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过,灾情无多

内蒙古强降雨防御侧记

《中国水利报》车小磊

2017年08月17日08:47  来源:水利部
 

  8月初的内蒙古东部,闷热。

  正值玉米灌浆期,却已经三个多月没有降水,大片农田渴得厉害。再旱下去,今年的收成有点悬。

  当地群众正想法子找水浇地——恰在此时,台风“海棠”的残余环流撞上了北方冷空气,孕育出一场强降水。好多人还没缓过神儿来:正抗旱呢,忽然雨就来了!

  久旱盼甘霖,岂料是暴雨!旱涝急转,突如其来,对这十年九旱的地方考验不小。

  时间:8月2日下午

  地点:通辽市水务局会商室

  全力防汛忙

  “昨天市长提了要求,各旗县市区要明确方案,确保防洪排涝,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市防汛办已经发了通知,全力迎战暴雨洪水。”

  两天一夜,张浩没有合眼。作为通辽水务局防办副主任,防汛的关键时刻总忙得脚打后脑勺。

  尽管疲倦,他的脸上仍欣慰:“国家防总和自治区水利厅都派了工作组,今天就来,给我们指导工作。”

  说到就到。国家防总工作组由松辽委总工郑沛溟带头,一行四人风尘仆仆。郑总主动跟记者打趣:这个台风“海棠”简直是苟延残喘。

  的确,“海棠”越往北,遇冷空气形成强降水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国家防总近期时刻关注它的动向。

  郑总口气变得郑重:“昨天上午国家防总对东北地区这次降水作了部署,今天上午的会商是陈雷部长主持的,预判这次降水将是今年最强,要重点防御。所以,我们赶紧赶过来了。”

  不久,自治区防汛工作组也到了。自治区防办主任巴利平直入主题:“呼和浩特上午就下雨了,通辽这边应该也快了……自治区李纪恒书记和布小林主席有批示,一定把群众安全排第一位。”

  两个工作组合二为一。目标一致,先传达国家防总、水利部的指示精神,再了解通辽当地防范准备情况,通过研判分析雨量和分布,以便区分重点、有的放矢。

  分管副局长管长山赶忙介绍:“今天早上,自治区气象台发出了紧急降雨预报。早上8点,我们水务局跟气象和各防指成员单位会商了,下午刚刚启动了Ⅳ级应急响应。”

  张浩作了补充:“下面的湖库塘坝,和山洪灾害易发地,该调试的调试,该检查的检查,一个不漏。责任人也全部上岗到位,正抓紧查险备汛。”

  “三方会谈”紧锣密鼓,商讨着防汛查险诸多细节。

  渐近傍晚,窗外开始下小雨。郑总掏出手机,打开“松辽委防汛移动查询系统”给记者看:“降雨分布实时更新,一目了然。”

  所有人都明白,越是紧要关头,工作越要做细,准备充分。

  时间:8月3日上午

  地点:奈曼旗青龙山镇

  暴雨无伤亡

  暴雨从晚上10点,一气儿下到第二天一早。

  气象部门发了红色预警。

  工作组决定去奈曼旗,那儿是暴雨中心区。通辽大部是平原沙丘,不容易产流。奈曼和库伦两旗恰好属丘陵地貌,成灾可能性较大。

  到了奈曼旗,却没找到领导。因为包联了苏木乡镇场街道,他们都去了现场。听说旗、镇、村三级干部纷纷上阵,驻村入户排查险情。没有向导,我们只得自行前往乡镇。

  下了高速,路开始难走。由于连夜暴雨,积水淹了不少路面,几乎没过车轮。有的路段勉强可过,有的只能靠履带式挖掘机探路,水流太急处根本无法通行。司机熄了火,说不走了吧,可不能冒险。

  奈曼旗险情最重的土城子乡杏树园子村,路不通。听说河水涨得厉害,最高水位距堤顶仅剩40厘米。好消息是,因旗县和村镇提前精心组织,全村37户110人全部安全转移,无一伤亡。

  去青龙山镇的路也不通。但实时雨量信息惊人——截至3日5时,青龙山镇降雨186毫米,突破历史极值(1994年7月13日的181.8毫米,为1956年以来最大值)”。13时,统计雨量337毫米,超千年一遇(日暴雨量321.3毫米)。听到一声感叹:一天下了一年的雨。

  去奈曼旗土城子镇杏树园子村抢险的赵长青副市长一行,由于洪水拦路,只得找一根绳子,捆在腰上涉险渡水到第一线。

  库伦旗有些地方,扣河子、牛国图、六家子、格尔林等地,降水量也突破了200毫米。

  直到傍晚时分,雨势才渐停。路终于能走了,工作组到了青龙山镇,迅速查险慰问。在镇政府街道,不少商铺和民房被水淹过,留着厚厚一层水土,颇显泥泞。有些生活设施来不及抢运,泡水被弃。几只家禽凄凉地半掩在土中。

  受到慰问安抚,很多愁容稍显舒缓。有的披着毯子取暖,有的蹲着吃泡面。村镇干部介绍:先找地方安置好群众,吃喝解决了,再开展生产自救。

  走上街,铲车在清除路面淤泥,受损的电力、通信设施正在抢修,民政部门的车辆装着帐篷和棉被,一些公安干警在疏散受灾群众。暴雨过后的景象,看不到手忙脚乱,更多是忙而有序。

  时间:8月4日上午

  地点:通辽市行政中心

  防汛在继续

  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城区的街道没了积水,不但路面洗刷得干净,树叶也仿佛更绿。

  跟着市水务局防办吴澄非主任去市政府,参加自治区防汛抗洪工作紧急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从水务局到行政中心,途经漂亮的彩虹桥,桥下便是宽阔的西辽河。暴雨过后,河水陡增气魄。

  “这景色,中央慰问团来了也得夸。”“啥慰问团?”“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过几天要搞庆祝活动,不但有慰问演出,中央领导还得来呢。”

  的确,十九大召开前、自治区70周年庆典期间——这么重要的节骨眼儿上,防汛可不能出问题。

  会是视频会,主题很清晰,先汇报暴雨救灾情况,再部署下一步防汛工作。接到昨天夜里的特急通知,全市干部都来了。会议室黑压压坐满了人,都盯着屏幕,跟自治区主会场连着线。

  按照程序,先汇报的是通辽市副市长赵长青:这场暴雨来得快,去得快。特点是“范围广、量级大、强度大”。接着是一串数字:全市平均降水104.4毫米,多地突破历史极值。7个旗县市区49个乡镇街道8.02万人受灾,农田受灾86万亩,部分电力设施、水库塘坝不同程度受损。

  但应急救援有序有效。及时疏散安置1403名群众,没有人员伤亡。受灾地区社会形势稳定,群众情绪平稳。接下来,就要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科学有序灾后重建。

  赤峰市副市长石银峰接着汇报,受灾情况、防汛措施、数据统计,一项项条理清晰。不过从数据看,赤峰的暴雨量级和灾害都小得多。

  听完详细汇报,自治区副主席白向群对下步工作提出要求:绝不能麻痹松懈,高度警觉起来,紧急行动起来。

  回市水务局的车上,吴主任打电话给旗县水库管理站:“你们多关注降水情况,根据库容实际,灵活把握,该排就排。”

  通辽市的防汛应急响应仍未撤销。根据预报,未来几天内蒙古东部仍有阵雨,紧张的防汛工作仍在继续。

(责编:初梓瑞、李昉)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