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决心有行动,美丽中国可期

2017年10月27日08:36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只要有决心有行动,美丽中国可期

  “中国已经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十九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日前的这番话令人振奋。数据显示,五年来,我国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沙化土地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联合国环境署不吝溢美,夸赞“中国是全球沙漠治理的典范”。

  这场“漂亮仗”,堪称美丽中国建设的缩影。这些年,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社会对绿色发展的认知不断深化。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之速前所未有,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的改变。如果说,山青了、水绿了、天蓝了是人们的直观感受,那么扎实的数据则佐证着这一变化: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已达10.4亿亩,曾经的“死亡之海”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率超过50%,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6%,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随着一大批生态领域的沉疴顽疾得到清除,一系列困扰百姓生活的环境难题得以破解,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新路逐渐清晰。

  阶段性治理成果,让中国人尝到了生态“红利”带来的甜头,更给予我们清晰启示——环境恶化的态势可以逆转。那些让人艳羡的“别人家的风景”,完全有可能出现在我们身边。回想当年,北京人“谈风色变”,苦于“无风一片沙,有风地搬家,每当风沙起,处处毁庄稼”,而现在,北京年均风沙天气大约仅为三天,年轻人早已没有了“裹着面纱躲黄沙”的记忆。良好生态带来的不仅是幸福感,更有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很多地方,生态优势正在转为经济优势,生态旅游、绿色产品纷纷走入市场。事实证明,补上生态环境建设欠账,进而“敢教日月换新天”,不是不可能,关键看思想认识、看态度决心,看有没有扎实行动。

  行动,才有“美丽中国”。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没有一个国家在成为工业大国的发展历程中不曾产生环境破坏问题,同样,也没有一个国家不曾付出艰辛努力便收获良好生态环境。生态问题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治理和恢复亦有其客观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代接着一代干。55年前,大概没有人能够想到,“哀花残叶败,惊风卷沙狂”的塞罕坝,能够如今日这般“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五十五载寒来暑往,三代人接续奋斗种下112万亩树,让这一“不可能”成为“可能”。量变终究会积累成质变,拿出决心、毅力、魄力,朝好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推,美丽中国必将由愿景化为现实。

  “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个国家向着全面小康的绿色进军,一个民族为了永续发展的坚定抉择。今天,我国生态形势依然严峻,新旧矛盾交织、问题错综复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是我们这代人应有的担当。(汤华臻)

(责编:贺迎春、杨迪)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