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垃圾强制分类加快准备

2019年07月08日08:42  来源:中国环境报
 
原标题:四川垃圾强制分类加快准备

  按照2018年4月出台的《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成都、德阳等城区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达到35%以上。

  一年过去,成效如何?实践中遇到哪些问题?近日,记者就相关情况进行了探访。

  成都

  生活垃圾分类或将进入“强制”时代

  6月,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说明。

  《条例》提出,新建住宅建设项目,在房屋买卖合同中需明示,配套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的设置位置、功能等内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同时,成都还拟逐步推行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信息纳入单位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定期考核评估相关单位的履约情况,并纳入城市管理信用评价监管系统,进行累计记分管理。拟倡导住宿、旅游、餐饮经营者不再经营活动中提供一次性用品。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正在加速打造国际会展之都。为实现展会垃圾减量,《条例》提出,在展览展销结束后,对废弃的展台、展板、展架、幕布等物品,经营管理单位应预约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或回收经营者上门收集,进行回收利用,不得随意丢弃和混入生活垃圾中。不能回收再利用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条例》的出台意味着,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或将也进入“强制”时代。为完善从前端到后端全链条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成都开始提前谋划。

  记者了解到,在运输环节,成都市目前有各类运输车辆1500辆左右。成都市要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在作业时,不得拒绝应当收运的生活垃圾。不得将已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运输。不得将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等混入生活垃圾。

  在后端处置上,成都新都区利世康低碳产业园总部项目一期项目,计划于今年7月试产。可将餐厨垃圾转化为燃料乙醇、工业毛油、酒糟饲用蛋白粉等6类产品,预计建成后可处理餐厨垃圾3.5万吨/年。

  德阳

  德阳

  多数小区分类条件不足导致执法难

  去年10月,离成都不远的德阳市,在城区86个小区安置了105台“小黄狗”垃圾分类回收智能终端机。

  “小黄狗”的“口粮”有两种,一种是废纸板和饮料瓶,居民主动投放可获得奖励金。此外,还有金属、纺织物、塑料、玻璃和有害垃圾,这些属于公益回收品,没有奖励金。

  “小黄狗”的设立反响平平,截至今年4月,德阳共回收300多吨垃圾,而德阳的日产垃圾量就达到1686吨。仅靠智能设备和居民自愿进行垃圾分类,收效甚微。

  为此,德阳出台了《德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明文规定“随意倾倒、抛撒、堆放城市生活垃圾的单位将被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个人有以上行为的,将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但《办法》实施1个月以来,并未开出一张罚单。德阳市城管执法局局长甘志说:“这并不是说大家都守规矩了,而是有些小区不具备垃圾分类的条件,因此执法还很难到位。”

  垃圾分类需要前中后端一起发力。在末端,德阳市也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据了解,德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顼目已经开始试运行。正式投产后,每日可消化1000吨垃圾,发电量达1.2亿千瓦时。此外,德阳餐厨垃圾处理中心也将于年内建成。

  德阳

  攀枝花

  积极探索农村回收新模式

  除城市以外,攀枝花市在农村积极探索垃圾回收利用新模式。

  在人口密度较大的盐边县红格村,新建的城乡垃圾房配套建设生活超市,由第三方机构负责。其负责内容包括专业化分类回收以及配套经营日用品生活超市。第三方机构将回收的可回收物折算成现金或等值积分,村(居)民直接用垃圾置换生活用品。

  目前,红格镇红格村的垃圾回收处置能力已覆盖4个村20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委会,服务对象超过两万人,日回收垃圾量超过1.6吨。全市人口密度较大且交通便利的村超过30个,攀枝花市建议各县(区)在符合条件的村推广这种市场化回收垃圾模式。

  与此同时,米易县垭口镇垭口村利用闲置办公用房,设立“环保”超市,由社区工作人员兼职回收各类生活垃圾,将可回收垃圾折算成积分,村(居)民凭积分到指定的生活超市置换日用商品。“环保”超市从5月初试运行以来,垭口村境内随手扔垃圾现象明显减少。

  据了解,全市349个村,多数村都有“闲置”用房。攀枝花市建议各县(区)根据村民实际需求,灵活推广这种垃圾回收模式。

(责编:孟哲、杜燕飞)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