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腹地奏响黄绿交响曲

———鄂尔多斯生态建设纪实

2018年08月13日16:12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大漠腹地奏响黄绿交响曲

盛夏时节,穿越库布其沙漠数百公里,沿途目之所及,郁郁葱葱,绿草如茵,仿佛置身于北方初秋,备感清爽。

这里是鄂尔多斯。

记者在跟随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中央媒体采访团多天的采访中,深刻感受到沙漠腹地的生态变迁。

摆脱长期发展怪圈

7月27日,来自河南的张月英带着一家四口来到鄂尔多斯旅游,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全国各地都走遍了,唯独没到过内蒙古”。但来之前她并未将鄂尔多斯和“绿”联系起来。

“印象中,鄂尔多斯是个工业城市,并且处于沙漠地带,应该是满目黄沙。”张月英告诉记者。

其实,有着和张月英一样想法的并不是少数。

曾几何时,在鄂尔多斯市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占全市总面积的48%,是我国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鄂尔多斯天尽头,穷山秃而陡,四月柳条抽。一阵黄风,不分昏与昼。因此上,快把那万紫千红一笔勾。”200多年前,清代有人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这样描述鄂尔多斯的自然风貌。这“一笔”当真就“勾”去了鄂尔多斯的“万紫千红”。

鄂尔多斯人决心改变命运。

从上世纪50年代“禁止开荒,保护牧场”,60年代“种树种草”,70年代“农林水综合治理”,80年代中期“五荒到户”“谁种谁有”,到90年代提出“植被建设是最大的基本建设”,政策解放了生产力,掀起了一轮轮治沙种树的热潮。走到哪里,就把树种到哪里,鄂尔多斯人生态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

据介绍,根据全市的地貌类型和自然条件,鄂尔多斯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在库布其沙漠,采取“南围、北堵、中切隔”的治理模式:在南、北两侧营造生物锁边林草带,阻止沙漠南侵、北扩、东移,修建穿沙公路进行切隔治理。

在毛乌素沙地,采取“庄园式生物经济圈”的治理模式:运用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开发,形成以农田草牧场防护为中心的庄园式生态经济圈;同时,飞播造林、荒漠化防治等系列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产建设中。

鄂尔多斯市林业局局长韩玉飞介绍, 2000年以来,全市争取上级林业建设资金96亿元,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分别达1000万亩、870万亩和450万亩。市、县、乡三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达184亿元。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境内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25%,毛乌素沙害基本消失,库布其沙漠趋于稳定,丘陵水蚀明显减弱,鄂尔多斯生态状况已经基本摆脱了长期以来恶化、治理、再恶化、再治理的恶性循环,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大为改善的历史性转变。

治沙致富共赢

在同沙漠作斗争的过程中,鄂尔多斯坚持把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荒漠经济发展路子,培育壮大林沙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科技含量,打造绿色品牌,逆向拉动生态治理,实现了生态生计兼顾、治沙致富共赢。

位于达拉特旗中和西镇的官井村,地处库布其沙漠南缘。上世纪90年代起,由当地政府主导开始进行植树治沙行动,选择沙柳、柠条等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的树种进行栽种。如今,官井村林地面积已达16.6万亩,曾经年收入不足千元的村民们也依靠出售种苗摆脱了贫困的帽子,并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林业专业合作社。

官井村党支部书记、绿森源林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玉小告诉记者,“我们以后不仅要出售沙柳树苗,还要做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打造一个更加美丽、富饶的官井村。”

乘着林业重点工程的东风,鄂尔多斯积极实施“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企业对协会、协会联农户”,大力推进沙柳、柠条、杨柴、沙棘、山杏等原料林基地建设,形成了以沙柳为主的生物质能源原料基地,以柠条、杨柴为主的饲料加工原料林基地,以优质沙棘、杏仁为主的食品饮品原料林基地,在提高防风固沙能力的同时,为林沙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原料供给不上,企业负责人刘战先萌生了打造百万亩杏林基地的梦想。山杏好种好活,但果实不好吃,卖不上价钱,乡亲们不愿意种。一到种树节点上,刘战先都积极宣传,并免费为乡亲们提供技术指导,几年下来最初种植的山杏已经挂果。85万亩杏林促进了生态的改善,也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直接带动1.7万农户,更让高原杏仁露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亿利、东达、水域山……像高原杏仁露这样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辐射带动广的企业在鄂尔多斯还有很多。

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依托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广“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林沙产业发展模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增加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初露锋芒。

如今,在沙漠里播种,不仅“制服”了沙害,也能让沙漠里长出“黄金”。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荒漠化治理多了许多不一样的成就感。

截至2016年底,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44.5亿元,带动农牧民12万多人致富。农牧民来自林业的人均纯收入达到2700元,占当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

产业以绿色为底线

鄂尔多斯还是一座资源型城市。

资料显示,煤炭探明储量2017亿吨,占全国的1/6,远景储量1万亿吨以上。已探明高岭土储量65亿吨,占全国的1/2,量大质优。探明天然气储量4.4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3,是国家西气东输工程重要气源地。

如何实现工业发展与绿色环保并驾齐驱?

十年前,鄂尔多斯就下了壮士断腕的决心,本着“生态建设是最大的基本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打响了一场提高地方煤矿资源回采率三年攻坚战。

从工业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入手,鄂尔多斯市委、政府坚决整合关闭了一批工艺落后的粗放型企业。在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粗放经营的工业企业被关停的同时,一条采用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的煤转电和煤制油、气、甲醇、烯烃及下游产品的循环产业在鄂尔多斯逐渐形成。

从“一煤独大”到多头竞发,鄂尔多斯的产业洗牌,始终遵循以“绿色”为底线。不论是以煤炭、电力、燃气、化工为主导,以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为辅助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还是以清洁能源输出、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现代装备制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五大基地建设,都将“绿色”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这场总投资近200亿的攻坚战,让鄂尔多斯市煤炭工业脱胎换骨,实现了从“黑三角”到“中国最大的绿色工业园区”的华丽转身。一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生态保护之路由此铺开。

2016年,鄂尔多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7天。作为以煤炭起家、以资源为主驱动的城市,这堪称奇迹。

一顶顶“重量级”荣誉桂冠相继而至。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首批获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望着头顶的蓝天白云以及路边郁郁葱葱的树木,“没想到这么绿,看来是来对了。”张月英告诉记者。

沙漠旅游正当时

林草丰茂,百鸟筑巢,生态改善了,小气候随之变好。天鹅、白鹤重现鄂尔多斯湿地,飞鸟、兔子、狐狸、野鸡出没在树林里。

曾经被勾去的“万紫千红”又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本应寂静的沙漠腹地,如今越发热闹起来。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王连斌一家,早年间为了躲避沙害,曾被迫举家外迁谋生。当时,他所在的村民七社20多户人家搬走了近一半。两年前,他和老伴又返回了家乡。“当年,流沙快把村子占了。”他说:“如今,草木萦绕,庄稼繁茂,流沙已不见踪迹。”随着外迁人员回归,村民增加到了30多户。

依托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道图嘎查里很多村民都做了农家乐。

“来这旅游的人很多啊,现在的房间都供不应求,得提前好多天订才行,基本都是回头客,可以在微信上预订。”村民斯人巴布告诉记者。

斯人巴布还联合24户村民共同成立了库布其银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购置了大型冲沙车、水上游艇等设备,准备大干一场。

“肯定行,只能越来越好。”斯人巴布对将来的旅游发展信心十足。

依托生态建设形成的良好自然环境和独具特色的人文、地理环境,鄂尔多斯建成了成吉思汗陵、响沙湾、七星湖、恩格贝、萨拉乌苏等生态旅游景区20多处。

看大漠落日飞红霞,听满天星斗说情话……作为离北京最近的沙漠,在最美的季节,库布其沙漠景区迎来了旅游旺季。

“在响沙湾看了鄂尔多斯婚礼表演、沙雕展等观赏活动,沙滩排球、足球等各种体育健身项目,还体验了沙漠越野等运动,真的是太好玩了。”张月英说。

在银肯塔拉生态旅游区,生态种、养殖产业链的形成,促进了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生态旅游从无到有的巨大变化。

据银肯塔拉的治沙人———明禾集团董事长李布和介绍,他在这里走出了一条通过在沙漠种植饲草发展养殖业,再让种、养殖业反哺旅游业的新路子。在银肯塔拉生态旅游区,游客不仅能够看到沙漠景观,还能够体验治理好的沙漠绿洲,感受人类改变沙漠的传奇,这样的生态旅游在2017年吸引了20万游客。

正是依托纯净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文化积淀、高品质的城市配套,以康巴什为起点,鄂尔多斯由“门票旅游”迈向“全域旅游”。

“这一次旅行出乎意料的好,真值!”在鄂尔多斯待了四天的张月英有些意犹未尽,“有机会还过来,并且回去要告诉我的亲戚朋友们,必须大力推荐。”

蓝天为卷,碧草为诗。在祖国北疆,鄂尔多斯正在绘制一幅生态之城的壮美蓝图,让“鄂尔多斯生态”这张世界名片更加闪亮。(王天奡 王菡娟)

(责编:施麟、董菁)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