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蒋偲、耿旭静、卜瑜、龙锟、卢文洁、何瑞琪

2018年03月11日08:49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戴运龙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何桂芳 全国人大代表、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镇山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筱虹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陈旭斌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水利水电建设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员

  学习班

  关键词——绿色发展

  今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下团组”参加审议讨论时,频频提及绿色发展。

  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加快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等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正在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表示,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精辟话语,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统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石善伟、卜瑜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偲、耿旭静、卜瑜、龙锟、卢文洁、何瑞琪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加大向粤东西北地区的输血力度

  总书记指出,广东要在推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缩小粤东西北和珠三角地区差距,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任务。这一重要指示完全符合广东的发展实际,体现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邃见地以及富有远见的战略思维和宏观视野。

  区域协调发展不平衡是广东省的突出短板。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接下来,省财政厅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继续坚持财力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加大向粤东西北地区的输血力度。

  广东将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并特别关注绿色发展理念:研究实施与区域发展定位相适应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实行差异化的转移支付政策;支持保护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完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转移支付政策;省财政还将按照“兜底线、保基本”的思路,坚持财力下沉,继续加大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困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未来10年投入1600亿元,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支持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产业共建,提高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水平。

  提高林农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作为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干部代表,我认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绿色经济的健康发展。广东省连南、连山和乳源位于广东北部,是我省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广东省的重要生态屏障,为生态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目前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影响了林农全面奔向小康的步伐。

  按连南县约10万林农计,2017年平均每人获得生态公益林损失性补偿仅159.42元。连南生态公益林面积已占林地面积的近一半,可准许采伐的商品用材林地面积更小,林农的收入仍偏低。

  经调查,目前珠三角地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已达100元/亩/年左右,除国务院、省下达的资金外,不足部分由地方政府解决。连南县是贫困县,财政无力再拿出资金对生态公益林进行地方补偿。

  为加快林区转型发展,提高林农收入,确保同步实现脱贫奔小康,建议国务院对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实行先行先试、分类实施、重点扶持的创新做法,将少数民族自治县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100元/亩/年,从而增加林农收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让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期盼绿水青山 大家可以耐心一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我的理解,要谋求环境和经济的双赢。我们现在把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可以看到效果的,在广州,天更蓝了,空气更好了。

  广州去年集中整治黑臭水体,我们近期做了集中的调研,那些列入黑臭水体名单里的河涌,确实看到水是清的,不过水质的改善还是个长期过程,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不仅是空气和水,土壤污染控制、废物管理,包括垃圾的处理处置,在广东已经全面铺开。不过,现在老百姓有一个习惯,每天打开窗先看天蓝不蓝,就觉得政府没干事。如果不是从事环保这个行当的人,或多或少有些不理解。其实,省市环保部门对绿色发展一直高度关注。

  广东的环保标准比国家要求还更严,相关部门已经在做进一步调研,以提升现在的做法和成效。

  我相信政府可以按照既定目标去做事,我们现在掌握的技术和设备,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其实并不差,大家可以稍微耐心一点。

  把“进村、入户、到田”作为农村基建的标准

  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提速,农村供水条件显著提升,很多村庄喝上了安全自来水,农村河网环境明显改善。我特别想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农村发展点赞,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转型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共服务全面提升。

  近年来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大部分行政村都已覆盖。而从行政村口修到自然村口、从自然村口修到农户门口还要一段距离,有些乡村就是差这“一公里”。

  我建议,把“进村、入户、到田”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要求。由中央统筹,省市县镇各级财政及村集体分比例筹资,全面统筹好大中小河流、水渠及毛细渠的建设;明确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推进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确保自来水连通到农户门口。

  目前,有很多部门有资金投入到农田水利上来,但农田水利建设主体不一、项目名称多。例如,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由水利部门负责实施;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又分别主导农田综合开发和粮食增产项目等,资金资源分散,有时重复投入,形成不了合力。

  因此,我建议相关部门尽快贯彻落实或制订合理有效的涉农建设协调机制,整合有关部门资金。

(责编:沈光倩、杨虞波罗)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