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守望河流 协同治水

2016年11月25日17:43 | 来源:中国环境报
小字号
原标题:守望河流 协同治水

  项目组为现场行动者配备了工具包,方便志愿者检测。 绿色潇湘供图

  6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赴湖南考察绿色潇湘的项目;

  10月,“迈向生态文明 向环保先锋致敬”,一项由一汽-大众出资,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承办的环保领域的新资助计划,考察了绿色潇湘发起的“河流守望者行动计划”项目。

  环保公益基金会频频到访,都是因为看重绿色潇湘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的价值。绿色潇湘开展的“守望母亲河”民间观察和行动网络项目,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流域日常监测等工作,有效提升了环保志愿者的组织化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也适时开辟了民间环保志愿者参与环境观察和行动的新模式。

  问题因执着而解决

  “守望相助”出自《孟子》: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守望一条河流,需要付出极大的心力。

  绿色潇湘认为,要解决湖南河流的环境污染问题,一定要尽最大可能动员当地人参与。他们是对当地环境最了解的群体,也是最有动力和意愿去解决问题的群体,只有将越来越多湖南本土的环保行动者动员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应对和解决湖南的环境问题。

  河流守望者项目发起至今,已搭建起来行动网络,覆盖了湖南湘、资、沅、澧四大水系以及洞庭湖流域,在湖南57个区县建立了41个守望者团队,即在地环保行动小组聚集了 382名核心守望者。

  迪迪是绿色潇湘382名环保志愿者中的一员,排污口离家只有两公里的距离,他几乎每天都会到竹埠港排污口进行巡查,检测水样的pH值,甚至在排污口拍起了婚纱照。

  和迪迪一样,河流守望者往往需要连续蹲守几个月,才能找到污染源头。10月16日,资江守望者在河水退去后找到了益阳市华昌锑业有限公司老厂区河边的暗排口,酱红色污水未经处理通过暗管直排志溪河,而后汇入资江。

  11月6日,针对环保组织反映的情况,华昌锑业做出回应,说明此处是企业历史遗留的雨水排口,污水为综合渣料加植被树叶等杂物,经雨水浸泡渗透而产生的。

  华昌锑业启动了环保治理措施,切断排口外排水源,收集污水,并及时与环保志愿者沟通,查看了现场。

  而有时,环境监督难免会遇到阻力。10月7日,环保志愿者杨国坚从宁乡县骑车到安化县高明循环经济工业园排口查看水质时,遭到多名企业人员的围堵,抢走了水样倒在了路中,并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即便面临如此困境,也没能改变环保志愿者保护母亲河的决心。

  官民互动渐入佳境

  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已积累日常监测数据超过1万条,每年发布2000条以上的污染监督信息,并在当地组织开展公众参与活动30次以上,推动解决污染案例近300起,仅2015年就发现并跟进污染案例147起。

  在环境监督治理层面形成了良好的官民互动态势。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日常监督所使用的自媒体平台被湖南省环保厅直接作为一线环境污染监督稳定的信息来源,定期收集,及时反馈,有效地补充了政府监测体系的不足。

  竹埠港是湘江流域七大重污染的化工园区之一,这里也是湘江守望者连续5年进行监督的排污口,从当年的五颜六色的污水到现在排污口已经关闭,从26家化工厂烟囱林立到“退二进三”工程,这里的变化就是当地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印记。

  邯郸港有一个生活污水的排污口,位于湘潭县易俗河银杏北路滨江堤附近,主要排水来自旁边的污水处理厂,每天排量达4万吨以上,其中未经处理的污水超过两万吨。湘江守望者连续3年对排污以及整改工程进行监督,最终这个排污口完成了改造。

  过去一年,河流守望者共向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递交超过22份专项建议报告,均获得了回应,并采纳了多项政策。河流守望者网络为各地民间防治江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式。湖南省政府对模式进行了复制,推出了保护湘江“绿色卫士”行动计划。

  有策略亦有工具包

  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已经总结了一系列工作策略,并配套研制了相应的行动工具包,如污染源定位、化工厂调研、田野访谈、重点污染源定点观察和监测、影像记录、自媒体传播、环境信息公开等,这种模式化工作手法具有上手快、操作便利的特点。同时,项目还为每一位在地行动者配备了详细的操作手册和工具包,方便志愿者应对各种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还通过“五步工作法”开展环境调研和宣传活动,包括每周日常巡查、影像记录、“保护母亲河”宣传活动、环境保护教育和每隔半个月的检测。

  此外,绿色潇湘定期举行环境主题调研,如湘江全流域的饮用水水源现状调查,“6·5”环境日宣传等。志愿者也建立了网络管理制度,对站点管理、站点配备和财务等方面都进行了合理的安排。绿行周末、绿行家等项目共吸引了2000多个家庭、5000多人参与,同时组织进学校、社区宣讲50多次,向公众宣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知识。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每条河流都由当地人保护,而每一位河流守望者都能运用有效的策略解决当地的环境问题。”“保护母亲河”河流守望者行动网络项目负责人唐贺说。(记者 陈媛媛)

(责编:孙阳、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