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过去的希尼套海嘎查,今年67岁的罗能万总是一阵唏嘘。“我们嘎查边上就是腾格里沙漠,嘎查里本就缺水少地,一刮风到处都是黄沙,农牧民光靠种养殖根本就赚不了多少钱。嘎查里的人总开玩笑说,往地里撒上30斤的小麦种子也就能收获20斤小麦。”希尼套海嘎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属于半农半牧区,由于自然条件受限,当地农牧业基础相对薄弱。罗能万告诉记者,由于在嘎查里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很多村民跑出去自谋生路或者培养孩子外出求学工作,嘎查里留下的人越来越少。
罗能万的小儿子罗刚就是家里悉心培养的嘎查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我们当时就是希望孩子能离开嘎查,有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不要像我们这样。”但是让罗能万没想到的是,罗刚大学毕业后竟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选择回乡创业。“他是辞了职之后才告诉我们的,虽然生气,但是也没办法了。”老爷子没办法,可罗刚却是有想法的。“我们嘎查这里临近沙漠,单纯发展农牧业确实没有前途,但是如果发展旅游业却是有先天的优势,沙漠独特的自然风光肯定会吸引很多游客,何况还有规模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的阿拉善英雄会以及日益便捷的交通,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能利用起来?”罗刚现在谈起回乡创业初衷时依然十分激动。
罗刚说干就干,经过多方筹措资金、悉心学习烹饪技术,并将家里的房子翻新后作为营业场所,2008年,嘎查第一个农家乐开业了。有吃的还得有玩的,凭借对家乡的熟悉和对沙漠探险的热爱,罗刚于2009年8月成立了以自驾车旅游、沙漠探险为主要内容的风行者越野俱乐部,并于2011年筹资组建了阿拉善风行者越野基地,并组织动员当地农牧民以入股分红的形式购买沙滩车、卡丁车、摩托车供游客玩耍。
从回到家乡的那一刻起,罗刚就深知发展家乡的旅游事业就必须保护好家乡的生态环境。“首要任务就是防风固沙,不能让游客来我们这里吃饭住宿的时候还要‘吃’沙子。”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十多年来,罗刚组织村民志愿者在嘎查周边累计种植60000余株梭梭、12000余株花棒以及其他已经记不清数量的沙生植物。看着一年比一年多的绿色和日渐增多的游客,罗刚更坚定了美化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决心。“这其实是多赢的局面,随着沙生植物面积的扩大,我们村民生产生活的条件变好了,游客变多了,我们发展旅游事业也就更有底气了。”罗刚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罗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发展旅游的道路。民宿、餐饮、沙漠旅游后勤保障等,在希尼套海嘎查里遍地开花,尤其是2018年罗刚被推选为嘎查党支部书记之后,依托沙漠等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村里的共识。“我们嘎查不大,常住人口不到百人,但是我们已经有85套民宿,几乎每家民宿里都养着羊经营着特色餐饮,去年嘎查人均年纯收入已经达到2.1万元。嘎查里贫困户在生态旅游的带动下,也陆续脱贫,尤其是劳动能力及劳动意愿相对比较强的贫困户更是发展得有声有色。”罗刚说。
今年53岁的王梅香就是罗刚口中劳动能力及劳动意愿相对比较强的贫困户,目前已顺利脱贫。由于丈夫因病致贫的她告诉记者,过去家里也就一点“沙漠地”,种点玉米、麦子等,收成也不好,一年也就能挣两三千块钱,为了生活只能出去打工。“如今可不一样了,在政府的扶持以及当地旅游发展的带动下,嘎查里的环境变好了,游客变多了,我们把家改成民宿,做点餐饮,还开了个小卖部,老两口一年纯收入能达到大几万。”王梅香告诉记者,家乡的发展把原先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也吸引回来了,她准备在年轻人的指点下,把自己的民宿及餐饮进行提档升级,让游客在家里能更感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希望他们带更多的朋友来我们这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