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样本折射的协同思路

2017年12月15日08:23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塞罕坝样本折射的协同思路

  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接续奋斗,让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的塞罕坝,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总面积达112万亩,堪称人工造林的世界奇迹。从卫星云图上看,这片深绿犹如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牢牢扼守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从生态价值上说,塞罕坝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是京津冀和华北地区当之无愧的水源卫士、风沙屏障。同时,这片万顷林海还和承德、张家口等地的森林连成一体,为京津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绿色支撑。

  塞罕坝是生态修复的样本,更是三地协同发展的缩影。同处一个自然流域、一个生态系统,京津冀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理应统筹考虑、协同联动。从地理特征上看,河北省多地处于内蒙古高原到华北山地的过渡地带,系多条河流发源地,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基于此,三地协同发展规划中明确其作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随着三地协同发展步伐加快,从绿化造林到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从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到建设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更多的“塞罕坝”跃然而出。可以说,根据三地地理特征与功能定位来统筹区域生态治理,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京津冀协同的持续推进,也为功能特殊、环境脆弱的生态涵养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可能。尤其是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其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条件,让当地的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比如,近些年张承地区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在积极承接京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科研成果孵化转化中有了加分项,借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着力打造“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上的“绿色大数据”基地,生态优势逐渐化为经济优势。

  因为协同,过往地处京津冀生态涵养区的“贫困带”,找到了生态产业发展的增长点,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多赢局面。我们期待在三地携手发展的大格局下,这样的协同红利能更多、更充分地释放,守护水土,也守护未来。(范荣)

(责编:贺迎春、董菁)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