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的实践,走出了“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
■库布其的实践,说明沙漠变绿洲靠的是尊重自然、科学治沙、持续创新。
■库布其的实践,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已经成功走入沙特阿拉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
杭锦旗巴音温都尔嘎查村支书阿腾宝拉格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能多种活几棵树。”
“我在沙漠中长大,出门就是漫天黄沙,几十公分的树苗子一夜就被吹得全部倒下,这种事经常有。不怕你笑话,就没见过大树。”记者跟随库布其沙漠治理经验中央媒体采访团来到杭锦旗时,阿腾宝拉格告诉记者。由于环境恶劣,在沙漠中种树绝非易事。也因为缺少科技参与,库布其曾一度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固沙、植树、种草……多年来,为了将库布其沙漠变绿洲,鄂尔多斯人不停地施行试验、改良技术。治沙一天不止,创新一日不停,在治沙实践摸索前行中,也逐渐找到了一条科技治沙之路。
■固沙:“中国魔方”的变迁
行走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沙漠边上到处可见各种材质做成的“四方格子”。
“这就是用来固沙的沙障,是用树枝、秸秆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沙区群众把沙障统称为‘风墙’。”治沙18年的治沙民工联队队长高毛虎告诉记者。千万别小看了这不起眼的“风墙”,在鄂尔多斯人同库布其做斗争的过程中,沙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经历了几代变迁。据介绍,沙障的1.0版本是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做成。
“当时这种草方格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有点问题,有时风沙太大,一觉醒来,昨天刚栽种好的沙障或被吹倒,或被掩埋,就得重新栽种。”高毛虎说。有没有可能让沙障“活”起来?智慧的鄂尔多斯人将目光投向了沙漠中的沙柳。
“即在沙丘表面将沙柳条按照网格的形状插入。在固定住流动沙丘之后,再在网格里植入在水中浸泡一周的树木种条。”达拉特旗林业局副局长吴向东说。多年来,沙障在四通八达的沙漠交通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被世界赞誉为凝聚库布其治沙智慧的“中国魔方”。随着技术的进步,“中国魔方”仍在不断变迁中。
在银肯塔拉生态景区,不远处沙丘上的白色袋状沙障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达拉特旗林业局局长刘锦旺告诉记者:“这是新一代的沙障,是用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沙袋做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沙障技术。”工作人员还现场展示了铺设技术,短短几分钟就铺好了一个大四方格子。同草方格、沙柳等传统沙障相比较,其铺设效率提高3~5倍,材料搬运量也大幅降低,障体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杜绝了化学残留和二次污染。”
固住了沙,植被也渐渐多了起来,如今,驾车行驶在库布其穿沙公路上,几公里宽的绿色植被绵延不绝,一片片绿色沿着公路两侧向沙漠深化铺展。
■植树:治沙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站在鄂尔多斯杭锦旗穿沙公路旁边,已年过七旬的杭锦旗政协原副主席白富华举起手中的啤酒瓶子,“这是曾经用来种树的。为了能种活树,当地百姓可谓想尽办法,在啤酒瓶里种树也成为当时一大创举。”在如何科学植树保活、提高效率等方面,鄂尔多斯人坚持不断创新,新发明层出不穷。
“在酒瓶子里面树能存住水,树就可以生根,大大提高了树木的存活率现在路两侧的很多杨树就是用这个办法种的。”亿利资源集团生态事业部首席科学家韩美飞告诉记者。
在库布其,韩美飞算是赫赫有名的治沙专家。1997年,韩美飞领着十几个人成立了一支护林队,和杭锦旗的干部群众一起加入生态建设的队伍中。“那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盐海子穿沙公路两旁种沙柳,没有先进的技术,水源短缺,条件有限,只有凭借树苗20%左右的成活率去防范,费时又费力。”韩美飞回忆到。为了补充自己的技术知识,韩美飞在工作之余阅读了大量关于植树方面的书籍,希望能在植绿护绿的技术上取得突破。
2009年,在韩美飞和同事们在沙漠治理实践中逐步探索中,微创气流植树法应运而生。一名工作人员还现场给记者做了演示,只见他左手拿着一根沙柳枝,右手将铁头水管轻轻插进沙里。瞬间,水流就在沙地上冲出1米来深的小洞。他将柳枝插入洞内,树就栽完了。挖坑、栽树、浇水一次性完成,用时不到10秒钟,成活率超过90%。
“以前,最优秀的林业工人几分钟都挖不完一个树坑。现在用气流微创植树法,单人10秒钟可以很轻松地种下一棵树,过去一年种几万亩,现在一年种几十万亩。在国内外沙漠造林技术处于领先地位。”韩美飞自豪地说。
如果在没水的地方又怎么办?“那就螺旋钻打孔。用定制的螺旋钻打钻,插入苗条,可解决在缺水地区无法使用气流法的难题。沙漠表层虽然干旱,深层也有地下水,这方法成活率也能达到65%。”韩美飞介绍说。植树的高科技还不止这些。“还有植树枪法———把植树枪的枪头插入地下一定深度,然后把容器苗放入枪口,容器苗顺着枪管滑到地下,再拔出植树枪,踩实沙土即可。”亿利集团沙漠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张吉树说。
此外,还有甘草斜插法,使用特殊机械将甘草斜着植入沙地,可以将甘草在地下的生长面积扩大到传统竖插的10倍,极大提高了治沙效率。据介绍,20年来,张吉树申请了20余个治沙专利,主要包括沙漠经济植物的栽培、流动沙丘治理、治沙机械设备、盐碱地治理、围藻治沙法等,被群众称为“沙漠医生”。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冯仲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库布其治沙的成就表明,治沙不能停留在人工层面,要加入更多的高科技元素,坚持科学治沙。在鄂尔多斯人看来,沙漠是怎么变成绿洲的?靠的是尊重自然、科学治沙、持续创新。
■资源:沙漠是个“聚宝盆”
如果说种植方法是治沙利器,那么种质资源便是治沙之本了。“这是怪柳,这边是盐爪爪,都是盐生植物,是一类能在离子浓度高的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在亿利沙漠生态科技中心,亿利沙漠研究院副院长吕涛向说道。对他们来说,沙地其实是个“聚宝盆”。
据介绍,在鄂尔多斯东部丘陵地区,灰白、紫红、黄褐等五颜六色的岩石层显得格外醒目,这就是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区。但这里并非寸草不生,耐干旱、耐贫瘠的沙棘小灌木在这里顽强生长着。
为此,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攻关,攻克了砒砂岩区沙棘育种、高效栽培等一整套提高成活率的技术,并将其作为治理砒砂岩水土流失的最佳树种在全市大力推广。一组数据显示,十几年来,鄂尔多斯市累计种植沙棘11.6万公顷,并仍以每年6000多公顷的速度推进。
在库布其沙漠的治理过程中,鄂尔多斯人深刻认识到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大现实意义。在国家林业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的支持下,亿利集团通过摸索、实践,逐步建立起了库布其沙漠种质资源库。
在种质资源库的生物实验室,一个个盛着绿色幼苗的培养皿摆满储物架。每天,实验员针对沙漠中干旱、低温、盐碱化等恶劣条件,试验改良种苗,以便更好防风固沙、修复生态。据介绍,资源库面向“三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重点开展乡土原种搜集保贮、活体植物保护、优良品种选育和产业化扩繁等工作,实现优良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此外,在库布其种质资源库核心区西北部,建有1000公顷异地保存圃。通过引种驯化扩繁等科技手段,结合库布其沙漠治理的实际经验,保存有沙生灌木、药用植物、沙生草本、珍稀濒危、生态修复植物资源共五个大类1000多种植物种质资源。“可以说,整个库布其沙漠,就是一个大型的耐旱耐寒耐盐碱的种质资源库。”张吉树说。
目前,库布其种质资源已经成功输出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甘肃腾格里沙漠、西藏那曲等地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
■规划:坚持先易后难、整体推进
站在高高的沙丘往四周看,一望无际的黄沙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形成了黄绿交相辉映的独特美景。“完全把沙漠变成绿洲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遵循着‘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的治理原则,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治理措施。”鄂尔多斯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库布其的治理过程中,科学的规划必不可少。
在库布其沙漠,针对沙丘高大、地下水位较低、治理比较困难的实际,沙漠南北两侧营造生物锁边林草带,阻止沙漠南侵、北扩、东移,利用天然的十大孔兑和修建穿沙公路进行切隔治理。
仅这一项,使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了23%,沙漠趋于稳定。在建设大漠腹地保护区时,实施整体生态移民搬迁,林草药“三管齐下”,封育、飞播、人工造林“三措并举”。同时,鄂尔多斯加快推进“数字林业”平台建设,实现了生态管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资料显示,鄂尔多斯建立了拥有10架飞播飞机的通航公司,购置了全国地级市首架人工增雨飞机,创办了拥有种子筛选、包衣、丸化先进设备的碧森种业公司,组建机械化造林专业队10个,全市机械造林面积达到70%以上。
如今,库布其沙漠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已分别由2002年的0.8%、16.2%,大幅提升到2016年的15.7%、53%,成为名副其实的绿洲。阿腾宝拉格的心愿也在近期得以实现。“简直不敢想象,我在沙漠腹地也能见到比我两个胳膊还粗的杨树,太让人激动了。”阿腾宝拉格说他经常向外人炫耀。从举目望去遍地黄沙到漫山遍野尽披绿装,鄂尔多斯人用勤劳和智慧,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独具特色的生态治理模式。
■输出: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方案
作为世界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在中国防治荒漠化成就展大厅,一幅长约50米的巨型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图映入眼帘。在绿色土地的“夹缝”中,黄褐色的“一带一路”从中国向西延伸,越过里海,直抵地中海。
2017年9月6日,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会议发布《鄂尔多斯宣言》,库布其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当年9月10日,“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正式启动。这也意味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携起手来,共同化解挑战和困境,共享荒漠化防治经验,构建生态安全共同体。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在库布其,沙漠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被当做一个机遇,当地将人民脱贫和发展经济相结合。我们需要这样的案例为世界提供更多治沙经验。”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对中国领导人的号召力印象深刻,他说:“中国治沙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号召下,充足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资本优势得以发挥,从而将库布其沙漠变成了创造奇迹的地方。应该将库布其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把中国成功的治沙经验分享给全世界。”
如今,库布其沙漠治理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已经成功走入沙特阿拉伯、蒙古等国家和地区。沿着“一带一路”,继续在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落地生根,与全世界荒漠化地区分享成功经验和模式,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王天奡 王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