资源开采政策。在未做出评估报告前,暂停红碱淖湿地区域的一切建矿和非法采矿活动。

  其次,建立红碱淖湿地国家级保护区,解决陕蒙两省区在土地、林地、滩涂地等方面的争议。目前保护区的创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但红碱淖周边常住人口超过6万。可对核心区、缓冲区范围内村民所属土地等出台相关政策,根据相关生态补偿机制,对保护区范围内所涉及的居民土地按国家标准给予补助。

  最后,继续扶持人工增雨工程。红碱淖景区移动增雨设备齐全,曾于2013年进行了一年的人工增雨补水,效果明显,较正常年份多出增雨量200mm,但由于人工增雨费用不菲,神木县资金预算有限,之后再未启动这一工作。可考虑继续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偏枯年和枯水年保护区降水量不减少。

(责编:李楠桦、蒋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