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坚守成就“绿色奇迹”

2017年12月07日21:26  来源:南方日报
 

 

  游客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七星湖景区游玩。新华社发

  综合新华社电 “‘地球卫士奖——激励与行动奖’的得主是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亲善大使迪亚·米尔扎5日晚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环境署总部宣布。

  在领奖当晚,第一代塞罕坝林场工人陈彦娴特地选了一件鲜绿色的外套。正如她在致辞中所言:“我们相信,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我们为自己能够亲手创造一个绿色奇迹而感到无比自豪!”

  属于三代人的荣誉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音乐,老、中、青三位塞罕坝人从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手中接过象征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的奖杯。

  虽然早已白发苍苍,73岁的陈彦娴走向演讲台的步伐却十分轻盈。“这是属于塞罕坝三代人的荣誉。”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塞罕坝曾是森林茂密、禽兽繁集。后来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到上世纪50年代,千里林海已变成人迹罕至、风沙肆虐的沙源地。

  55年前,369个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毅然来到这个黄沙漫天、草木难生的地方。半个多世纪里,前仆后继的三代塞罕坝人只做了一件事——种树。

  陈彦娴依然记得自己刚到塞罕坝的情景:“上山造林没水喝,满嘴起泡,嘴唇干裂,张不开嘴……”如今,第一代塞罕坝人都已至暮年,但他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却跨越时空,薪火相传。

  作为第二代塞罕坝人的代表,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认为,塞罕坝的成功,少不了科学求实的管理理念。

  建场以来,塞罕坝一边抓造林,一边抓营林。“塞罕坝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凝聚着科技的力量。”刘海莹说,塞罕坝的开发建设,就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科技攻关、可持续发展的进步史。

  如果用“拓荒”来形容第一代务林人,用“传承”来形容第二代务林人,那么,第三代务林人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80后”于士涛告诉记者:“攻坚”。

  于士涛解释说,经过55年的奋斗,整个塞罕坝能够造林的地方几乎已被开发殆尽。尽管如此,第三代塞罕坝人正在向更干旱区域、更高海拔地区发起挑战,通过科学研究、借助外脑等,突破了多品种种植、病虫害防治等难题,并承担了包括鸟类问题研究等多个科研课题,在新的时代继续艰苦创业。

  现在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55年时间,塞罕坝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中国为环保作出突出贡献

  “地球卫士奖”从2005年开始颁发,是联合国表彰全球杰出环保人士和组织的最高奖项。

  今年“地球卫士奖”6个获奖单位或个人中,有一半是中国环保从业者,昭示了中国近年来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领域取得的重大进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官员也对中国所采取的环保行动表示高度赞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指出,在全球环境治理中,中国已作出突出贡献。

  他说,中国积极主动签署和批准当代最重要的环境保护条约,带动其他国家积极加入。除了《巴黎协定》,中国近年来还批准了其他同样重要的环保条约,比如中国去年8月批准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这是全球首个旨在结束重金属汞污染给人类带来健康风险并造成环境破坏的公约;同年,中国还批准了《获取与惠益分享名古屋议定书》,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今年10月,在中国发挥的积极作用下,《蒙特利尔议定书》修正案通过,该协议将逐步淘汰用于暖通、空调和制冷领域的氢氟碳化物使用。

  他还表示,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绿色发展;在G20机制下,中国还积极倡导发展绿色金融。中国的这些努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均表示支持。

(责编:初梓瑞、李昉)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