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2018年度盘点:挑战与机遇并存 行业龙头强者恒强

2018年12月29日16:49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2018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环保政策的颁布一浪高过一浪,各个细分市场的崛起一波接着一波,环保产业“备受追捧”。

  2018年,也是颇具挑战色彩的一年。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融资收紧给环保企业带来了一些困扰,也给一些企业带来了机遇。整体板块趋于精细化,深度整合此起彼伏。

  把脉动态,对环保产业及企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回首2018,环保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各细分市场成绩斐然。

  垃圾处理:焚烧或成主流 市场繁荣依旧

  跟当前寒风瑟瑟的行业态势相比,近来的垃圾焚烧市场保持着强有力的释放速度。

  E20研究院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的五年间,我国城市已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数量从138座增加至249座,数量增加近一倍,年复合增长率均在10%以上。进入“十三五”,这一速率又在政策的加持下得到了进一步提高。2017年7月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指出,至2020年末,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处理能力要达到59.14万吨/日。这些硬性目标的确定,更是进一步掀起了“十三五”时期垃圾焚烧市场新一轮的释放。如果按照50万元/(吨/日)的垃圾焚烧行业平均单位投资额计算,至“十三五”末,新建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 ,而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以上。如果取项目平均体量1500吨/日计算,平均每年会有50余个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投入运营。也就是说,“十三五”时期,垃圾焚烧市场依然处在大干快上的风口期。

  受益于政策利好,垃圾焚烧项目频频落地,投资窗口大开,吸引了诸多企业纷纷落子布局,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热度。作为固废行业的先行者,2018年高能环境垃圾发电业务拓展势头强劲,目前已建、在建、拟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共计十余个。尤其是10月以来,城市环境业务板块接连中标内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PPP项目、荆门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置项目、滦州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工程和天津市静海新能源环保发电PPP项目,项目拓展速度不断加速。高能环境新增垃圾焚烧产能4300吨/日,日均总产能超过10000吨。未来,有望增强与垃圾填埋场封场业务的协同,助力公司业绩进一步提升。

  危废处置:产能释放提速,打开窗口机遇期

  2018年,我国危废市场持续景气,成为环保市场的一块“香饽饽”。

  过去,处置能力短缺;现在,各路资本涌入,我国危废处理行业正迎来“春天”。危废处理具备处于成长期、项目现金流好、盈利水平高的特点,尤其在环保监管趋严后,处置需求旺盛、设施供给不足导致“量价齐升”,所以数千亿的市场蓝海已是板上钉钉。

  受益于“清废2018行动”以及环保督查回头看的重拳执法,危废处置价格在全国多地区出现不同程度涨价。数据显示,全国危废板块2018前三季度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64%,归属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21%。业内预计,随着企业规模扩张,兼并收购增加,预计到2023年,工业危废处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629亿元左右,2018年至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0%。

  业内人士指出,在快速发展的窗口机遇期和标准提高的改革期,具备规模优势和优异运营能力的公司率先受益。2016年,高能环境利用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通过并购进入危废处理领域。据不完全统计,高能环境旗下的危废项目十余个,危废牌照量超过50万吨,处于行业第一梯队。而且,危废项目盈利性较强,平均净利率约20%,远高于其他现有业务,显著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

  土壤修复:订单激增 市场商机待掘

  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弥补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的缺失,也为土壤污染防治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严管之下落实目标,市场空间将被打开。目前,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在尚处起步成长阶段,行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2%,而这一指标在发达国家的土壤修复产业中已经达到30%以上。预期随着国家宏观和行业政策对土壤修复重视度提高,以及相对完善的土壤修复管理体系构建,市场需求将扩张,土壤修复规模将迎来巨大的提升空间。据安信证券统计,我国土壤修复的总市场容量理论上约为5.02-9.52万亿元。

  从2019年起,随着环保督察强化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落实,尤其是法律体系的逐渐完善,土壤修复订单快速增长。作为土壤修复A类标的,高能环境持续发力,新签环境修复订单大超预期,金额同比提升约60%,继续领跑市场。尤其是,2018年9月,高能环境中标业内单体量最大的原位热脱附修复订单——苏州溶剂厂原址南区地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治理修复项目,规模达3.97亿元,再次彰显公司土壤修复龙头的竞争优势。由于土壤修复项目商业模式清晰、资金来源明确、项目施工期较短、受融资环境影响较小,伴随公司在手土壤修复项目集中释放,业绩高增长持续可期。

  工业废水:政策利好,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环境的关注程度逐步提升,全球工业废水处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7年,全球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680亿元,同比增长5.1%。伴随全球污水排放标准的趋严,GEP Research预计2018-2020年全球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年均市场规模约为4000亿元,年均增速将保持5%左右。环保部近日公布的2018年8-10月环保举报中,工业废水污染以51.5%的比例,再居水污染举报之首。工业废水因量大、面广、浓度高、成分复杂,让不少企业头疼。“水十条”第一个任务,就是要“狠抓工业污染防治”。然而随着环保标准日渐提高,现有酸碱中和、微生物代谢、膜分离等传统技术,越来越难满足处理要求。

  作为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佼佼者,高能环境自主研发了诸多专利技术,并有针对性地采用特色技术组成系统解决方案。比如,高能蠕动床技术专业化处理水质多变的难降解工业污水,有效解决出水达标问题;高能环境与中科院化学所联合成立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合作研发循环式异相光催化氧化技术(PCR),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高能环境今年的拿单能力也可圈可点,接连中标广西来宾以及北海铁山港废水项目, 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步提升。

  盘点高能:因势利导 行业龙头强者恒强

  今年以来,关于民营环保股暴跌、退市、“卖身”的负面消息不绝于耳,刺痛每位从业者的“神经”,使得产业的“寒冬”愈发凛冽。超过50%的环保企业都出现资金链紧张或断裂的经营危机,民营环保企业大都在死亡线上生死挣扎,唯有高能环境一枝独秀。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2018年初,高能环境掌舵人就敏锐地预测到行业“严冬”即将来袭,坚决推行“去伪存真”。今年以来,公司的三项主业齐头并进,成为过去近30年历史上经营业绩最好的一年。公司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亦持续良好,意味着2016年以来深刻布局运营业务、坚定做大做强土壤修复EPC业务的战略布局已经颇具成效,后续现金流状况亦有望进一步改善。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共计107.23亿元,尚可履行85.65亿元,在手订单充足,业绩高增长持续可期。公司的融资现状也很顺畅,成功发行8.4亿元可转债,并获准发行12亿元绿色债券,保障后续项目拓展的资金需求。

  另据高能环境季报披露,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35亿元,同比增加47.10%;实现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加86.49%。其中,环境修复、城市环境和工业环境的新增订单增速分别是112%、116%和133%。平安证券预测,高能环境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9、4.16、5.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3%、30.4%、25.4%,对应PE分别为16.5、12.7、10.1。考虑到高能环境土壤修复订单落地加速,危废产能逐渐释放,垃圾焚烧项目即将进入投产周期,未来两年业绩将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

  在一个个细分领域的背后,潮流涌动的生态格局不容小觑。历经环保“政策元年”的2015年,环保产业井喷式发展的2016年,环保“十三五”关键节点的2017年,环保行业巨变发展的2018年,我国环保事业即将迈入2019年,掀开新的一页。

  未来已来,新一轮绿色契机已在热情向我们招手。笔者以为,2019年将让环保产业迎来又一个高潮,收获满满。让我们一起苦练内功,勇敢向前,铸造环保人共同的骄傲。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朱传戈、贺迎春)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