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2017年12月06日08:19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北京林业大学校园景色。

  北林大学生开展野外植被调查。

  北林大师生开展野外实习。

  校党委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

  【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

  11月24日,当从指导教师手中接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等理论书籍时,张慧莹倍感责任重大——这位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校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从此多了一个身份:该校青年学子自发申请成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习社社长。

  “我们将发挥自身优势、专业特长,走进企业、校园、社区、农村,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实做细。”张慧莹说。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学生宣讲团、举行“微访谈”、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连日来,北林大创新方法和载体,让十九大精神迅速落实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中,传递到每一位师生心中。

  全方位覆盖,让十九大声音传遍校园

  就在前几天,一场“我的大学梦”主题班会,让北林大园林专业班学生高鉴兴奋不已。

  班会上,他们的班主任、校党委书记王洪元和同学们整整聊了三个半小时,还向班级赠送《大道之行》《平凡的世界》等书籍,勉励他们敏于求知、敢于担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校领导当班主任,只是北林大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缩影。为将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该校启动包括“学习宣传全覆盖”“主题教育五个进”“研讨调研转作风”“党建思政提质量”“美丽中国齐助力”等在内的五大行动计划,并将其细化为21项具体任务,促使师生们学习十九大的热情持续升温。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专题辅导报告会、“十九大代表与林业学子面对面——青年学生要做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先锋”专题报告会次第举行,十九大代表、校领导先后登台解读十九大报告,让师生们感到十分“解渴”。

  11月10日,以“党建引领成长,红色点亮青春”为主题的北林大“烛光工程”正式启动。14位从全校遴选出来的理论导师和14个试点学生党支部一一对接,“零距离”助力学生成长。“我们希望建立起教师和学生、党员和群众之间相对稳定的、常态化的导学互助机制。”北林大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闯介绍。

  校水土保持学院组织青年党校研讨生态文明、生物学院举行十九大精神演讲比赛、理学院开展盲评式党课、自然保护区学院开展联合对接主问主评活动……各基层党组织涌现出“十个学”“七步走”“多点辐射”等优秀做法。一堂堂生动的党课、一次次热烈的讨论、一篇篇感情真挚的体会……十九大好声音传遍校园,师生们在学习中逐步领会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和精髓,也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零时差”融入,用十九大精神浸润心灵

  “十九大报告中的哪部分内容,让你最有获得感?”11月7日,北京林业大学第二教学楼阶梯教室里,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志华向学生抛出了问题。

  “教育优先!”“科技强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创业就业!”……短短几十秒,学生们的回答就通过“雨课堂”迅速呈现在多媒体屏幕上。在与学生进一步互动后,杨志华重点解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作为首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之一,北林大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思政教育主渠道功能,将党的十九大精神“零时差”融入思政课堂和教学科研工作中。“为了切实有效地把十九大精神‘教起来’,思政课教研室进行了集体备课会,研讨如何将十九大报告精神融入相应的课程知识点教学当中,并修改完善授课课件。每位教师在理论讲授中,用1个学时讲授党的十九大报告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把握十九大报告的理论内涵、基本逻辑、精神实质。”北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赵海燕介绍。

  在北林大,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在林学院贾黎明教授的森林培育课堂上,每堂课五分钟的“林思考”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反思研究领域的发展和自身在国家事业中的成长等,逐步培养学生的林业情怀和林人素养。“我每期设计一个选题,比如结合十九大报告的内容,会跟学生一起探讨美丽中国建设中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等。”贾黎明介绍。

  “一是要用鲜活形式让学生了解十九大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使学生的人生梦与伟大的中国梦相融合。二是发挥好思政课教师宣讲团的作用,面向一线教师、教辅人员、党外人士等群体开展理论宣讲,用先进思想武装党员群众的头脑。”王洪元表示,下一步,北林大党委将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让十九大精神真正浸润学子心灵。

  多渠道落实,将十九大精神外化于行

  11月3日,北京市平谷区滨河街道的几位居民在回家路上热烈讨论着,他们刚刚参加完北林大“生态文明”博士生讲师团的主题讲座会。“生态文明,从垃圾分类做起”“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一连两场主题讲座,让居民们体会到原来践行十九大精神,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我不仅要不断提高科研素养,积极研发新技术,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还要用朴实的话语、通俗易懂的道理和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十九大精神传播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发挥一名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主讲人之一、北林大博士生高春泥告诉记者。接下来,讲师团还将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公园等。

  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不仅要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连日来,北林人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与地方绿色发展,将十九大精神真正落到了实处——

  以“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新时代目标努力奋斗”为题,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丽鸿副教授为居庸关村党支部等10多个共建支部近100名党员讲授了专题党课;

  园林学院尹豪副教授为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送去了建设美丽乡村设计方案。按照“一家一棵树,一户一花门。红墙透绿意,美丽北沟村”的设计理念,他提出的“以铺设生态铺装、美化屋院平台、疏浚河道、提升山林树种多样性等为途径,建设花街、花台、花溪、花林”的构想得到当地充分认可……

  一位学生在学习感言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校党委书记王洪元说,建校65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始终以新中国林人“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精神砥砺前行,立足新时代,北林人将共同谱写这句铮铮誓言的崭新诗篇。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北林人将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筑牢前进道路思想根基,为环境保护及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 邓晖 本报通讯员 李香云)

  本版图片均由北京林业大学提供

(责编:贺迎春、董菁)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