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浙江小村的绿色发展之道

2019年01月17日21: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一个浙江小村的绿色发展之道

  从空中俯瞰,“滕头外婆溪”流经村口,形成一个回环,呵护着整个滕头村。园林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种植地呈块状分布,中正有序。长廊屋檐上余雪未消,坚实的仿古廊桥矗立在村口,冬日下的滕头村一派素雅。

  滕头村,嵌在宁波奉化与溪口之间,这座占地不到200亩的小村庄,凭着“一犁耕到头,创新永不休”的滕头精神,从打造生态旅游开始,随即发展科技产业、融合民俗文化……创新道路越走越宽。

  上世纪90年代,有外资企业打算在滕头村建造纸厂和化工厂,面对高昂利润,滕头人的回答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并于1993年成立了国内最早的村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对引进的污染项目可一票否决。

  “迄今为止已有50余个污染项目被否决。”村环保委常务副主任傅德明介绍道,“几代滕头人用行动证明,优良的生态环境也能带来和谐的经济环境。”

  1998年,在原村党委书记傅企平的带领下,滕头村率先开展乡村旅游,把园林艺术与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有机融合,成为全国首批卖门票的村庄之一。村子如今已建成将军林、柑橘观赏林、绿色长廊、盆景园等30多处景观,近年来滕头村整体旅游年收入过亿。

  虽然坐拥如画美景,但较小的占地面积可能限制村庄的发展。为此,滕头村早早地发展起了“飞地”经济,除旅游产业外,高科技产业、投资公司、园林苗圃产业等也相继成型,其中不乏一批科技领先、优质高效的农业企业。

  十几年前,在浙江大学、宁波的科研院所和奉化农业部门的帮助下,一座300亩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在滕头村扎根,并配备了当时国内先进的全自动降温系统、全自动遮阳系统和智能灌溉等技术。当地村民通过远程学习和专家指导,也陆续掌握了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技术,对种苗培育、农作物栽培以及园区管理等工作均能胜任。

  产业高质量发展,须获科技加持,作为成立于上世纪末的老牌园林企业,滕头园林先试先行,专门成立科技研发部,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种植方式的研究应用。

  “我们敢和科研院所‘攀高枝’,开展相关课题项目的合作。”滕头园林董事长傅剑波笑称,公司把具有市场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积极转化为项目产品,创建了以科技研发为技术支撑的苗木产销、工程施工、景观设计“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

  2017年,滕头村实现社会生产总值95.06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35万元,累计为村集体增加稳定收入800余万元。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滕头成功“走出滕头”,苗木种植遍布全国,更凭其生态环境收获了多项国际荣誉。

  珠玉在前,滕头村希望再创辉煌,自2017年村党委班子换届以来,带动村民陆续开展了40多个项目,至今已完成20多项。

  “就在去年1月份,我们在全体村民大会上宣布,计划于2019年底前取消门票。”滕头村党委书记傅平均说道,村子要打造多元素的生态休闲旅游综合体,取消门票能进一步聚人气、提名气、接财气,带动周边村的旅游经济,实现共赢。

  目前,滕头村联合周边6个村,逐步打造区域党建联合体,已带动近7000名村民共同致富,随着更多高附加值的休旅项目建成启用,计划协同周边生态旅游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村庄发展迅速,倒逼村民提高知识素养。近年来滕头村越发重视公共教育,每年投入百余万元提升公共教学硬件设施,同时广纳贤才,重视培养新人,30年前成立的育才教育基金,对高学历人才的奖金已升至数万元。

  “这么个小村庄,现在已有博士生2位,研究生16位。村里的人才力量还要继续增强。”傅平均说,滕头想发展得更好更快,不仅要有领头雁,还需实干争先的科技人才,这将成为滕头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江 耘)

(责编:施麟、贺迎春)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