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系列报道之二——

创富库布其:绿富同兴的可持续治理之道

2018年08月08日17:42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系列报道之二——

■库布其的实践,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荒漠化地区,找到了一条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相结合的荒漠化防治之路;

■库布其的实践,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被联合国环境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2018年7月27日,对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来说,是一个必须记入历史的日子。这一天,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杭锦旗退出贫困旗。

“我年初就脱贫了。”贫困户闫河宽去年搬进了杭锦淖尔新村,老宅的土屋曾经一次次被风沙半掩,他一次次地用铁锹“抢救”过自己的家园。为了解决移民搬迁后的收入来源问题,政府又为每个贫困牧民投资近4000元建设了320平方米棚圈,发放两只母羊,并由当地企业亿利资源集团捐赠一只公羊。“母母下母母,三年一窝窝”,这一年他靠养殖业就收入1.8万元。

“其实不止这些收入,我还有。”朴实的闫河继续说,自己承包了50亩修复后的沙地种玉米、小麦、向日葵,1亩将近收入1000块;农闲的时候给生态修复项目打工种树一天工钱150块;给亿利公司清洗光伏板每年24000块;女儿也在亿利工作,每月工资5000块。这样算下来,家庭纯收入已经超过了10万元。

在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最后的贫困户闫河宽终于加入了绿富同兴的大军。而库布其沙区政府人民的治沙创富奋斗史,可以直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

沙漠自西向东绵延360多公里,直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达拉特、准格尔三旗。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鄂尔多斯市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沙区各族干部群众,加速走出了一条从“治沙”到“减贫”再到“创造生态财富”的道路。库布其的绿色之变,其影响,超越了治理成效本身。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参加(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时曾经指出,防沙治沙工作要“更加注重调动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总结推广产业化治沙的成功经验。保障治理者的合法权益。让参与防沙治沙的企业、个人经济上得到合理回报,政治上得到应有荣誉,充分释放市场、企业、社会组织的活力。”这是对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的深刻揭示。

库布其实现蜕变的秘密,就是鄂尔多斯人在沙漠治理实践中探索出的“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模式———在政策引导下,广大沙区群众在以亿利、东达、伊泰等为代表的当地企业带领下,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在生产过程中紧密结合,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共同获益,真正实现了产业治沙、生态致富。

生态·经济:

治得好,沙子就是金子

达拉特旗有一处地名叫做风水梁。这个听起来应是风生水起的地方,曾经却是起伏的沙海,没有一户人家。

2005年起,东达集团在此栽树种草,如今这里绿树萦绕,厂房、小区掩映其间。蜕变后的“生态小镇”已入住3103户,6000多人从事獭兔养殖,53平方公里的治理区内草木葱茏。

“我们实现了生态、产业两个循环。”东达蒙古王集团生物科技养殖园经理蔺海军说,“沙柳三五年必须平茬,细枝柳条蛋白质含量是玉米的两倍,是上好的獭兔饲料,粗枝干是造纸和生产刨花板的上等原料,这是生态循环;出栏的兔皮、兔肉等再进行深加工,直到服装、食品等产品终端,这是产业循环。”

治不好,沙子就是沙子;治得好,沙子就是金子。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鄂尔多斯就大胆改革创新,实行了“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释放出巨大能量。产业拉动防沙治沙,生态链上做大做强,从“谈沙色变”到对沙“治沙爱沙”,库布其用40年时间诠释出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范例。

“沙漠三件宝———沙柳、胡杨和甘草”,鄂尔多斯独有的“梁外甘草”驰名中外。甘草枝叶低矮,根系沿地皮繁衍,根部的固氮功能具有很好的土壤改良能力,并具有优良的药用价值。

杭锦旗现已围封补种和半野生栽培“梁外甘草”220万亩,亿利集团5万亩的阿木古龙农场便是其中最主要的示范性项目。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亿利甘草良咽、复方甘草片和复方甘草口服液等特色中蒙药系列产品,并与汇源集团合作,开发出润喉型植物功能饮料“沙小甘”,成功打造出沙漠生态健康产业链。

亿利集团沙漠生态事业部总裁奥宝平介绍:“集团在杭锦旗将大片沙漠改造为绿洲,构筑起特色农牧业、生物碳基复合肥、沙漠光伏产业、生态旅游业、药材种植加工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为沙漠增绿的同时,实现了企业发展、地方兴业。”

伊泰百万亩碳汇林工程、绿远梭梭嫁接肉苁蓉、天骄沙棘饮料、高原杏仁露、源丰生物质热电、同圆工业治沙项目……据统计,鄂尔多斯市参与治沙造林及其相关产业开发的企业,数量达到了80多家,培育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

沙漠曾经令人生畏,如今达拉特旗的响沙湾旅游景区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旅游区总经理张瑞明说:“2017年,景区接待游客86万人次,收入1.8亿元,解决就业1200人,其中包括当地200多名农牧民。”

相邻的银肯塔拉,中部的恩格贝,西部的七星湖……库布其沙漠中建起6个旅游休闲度假区,打造了沙漠越野、亲近动物、生态文化、大漠星空等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开展体验、认知、教育式的沙漠生态旅游。近十年来,鄂尔多斯市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

2017年9月,联合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库布其生态修复与财富创造商业模式》报告,报告显示,库布其沙漠共计修复绿化沙漠969多万亩,固碳1540万吨,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释放氧气1830万吨,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价值3.49亿元,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80%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

生态·民生:

“七种身份”带富沙区新牧民

2006年搬进道查噶图牧民新村的孟克达来如今已经有了七种身份:沙地业主、企业股东、生态工人、新式农民、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队长、产业工人。七种身份,一年算下来,全家收入30多万元,40岁的孟克达来成了沙漠里的“金领”。

同在一个镇上,47岁的农民张喜旺则是一位治沙民工联队队长,他带着30余名农民,通过招投标参与到治沙项目,一年收入十几万:“在库布其,和我们一样的民工联队还有很多。”

仅亿利集团就组建起232个民工联队,5820人成为生态建设工人,带动周边1303户农牧民从事旅游产业,发展起家庭旅馆、餐饮、民族手工业、沙漠越野等业务,户均年收入10万多元,人均超过3万元。在东达集团的风水梁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通过实施“无土移民”战略,6000多户沙区农牧民搬迁来此集中创业,10000多人“进的来、稳得住、能致富”,带动贫困牧民人均增收2000元。

诸多产业链条为附近农牧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和治沙企业累计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沙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不到400元增长到1.5万元。生活在1.86万平方公里库布其沙漠腹地的牧民,是这场治沙扶贫行动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39岁的贫困户赵瑞今年刚和亿利集团签下了清洗光伏板和甘草养护的“责任状”。“有了协议,以后收入就稳定了,我每年只要清洗光伏板不少于4次,就能获得24000元的收入。”他说。

库布其生态能源公司的田俊廷说,在沙漠里,光伏电板能挡风遮阴,而清洗电板冲刷下来的水可以就地浇灌牧草,牧草为散养的绵羊和土鸡提供饲料,禽畜的粪便能够改良土壤,反过来又能促进牧草生长。最为关键的是,项目周边800多户贫困户还可以通过国家光伏扶贫资金进行投资并享受相应的发电收益分红,通过参与太阳能板清洗、种植牧草等工作,实现精准脱贫。

在库布其,治沙处处与增收紧密联系。今年以来,在鄂尔多斯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按照甘草治沙产业扶贫的总体部署,库布其生态事业部甘草治沙扶贫项目组成立。年初,项目组成员分别奔赴伊和乌素苏木、独贵塔拉镇、吉日嘎朗图镇及道图嘎查、黄芥壕嘎查、查汗淖尔嘎查等地走访入户,与各村主任、嘎查长和贫困户进行沟通洽谈,全面落实甘草产业扶贫任务。

“种下甜苗苗,拔掉穷根根,”贫困户吴直花脱口而出当地农户种植甘草后自己编的顺口溜,她告诉记者,公司负责种苗供应、技术服务、订单收购,农牧民提供土地和种植管护,“一年能有3万来块钱收入。”

从“生态难民”成了“生态富民”,库布其人的精神面貌焕发出热情与活力。牧民的孩子进了现代化的亿利东方学校,牧民们挖掘丝路文化、“古如歌”文化,自发组建起艺术团、文化公司,保护、传承古老的蒙古族文化。在歌声中、在舞蹈中,库布其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人们对沙漠的认识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恐惧变为向往、敬畏、热爱。

生态·潜力:

“生态美、百姓富”的治沙新道路

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贫困。库布其曾经的挣扎,很多沙漠仍在持续。

我国中西部地区国土面积777万平方公里,其中荒漠化土地262万平方公里,占近1/3;全国830个贫困县中,有290个深处沙区,也占近1/3——两个1/3直观揭示,沙漠既是生态问题,也是贫困问题。库布其用40年时间解读了一个关键:治沙与治穷必须紧密结合,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荒漠化。

“鄂尔多斯沙漠治理是以1979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为起点的。”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牛俊雁介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沙漠治理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实现了“三个转变”,即防沙治沙主体由国家和集体为主向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转变;由注重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向科技创新支撑综合防治转变;由单纯注重生态效益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共进转变。

从前,老百姓为了生存下来而治沙,现在,尝到甜头的群众是库布其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最初设想,是计划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406万平方公里国土上,人工造林添绿,重点治理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如今,工程建设的道路越走越宽。

国家林业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918.5万公顷,其中经济林667万公顷,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目前,全国沙区农牧民收入持续保持了18.6%的年均增幅,贫困人口减少到2015年的1597万,贫困率由40.7%大幅下降到12.4%。

“目前我国北方重点沙区有灌木林资源约3.3亿亩,其中有1000万亩亟待平茬复壮,平茬枝叶加工利用,增收潜力仍然很大。”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草局局长张建龙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吸纳贫困人口参与沙区生态建设与保护、实施沙区灌木林平茬及加工扶贫项目、培育沙区特色产业,成功探索出“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防沙治沙新路子。

库布其的故事有了结果,中国绿富同兴的故事未完待续。在生态文明建设强本固基的关键期,扶贫开发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荒漠化治理承载着巩固我国北疆生态屏障、拓展民族发展空间的迫切需求,承载着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真诚期待。(王天奡 王菡娟)

(责编:施麟、贺迎春)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