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母亲河

王海欣 赵盈春

2019年11月14日08:30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情系母亲河

  ▲上游补水量充足,永定河王平湾湿地水草丰沛。

  ▲尤书英在三家店龙王庙记录石碑上的文字。永定河从三家店进入北京小平原,这里曾是重要的渡口。

  尤书英着手准备《永定河史话》的再版,这次要补充三四万字的新内容。

   老伴儿魏齐庚带着尤书英走遍了永定河流域,山路险峻的地方只能容一辆车勉强通过,身边就是悬崖峭壁。

  ▲永定河七号桥位于珠窝水库大坝上游约4公里,只有一条土路可以抵达。该桥建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仍是我国最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铁路拱桥。

   尤书英拍了10多年的永定河,换过4台相机,积攒了大量的影像资料。

  雁翅镇深山峡谷中,永定河补水后树木被河水淹没,成为水鸟繁育后代的乐园。

  山西朔州引黄北干渠一号洞出水口,清澈的黄河水奔涌而出。(尤书英摄)

  “你看河中心那一排小树,在补水以前那就是河边,现在水大把它们都淹没了。”年近七旬的尤书英和老伴儿魏齐庚站在永定河王平湾一处风景优美的岸边,不断地感慨:“今年上游补水以后,永定河又恢复了生机。”

  永定河是流经北京地区的最大河流,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她起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上游称桑干河,穿越太行山经官厅水库进入门头沟区后,称永定河。永定河自源头奔腾700余公里,流经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5省区市,最终进入渤海湾。大约300万年前,永定河从上游携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在太行山与燕山之间的开阔地带,形成了北京城建城的地理基础。

  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由于流域生产生活用水增加,以及干旱、排污等原因,造成永定河水量减少,有些河段甚至断流。从2003年开始,每年定期由上游向永定河北京段补水。今年,为了恢复生态,让永定河全年不断流,首次大规模引黄河水进京,进行跨流域生态补水,截止到10月底已经补水3.2亿立方米。

  尤书英自幼生长在门头沟区军庄镇。在儿时的记忆中,永定河是感性的,春天数蝌蚪,夏天捕鱼虾,秋天芦花飘,冬天滑冰车。直到16岁参军,她才离开家乡。时光荏苒,退休后的尤书英拿起照相机,把镜头对准了门头沟的山山水水、古村古建。

  她行走在永定河畔,上山下乡,十几年下来积攒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在女儿的鼓励下,几经辗转,尤书英拿着自己整理好的资料来到门头沟,得到永定河研究会的关注和热情支持。很快,尤书英和女儿合作出版了《北京古村落记忆-门头沟》。后来,尤书英加入永定河研究会,参与相关研究与策划。

  2014年,研究会交给尤书英一个新任务——写一本全面讲述永定河历史的书。对于一位没学过历史专业,也没有大部头写作经历的62岁老人,这个任务“有点难”。她一边思考,一边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读完了《北京通史》10卷和三大本的《永定河志》,被这条母亲河的历史深深吸引,这才形成了初步的研究和写作方案。

  三年时间,尤书英放弃了生活中的很多琐事,除了去图书馆查资料,就是实地调研,有了思路就安心在家写作。即使出门旅游,也会选择去看三峡、都江堰、大运河等与河流有关的景点。

  去实地探访没有经费,老伴儿魏齐庚开车带着她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的发源地,到天津渤海湾的入海口,759公里的永定河,他们来回跑了两遍,行程3000多公里。深山峡谷里的阳光稍纵即逝,为了拍摄一个好的画面,他们一个地方要去三五次,为了赶时间就带着干粮充饥。每写完一部分内容,在博物馆工作的女儿就会帮她看看稿子,提一些建议。

  2017年,《永定河史话》正式出版,这是一本从全流域的视角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的专著。书中通过比较详实的史料对永定河名称众多、水利与水害、永定河与北京的关系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还第一次阐述了永定河畔的渡口文化、祭祀文化、工业文化,得到有关方面专家的认可。

  同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提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与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一起,推进整体保护利用。2018年,京津冀晋四省市联手打造绿色生态廊道,成立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2019年,首次从山西万家寨水库引黄河水为永定河生态补水。

  永定河的修复和治理走上了快车道,尤书英的脚步也没有停歇。她把一些因《永定河史话》篇幅有限,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展开的内容作为论文后续发表。今年,她长途跋涉实地考察引黄入京的输水情况,看到母亲河水量多了,水也更清了,她感到欣慰。现在,她已开始准备《永定河史话》的再版,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母亲河,爱护母亲河。

  朝阳升起,在永定河畔新修的人行步道上,尤书英和老伴儿望着岸边一片片芦苇花迎风摇摆,清澈的水面波光粼粼,仿佛又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时光。

(责编:孟哲、杜燕飞)

环保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