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初梓瑞)17日上午,水利部召开“水文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新闻发布会。水利部水文司司长蔡建元在会上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水文事业蓬勃发展,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53处发展到12.1万处。
蔡建元介绍,水文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水文站网形成完整体系。国家不断加大对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文站网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基本建成空间分布基本合理、监测项目比较齐全、测站功能相对完善的水文监测站网体系,实现了对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全面覆盖。目前,我国水文测站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53处发展到12.1万处,其中国家基本水文站3154处,地表水水质站14286处,地下水监测站26550处,水文站网总体密度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二是水文监测能力大幅提升。经过多年发展,水文监测内容不断丰富,地表水地下水并行,水量水质并重,监测手段由传统人工观测逐步转向自动化监测,水位、雨量监测已全面实现自动测报,流量监测中,先进的声光电新技术新设备正在大力推广,自动化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
三是水文管理体系不断完善。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由国务院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水文事业进入有法可依、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截止目前,水文从业人员从建国初期的756人发展壮大到6万余人,水文人才队伍持续稳定发展,在工作实践中积淀凝练了“求实、团结、奉献、进取”的水文行业精神,培养造就了一支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水文队伍。
此外,水文为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一是服务防汛抗旱减灾。我国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洪涝与干旱频发的态势。多年来,面对严重的洪旱灾害,全国水文部门全力以赴、科学应对、主动作为,水文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坚守第一线,准确监测、及时报送信息、科学预测预报,充分发挥了水文作为防汛抗旱的尖兵、耳目和参谋作用,为成功应对大江大河和部分中小河流发生的系列大洪水以及部分省区的严重旱灾,如迎战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性大洪水,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南方部分地区严重干旱等极端灾害,在支撑科学决策、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
二是服务水资源管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水文部门不断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加强行政区界、供水水源地、重要控制断面水量水质监测,实施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强化水资源分析评价与预测预报,为水资源调度、配置、节约、保护等提供重要支撑,为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保驾护航。特别是在南水北调、黄河水量调度、“引江济太”、“引黄济淀”、珠江压咸补淡、塔里木河调水、黑河调水等工作中,主动开展水量水质监测和径流中长期预报,为保证城市供水安全、改善河湖水质和流域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服务水生态保护。面对水生态、水环境等新水问题,我们大力推进水生态监测工作,在实现重要湖泊、水库等水域藻类监测常态化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水生植物等监测项目。围绕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生态水量管理等,积极做好监测分析和评价工作,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提供有力保障。
四是服务工程建设和运行。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对水文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编刊印,至2019年止,刊印历史水文资料及水文年鉴共约4000多册,约254万页、25.4亿数据,形成了覆盖我国主要江河长达70多年的长系列水文整编资料。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国防建设以及交通、能源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这些宝贵的水文资料。同时,在三峡和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调度中,水文部门开展的水文监测及预报,为实现工程的优化调度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是服务突发水事件应急处置。近年来,我国突发性水事件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我们构建了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水文应急监测体系,在应对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舟曲特大泥石流、松花江污染、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等突发水事件中,水文部门迅速响应,及时提供监测信息和分析预测成果,为有效处置突发灾害事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是服务社会公众日常生活。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对水文资料的需求不断加大。各级水文部门通过新闻媒体、水文信息系统和各类公报、简报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提供水文信息服务,不断加强水文资料公开共享。此外,各级水文部门主动适应社会公众对水情服务的需求,2013年开展水情预警发布工作以来,累计向社会发布水情预警6532次,其中2019年发布水情预警1694次,积极为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提供了水文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