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持续的强降雨引发长江中下游汛情告急,悬于城市之上的江河、泽国般的家园、冲锋陷阵的士兵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长江告急、太湖告急、淮河告急、鄱阳湖告急……32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12条河流超保、37条超历史。具象的数字背后,是严峻的形势,更是缜密的应对。
当前,南方防汛形势十分严峻,长江中下游干流全线超警并发生今年第2号洪水;太湖发生流域型大洪水;淮河发生2020年第1号洪水。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江西省境内鄱阳湖水系水位不断上涨,鄱阳湖标志站星子站以及鄱阳站、康山站、棠阴站全部超过历史极值,鄱阳湖水系内多处圩堤出现漫堤险情。
闻汛而动火速集结,湍流之中舍己救人,肩扛手提加固堤防,满身泥垢席地而睡……这是解放军、武警指战员以及消防救援队伍在此次抗洪抢险中的真实写照。
一幕幕场景令人感动,又都似曾相识。距离记忆中那场洪水已过去整整22年,但当年洪水留下的阴霾依然浅埋在许多人的心头。关于洪水灾情的记忆与现实总是点醒着人们,洪水灾害这个“黑天鹅”总会不期而至,而防控“黑天鹅”,防患于未然,永远是我们需要精进的必修课。
事实上,虽然今年持续强降雨的笼罩之下,局部受灾严重,但入汛以来,全国洪涝灾害受灾人口、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5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7.3%、51.2%、69.3%和9.4%。(数据来源7月13日国新办政策吹风会)
在各项洪涝灾害损失指标下降的背后,在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英雄背后,还有一群人,他们在目光所及外默默无闻的付出,并不为人所知。他们滚动预测预报,及时通报雨水情信息;他们科学调度水工程,拦洪削峰;他们提供技术分析,支撑抗洪抢险……他们,就是水利人。
他们的职责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
如果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结尾的过程,梳理防汛抗旱工作进程的话,那么防汛抗旱大体可分为预测预报、水工程调度和抢险救援三个阶段。机构改革以来,水利部在防汛抗旱工作方面主要负责预测预报、水工程调度和为抢险救援提供技术支撑,可以说水利部肩负着防汛抗旱“两段半”的职责。
进入7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水利部门在“两段半”的进程中是如何围绕预测预报、决策部署以及科学调度尽职守责的呢?
“从3月28日入汛以来,我们即开始滚动预报预测并进行会商研判。”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技术信息处处长王为介绍,“进入6月后,随着汛情形势日趋严峻,我们在加密预测预报频次的同时,也提高会商频率,每天至少会商一次,多的时候可能有两三次。”
7月21日鄂竟平部长主持召开会商会。
通过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以及密集的会商,各相关部门互联互通,准确、全面把握雨水情信息,分析、研判各地实时防汛形势,为随后的工作部署提供了前提与基础。
王为说:“包括很多重要的决策,比如说7月12日水利部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Ⅱ级应急响应,都是在会商会上,通过充分研究讨论后确定的。”
除了整体上的部署,水利部还针对各个流域及地方不同的情况实施分类指导,精准督促。
王为介绍,针对当前长江、太湖、淮河的汛情,水利部除了内部会商部署外,还随时与水利部长委、太湖局、淮委和有关省水利厅进行视频连线,进一步研究细化三峡等水库以及蒙洼等蓄滞洪区的运用调度措施,太湖超标准洪水应急调度方案以及淮河洪水应对措施。此外,水利部还发出通知指导有关省做好堤防巡查防守等工作。
据悉,自7月以来,水利部先后派出5个部领导带队的工作组,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分赴长江、淮河、太湖流域的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地检查指导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同时,增加多个工作组和督查暗访组,协助地方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相关内容。
预测预报、会商研判、科学调度、下发通知、启动响应、现场指导、督查暗访……一组组环环相扣的应对措施,是洪水面前水利部沉着应对的使命担当,也是防汛抗旱责任落实的必然选择。
面对汛情,肩负职责与使命,水利部门当仁不让。
他们的行动
中国幅员辽阔,全年雨量的80%集中在6~8月,同时由于东西部地势高差,各支流汇聚而下,每年汛期,当暴雨来袭时,洪水灾害总在所难免。
今年6月以来,强降雨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南北约600公里范围内,累积降雨量较常年偏多4成至1.2倍,最大点雨量江西上饶婺源达1966毫米,相当于北京三年的降雨量,历史罕见。
超历史的降雨量致使众多河流超警、多地被淹,那么,在预测预报、科学部署的基础上,水利部门还有什么防洪“大招”?
水工程联合调度就是水利部门成效最为显著的“大招”。
2020年2号洪峰通过三峡水库时三峡大坝泄洪。
为应对长江1号洪水,水利部和长江委调度三峡水库,在承纳2020年长江1号洪水时,将入库洪峰流量53000立方米每秒削减为出库3500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达34%,7月11日进一步压减到19000立方米每秒。除三峡水库外,还有30座水库参与了此次联合调度,至7月14日,各相关水库拦蓄总量达100亿立方米,降低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达0.8米左右。
“通过三峡及上中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我们有效地降低了下游水位。虽然强降雨集中,支流来水量大,但是通过这些水库联合调度,我们确保了长江干流各个控制性站点水位不超过保证水位,水库群联合调度效益显著。”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副司长王章立介绍。
拦洪削峰错峰,水库的减灾效益经水利部的统一调度下,在防汛大局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5月29日至7月10日,钱塘江流域出现了8轮大面积持续强降雨,7月8日,新安江水库历史上首次九孔全开泄洪,江水汹涌澎湃,瞬间掀起巨浪。在泄洪的巨浪背后,是更为凶猛的入库水量。王章立说:“新安江从7月7日开始,入库的最大流量达到2.3万立方米每秒,而下泄流量仅3000立方米每秒,如果没有新安江水库的拦蓄,直接往下游走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据了解,通过新安江水库的拦蓄作用,新安江河段削峰率达67%;桐庐富春江电站削峰率达40%。
正是通过水利部门科学调度水工程,新安江下游建德市才得以减少淹没面积12.8平方公里,减少淹没人口5万人。桐庐水位降低3.7米,减少富春江桐庐至杭州段淹没面积111平方公里。
当前,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已经袭来,三峡最大入库流量达到61000立方米每秒,经过三峡有效拦洪错峰后,实际出库流量最高仅为4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极大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干流的防汛压力。
7月20日,安徽王家坝蒙洼蓄滞洪区开闸分洪,分洪时水位达到29.75米。截至21日14时,水位已从开闸前的29.75米回落至29.38米,降低王家坝站水位0.37米,有效减轻了王家坝上下游干流堤防的防守压力。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如果没有他们……
他们的未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已建成5级以上堤防31.2万公里、水库9.8万座、水闸10.4万座、国家级蓄滞洪区98个,设立报汛站12万余个,并在2076个县建设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洪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大江大河防御大洪水能力逐年提高。
阶段性的进步后,也应该看到一些问题。目前防洪体系确实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大江大河缺乏控制性枢纽,洪水调控手段不足,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仍然较低等。
除水患,兴水利,是历代水利人的使命担当。
7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把重大工程建设、重要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内涝治理、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等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统筹考虑。
7月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会议研究了今年及后续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排,要求抓紧推进建设,增强防御水旱灾害能力。
随着这150项重大水利工程的建成,我国将可新增防洪库容90亿立方米。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在7月13日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表示,“今年汛期,长江中下游这么大的降雨,多数情况还可以,上游水库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90亿库容对提高防洪减灾能力来说非常重要。”
2020年2号洪峰通过三峡水库时三峡大坝泄洪。
同时,这150项重大水利工程还将治理河道295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2800万亩,增加年供水能力420亿立方米。这些能力的提升对确保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叶建春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继续细化相关措施,争取让重大水利工程多开工、早开工,尽早发挥工程效益。
筚路蓝缕,不忘初心,水利人将在遏水患、兴水利的路上继续砥砺前行。
(作者: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 魏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