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条件不利 京津冀又现重度雾霾

2018年10月16日08:21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气象条件不利 京津冀又现重度雾霾

10月12日以来,京津冀区域出现了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到15日,北京、石家庄和廊坊等多个城市依然是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10月15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公布了本次污染过程的成因,风速低、相对湿度高,是污染物累积和二次转化的气象原因;机动车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硝酸盐,是推高PM2.5浓度的重要因素。

10月12日夜间起,大气污染物在太行山—燕山沿线城市开始逐渐累积,邢台、唐山等多个城市的PM2.5浓度先后达到重度污染。14日13时起,北京PM2.5浓度也达到重度污染水平。从区域风速分布图和相对湿度图上可以看到,12日夜间开始,区域内平均风速小于2米/秒,北京、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等城市相对湿度偏高,大于70%。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表示,高湿、静稳的不利气象条件,为大气污染物的累积和二次转化提供了“温床”,持续推高PM2.5浓度。

通过污染特征雷达图分析,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是PM2.5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同时,从颗粒物组分特征来看,本次污染过程中硝酸盐仍为北京PM2.5主要组分,硫酸盐、铵盐和有机碳组分也不容忽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分析,北京PM2.5浓度从12日中午开始持续升高,硝酸盐与PM2.5的浓度增长趋势一致,13日5时起硝酸盐在PM2.5中的质量占比超过40%,同期在天津、保定等城市也观测到类似特征。“这表明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机动车、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硝酸盐是推高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

本次污染气团在京津冀还出现了明显“回流”过程。据72小时轨迹分析显示,北京本次近地面和500米高空的污染传输路径,均先经过北京或天津、唐山、沧州等周边城市,随后180度转向再折返回北京。北京本地排放积累的氮氧化物等与天津、唐山、沧州等地传输而来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氨等相互作用;同时,高空污染物向近地面沉降,与近地排放污染物相互作用,是造成近地面PM2.5浓度快速升高的重要原因。

“因此,区域传输的二氧化硫、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是本次北京PM2.5快速增长的另一重要原因。”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表示,由于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今年秋冬季京津冀区域污染攻坚形势依然严峻。

尽管如此,经过努力,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已在好转。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指出,每年“十一”国庆节前后,京津冀都会出现类似的污染过程。今年已是近年来该时期最好的一次,直到13日,京津冀才出现今年秋冬季相对较重的一次污染过程。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最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16日午后,受北部冷高压影响,扩散条件自北向南逐步改善,区域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好转,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李 禾)

(责编:施麟、贺迎春)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