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婷:不让大气监测数据有偏差

2017年10月16日08:23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李云婷:不让大气监测数据有偏差

  “PM2.5浓度又上来了,希望别升到重度污染。”今年国庆假期最后两天,眼看着污染物浓度值一点点抬升,李云婷眉头紧锁,随时关注着各个站点的数据。

  作为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大气室主任,空气质量一旦转差,李云婷的心就揪了起来,“很焦虑!”她的焦虑来自于大气条件的不确定性,“重污染一般说来就来,又急又猛,却又不知道会不会按预期的时间结束。”

  1999年,从环境管理专业毕业的李云婷参加工作,直接就进了大气室,从此便开始跟空气质量的各种数据打交道,负责各种数据汇总、分析。

  每年元旦三天假期,和每个月的第一天,都是李云婷雷打不动去单位的日子。“新的一个月,特别是新的一年,很多数据要审核、比对,我必须得人工过一遍,确保数据没问题。”

  “虽然现在电脑的技术都很先进,出错的几率非常小,但过一遍我心里才踏实。”这个严谨的工作习惯,让她发现了一个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设备问题。

  2015年冬季的一天,李云婷在做数据审核时,发现远郊区有个站点十多天的数据有些异常,但又异常得不明显。她和负责设备运行维护的同事沟通后,同事去现场检查,并没有发现设备参数有问题。

  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李云婷觉得这个数据的曲线已经飘出了正常的集中区域,可以说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偏差。李云婷调取站点近三年的历史数据,横向纵向逐一比较,还和附近站点的数据作比对,也没有发现问题。

  “我总觉得哪里不对。”李云婷开始往回倒数据,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她把站点每天的小时数据和5分钟数据都仔细过了一遍,追到刚开始发生数据偏差的时候,终于找到了有10到15分钟左右的数据是缺失的,“应该是站点瞬时停电,这样不会影响小时数据,表面上看数据并没有中断,但问题就应该出在这里。”她又从这个数据开始,重新画曲线,发现自从停电了之后,这个站点的数据就开始出现了偏差。

  李云婷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负责运维的同事,经过再次检查,他们认为不排除瞬时停电会对设备小零件产生影响,就从实验室重新取了一台设备替换。李云婷继续关注这个站点的数据好几天,最终发现数据正常了,没有再出现问题。

  这个发现,让负责运维的同事们也很好奇,他们把拿回来的机器拆开,对可能出问题的环节一点点排查,发现瞬时停电确实对一个小零件产生了小损伤,虽然不影响总体情况,但是会逐渐使数据产生偏差。

  同事们都知道李云婷严谨的工作作风。大气室每年要对外出上千份报告,涉及的数据量可以用“海量”来形容,但无论每天多忙,李云婷都会看一眼报告,“我绝对不允许不看报告就直接发出去,对于重要的数据分析、结论,绝不能有一点马虎。”

  家里只有8岁的儿子,也明白了妈妈的工作,儿子总说“一有污染,我妈就去单位了”。儿子5岁那年,幼儿园邀请家长介绍自己的工作,她带着几张PPT就去了,“都是很简单的图,有蓝天,有监测PM2.5的膜等”,李云婷说,她介绍的时候,本来坐着的孩子全站起来了,一张张好奇的面孔,围着她问东问西。“全社会都很关心空气质量的改善,压力不小。”李云婷说。

  近几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改善,给了李云婷很大的信心,尤其是今年连续6个月创下历史同期最低值,“说明我们的行动和治理的方向是正确的,并且不断在发挥作用,我们如果一直朝着目前的方向走下去,会有令人期待的成果。”

  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李云婷觉得自己很荣幸,又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十九大,应该会在总结过去五年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给出更明确的指示。我们会在现有基础上,按照十九大指明的方向,继续走下去。”李云婷对未来充满信心。(骆倩雯)

(责编:贺迎春、杨迪)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