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 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技能亟待增强 

本报记者 寇江泽
2016年08月27日08:2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实验小学学生在进行防灾减灾演练。
  人民视觉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但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了基本的防灾准备。公众防灾意识和技能,已经成为防灾减灾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对于防灾减灾,公众的认识有哪些误区?如何增强公众相关意识和技能?

      

  不少公众严重缺乏甚至没有防灾减灾意识

  阴雨天气里,一对夫妇在罗汉果地里劳作,突然一声惊雷,夫妇俩不幸双双身亡——这是发生在广西永福县的真实一幕。8月10日,杨某夫妇意外遭遇雷击身亡,他们的女儿因及时躲进薄膜棚下避雨,幸运地逃过一劫。

  事发地靠近山顶,种植罗汉果的架子上拉有铁丝,容易遭雷击。当地有关部门曾多次进村宣传不能用铁丝去搭架子。然而,一些村民图省事,结果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广东广州市,3名工人雨天在屋顶上施工,突然遭遇雷击,两名工人被雷击中,不治身亡;多名游客组团驾车前往西藏旅行,暴雨引发泥石流,道路中断,但他们抱着侥幸心理,闯入禁止通行路段,涉水过河时3人被冲走,1人死亡,两人失踪……

  “不少公众严重缺乏甚至没有防灾减灾意识,认识不到灾害风险。”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主任工程师王海波说,灾害来临时,这部分人往往成为“弱势群体”,自救、互救能力匮乏,只能寄希望于救援。

  “有一部分公众面对灾害存在侥幸心理,觉得遭遇重大灾害是小概率事件,觉得‘远在天边’。”王海波说,比如,一些地方河道长期干涸,多年没有发生过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往往就会有居民在河道旁边甚至河道里盖屋建房。遭遇灾害,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部分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出于好奇、爱冒险等原因,轻视或低估气象等灾害的严重性。”王海波说,遭遇雷电或暴雨天气时,明知不宜在山顶逗留,一些景区管理者和游客却置若罔闻,于是游客遭雷击的悲剧时有发生。

  一项调查显示,仅一成农村受访者关注灾害知识

  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公众防灾意识与减灾知识基础调查报告》显示,防灾意识薄弱、防灾准备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了基本的防灾准备,仅有一成的农村受访者关注灾害知识。

  这一报告显示,95.5%的城市小学普及防灾减灾教育,八成以上受访学生具有初级防灾意识。但很多学校没有系统地开展防灾减灾教育,防灾减灾主题的活动也非常少,不少学校只是介绍一些简单的防火知识。

  北京市民政局2012年推出社区防灾减灾电子地图,推进防灾减灾网络化管理,市民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所在社区的防灾减灾基本信息,在发生突发事件后,高效、有序地逃离危险区域、开展自救互救。然而,地图上线4年,社区居民对这份地图知之甚少。中关村智慧减灾救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齐俊林分析认为,目前公众防灾减灾意识还很薄弱,防灾减灾电子地图普及率低在所难免,公众不遇到危险不会去主动查询、了解电子地图,遇到危险又来不及看。

  齐俊林表示,提升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技能储备,防灾减灾体系才能日益健全。

  绝大多数脱险者靠的是第一时间的自救和互救

  专家介绍,自然灾害发生后,绝大多数脱险者靠的是第一时间的自救和互救。很多人因为没有掌握逃生本领,丧失了自救的最佳时机。“有了防灾减灾的意识,我们才会摆脱侥幸心理,正视各种灾害,积极主动去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做好相关准备。只有准备充足,我们才会在灾害来临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防御。”王海波说。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与受损严重的北川县毗邻的安县桑枣中学在地震发生时,按照以往应急演练的经验,有序疏散2200多名师生,全校师生没有伤亡。这得益于学校师生强烈的防灾避险与安全教育意识,以及师生通过日常突发事件演习所学到的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大量事实表明,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往往是决定灾害损失和救援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我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总体上,和发达国家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美国、英国等国家,把青少年作为气象防灾减灾等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强调科普教育和课堂教育的融合。美国专门建立了儿童气象网,英国气象局网站有专门的儿童频道,韩国气象厅网站有儿童气象乐园版块,日本气象厅网站有气象电子教室版块。此外,日本等不少国家重视防灾减灾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借助影视、娱乐节目向公众传播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应创新形式更接地气

  近年来,气象等部门多渠道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教育和科普宣传。“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气象科技下乡”等活动丰富多彩;70多万名气象信息员奔走在气象防灾减灾一线;已建立气象科普馆200多个。

  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公众减灾防灾意识和技能?王海波表示,这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广泛参与,让每天都成为“防灾减灾日”。比如,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科普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到地方政府考核;将防灾减灾应急演练纳入学校教育;定期组织学校、医院、社区等开展防汛、防震、防台风等应急演练。

  王海波还建议,防灾减灾教育,要创新形式,更接地气。“比如,可以利用电视综艺节目的方式,也可以创作防灾减灾主题的科普话剧、科普小品;多开展一些灾害体验类的活动,让公众在灾害模拟场景中,切身感受和体验如何防灾减灾。”

  前不久,一场由中关村智慧减灾救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的特殊演习,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街道举办。街道相关部门在收到灾情警报后,迅速下达。村民在引导员的统一组织指挥下,有序疏散至避难场所。齐俊林认为,这种方式容易得到群众的认可。针对潜在的灾害风险,定期组织防灾减灾演习十分重要,不断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技能,才能将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希望常年无灾情,但不可一日不防备。防灾减灾工作做得好,灾害发生时,或许仅仅就是一场灾害;但如果工作不到位,一旦发生灾害,就可能变成一场真正的灾难。”齐俊林说。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27日 09 版)

(责编:蒋琪、史雅乔)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