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六调黄河水 盐碱地变身“金河滩”

黄河统一调水,实现生活 生产 生态三“丰收”

初梓瑞

2017年10月16日15:55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五年前,这片盐碱地草都不长,现在就连南方人也专门跑来种水稻。”山东省东营市刁口河种粮大户杨士健自豪地说。

  放眼望去,此时刁口河东岸的水稻田绵延不绝,千里沃野。难以置信,这里曾经荒芜一片……

  7年6调黄河水,黄河水调来了,盐碱化不复存在了,生态恢复,居民增多,农民收入稳增长,成就了黄河三角洲这片有名的“金河滩”。

黄河入海口

  科学调度

  把“蛋糕”分到最需要的地方

  刁口河,黄河1964-1976年的入海流路。1976年后,黄河改道,刁口河遭受海水侵袭,土地大面积盐碱化、植被迅速退化。

  “黄河改道后,这里逐渐变成了盐碱地的天下,能耕种的土地少之又少,只能靠天吃饭。”提起往日情景,杨士健感慨道:“往下打2米就能出水,可那都是海水啊,根本没法种庄稼啊!大片土地荒废,三十四块钱一亩都没人要。”

  1980年以来,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使这一地区用水量激增,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黄河几乎年年断流。1999年,经国务院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开始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

  黄河水资源总量有限,沿河地区水量分布不均。调水,意味着水资源的重新分配,“蛋糕”不大,难度不小。

  “黄河人讲担当,讲协调,讲兼顾,既要防洪抗旱,又要支撑经济发展。”山东黄河河务局副局长王银山介绍,黄委水调局加强组织协调,科学研判优化配置水资源,把调度方案精细到月、旬,实现了调水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将有限的水资源调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4年以来,黄河再次进入枯水期,来水连年比多年均值偏少1/3。为满足枯水期调度要求,黄委抓住问题所在,坚持问题导向,将水确确实实的用在了“刀刃”上:

  于汛期实时调度刘家峡、海勃湾和万家寨等骨干水库,精准调控河道流量;

  凌汛期采用小流量封河措施,努力增加水库蓄水量;

  2016年主汛期,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精细调度骨干水利工程,适度承担风险,有效拦蓄洪水;

  2017年春灌用水高峰期、旱情发展较快的情况下,立即启动枯水调度模式等,全力保障沿黄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同时保障了河口地区的生态用水,保证了下游河道两侧湿地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的良性维持。

  检查组蹲点监督、巡回检查、突击抽查违规取水,全力确保水调指令严格执行。

  ……

  据了解,自1999年统一调度以来,黄河干流连续18年未断流,灌溉面积增至1.26亿亩,为1.2亿人提供了水源保障。刁口河,作为黄河生态改善的一个缩影,2010年起先后6次调水,累计补水量达15963.6万立方米,盐碱地摇身一变成“金河滩”。

  18年来,山东境内多次实施引黄济津、引黄入冀补淀、引黄济青,保障了山东、河北、天津的生活生产用水,解决了“用水荒”。在此基础上,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紫雁白鸥青草色,长堤沧海白云间”的景致重现黄河口。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引黄工程齐发力

  下游生产生活用水无忧虑

  “现在都不喝自来水了,直接来接泉水。我每天都来接上三四桶,熬粥、泡茶。”山东河务局办公室副主任陈秒清指着正在路边排队接水的市民说。

  济南全城遍布天然涌泉770多处。路旁的人行道上,隔几米就有一个荷叶状的石台,轻轻一按,泉水就缓缓流出,可以直接饮用,这就是泉城济南的一大特色--泉水直饮点。

  20世纪70年代,济南泉水相继停喷,泉城竟闹起了“水荒”?“要保泉,就得减少地下水开采,改变泉城供水结构,就得引黄保泉。”陈秒清说。

  鹊山水库、玉清湖水库建成,引黄河水蓄水,连通城区供水网。

  现在,90%左右的济南人吃上了黄河水,黄台发电厂、济南炼油厂等企业用上了黄河水。由于黄河水代替了地下水,济南市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供水比例也从7:3变成了3:7。泉水保住了,“泉城”重新焕发生机,清澈的泉水遍布济南市区,接泉水、直饮泉水成为济南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胶东四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青岛市居民饮用水一度需定量供给,许多工厂因缺水限产甚至停产。2012年以来,引黄济青工程科学调度,持续向胶东四市输水,为胶东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位山引黄闸,担负着聊城540多万亩的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供水任务,同时也是引黄济津、引黄入冀的渠首闸。位山闸先后11次调水,使得河北省工农业生产普遍受益,多次解了天津市生活用水的燃眉之急。黄河水资源为天津城市发展、滨海新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北明珠”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受自然气候、上游来水等因素影响,历史上曾多次干淀。流域内降水量偏小、上游拦水、蒸发渗漏量大,都是白洋淀干淀的主要原因。

  每逢干淀,“车都能在淀底走,鱼也没了,荷花芦苇叶没了,更别提游客了”。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自黄河渠村新、老引黄闸取水,途径河南、河北,最终调入白洋淀。水清村美、苇绿荷红、鱼跃鸟翔,有了黄河水的支援,白洋淀的未来可期,雄安新区的建设无供水之忧。

  黄河调水 立足民生

  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丰收”

  满足流域内居民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仅仅是黄河调水的基础目标。立足当前,放眼未来,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才是黄河调水这支利矢想要击中的靶心。

  东观沧海共天长,西望九曲擎夕阳。

  黄河入海口,岸边钓鱼的人三三两两。当地居民张武远介绍说,这些都是专门开车来钓鱼的,本地人为主,也有外地的游客。这几年环境越来越好,鱼多了,来钓鱼的人也多了。就昨天,一对退休的老两口,一天钓了180斤。

  极目远眺,茫茫水面上,捕鱼的渔船随处可见,日下正是捕鱼、螃蟹的时节,渔民们正在辛勤劳作。据张武远说,今年又是个好收成,鱼、螃蟹的产量都很高,渔民的收入想当可观,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黄河调水,使入海口淡水资源不再匮乏,降低了近海海水盐度,补充了丰富的营养资源,鱼类重新找回了适宜繁衍的“温床”。据统计,2016-2017年度4-6月份利津入海水量为29.3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同期多出了18.3亿立方米,较好地保障了河口鱼类产卵场鱼类产卵育幼洄游高峰期时的生态用水。

  不远处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和最年轻的湿地。1992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在此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黄河口原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该保护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类型独特,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和繁殖地”,是全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范围内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极具代表性的范例之一。

  如今的自然保护区,芦苇遍野,柽柳满目,鸥鸟翔集,一派生机勃勃、蓬勃昂扬的生动景象。然而,二十多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海水倒灌、地面龟裂、寸草不生。黄河调水调沙,为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修复提供了历史机遇。通过筑堤修坝,向湿地引水蓄水的方式,恢复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以淡水冲碱压盐,降低土壤含盐量,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依然是黄河调水,使得这片保护区换了新颜。

  “原来在日本繁衍的东方白鹳,现在都来咱们这繁殖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处处长朱书玉介绍道:“对比黄河调水调沙前后变化,2000年有鸟类28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9种,二级41种。现在鸟类368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2种,二级51种,数量300-400万只。2010年、2016年,我们还先后被评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和‘中国黑嘴鸥之乡’。现在,这里的东方白鹳已经由迁徙鸟变成了繁殖鸟,黑嘴鸥的数量占全世界的一半。”

  如今,这块“中国最美湿地”,每年吸引众多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大大带动了东营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据估算,黄河三角洲仅生态价值就能达到176亿元。

  黄河调水,利国利民,真正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丰收”。

(责编:初梓瑞、李昉)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