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街道将设再生资源中转站

2017年12月07日08:30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各街道将设再生资源中转站

  12月6日,北京市华京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厂房内对回收的垃圾进行分拣打包。记者 方非摄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废纸、塑料、金属等完全可以回收利用。记者6日从市城管委获悉,明年全市将提速生活垃圾和再生资源“两网融合”,每个社区至少设置一个再生资源交投点,每个街道至少设一个中转站,每个区至少布局一个规范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

  6日上午9时50分,住在丰台世华水岸小区的张先生将十几个快递盒子、一大摞报纸杂志放到家门口,10分钟后,预约的回收员肖华准点上门收取。“过去这些东西都是塞一个袋子直接扔垃圾桶,费时费力。现在,方便多了。”张先生边说,边晃晃手机。原来,他通过“绿宝”APP,在前一天晚上就预约了回收员上门“收货”。张先生帮着肖华把东西放进收纳袋,称重显示:8公斤,按每公斤1.4元的回收价,张先生的账号中多了11.2元。

  享受到便利的不仅仅是张先生。“绿宝”运营方——华京源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已经在丰台、石景山等区覆盖了15个社区,近两万户居民,平均每天光收运的包装盒、报刊杂志等废纸类资源就近10吨。华京源公司丰台区业务经理王纯说,“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收运体系,在各个小区定时定点收取,每天由专车运到我们的分拣中心,分类打包再运往回收生产企业。” 在位于丰台区丰西南里的华京源分拣中心里,按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家电、低值资源、危险废弃品六大类区分,每年大概处理30万吨各类可再生资源,其中废纸类超过20万吨,塑料类达到3万吨。华京源公司总经理胡世珍说,再生资源的回收价值其实并不高,运输、管理成本却比较高,如果只是从事中间一个环节,企业并不划算,因此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

  未来,类似“绿宝”的便利会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我国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56%,可回收垃圾占26%,不可回收垃圾仅占18%。因此,要实现垃圾减量化,在解决好厨余垃圾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可回收垃圾的利用。2016年,市城管委挂牌,垃圾管理和可再生资源回收两项管理职能合并同类项,推出“两网融合”工程。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将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每个社区至少明确一个交投点,每个街道至少明确一个中转站。”该负责人表示,探索将垃圾楼、转运站升级改造,变成再生资源收集、打包的场所。“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我们希望通过政府引导,推动企业进社区回收再生资源。”

  本市还将规范源头管理。数据显示,本市再生资源规模每年超过500万吨,目前全市从事再生资源的企业数量超过50家,规模大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本市将引导回收企业和个体人员规范经营,鼓励相关企业兼营再生资源回收业务,采用APP预约回收、上门回收和积分有偿回收等方式,促进最大限度的收集和方便市民交售。同时,本市将科学布局、加快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选址建设。据了解,除东西城因地域较小等原因之外,其他每个区将在未来两三年内至少布局一个规范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具体数量根据辖区功能需要建设,东城、西城和其他区建立工作协同机制,实现分拣中心共享。分拣中心建成前,每个区可利用现有的闲置厂房场地建设两三个过渡性再生资源分拣中心,保证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的有序衔接。(记者 刘可)

(责编:贺迎春、董菁)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