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滥采盗采,拓展供砂渠道
科学采砂 保护长江(大江大河·长江保护这五年②)
|
核心阅读
近年来,非法采砂不仅导致河砂资源日渐枯竭,还威胁河湖健康和生态环境。
当前,为实现对长江水生态的有效保护,水利部门加强河湖采砂管理,不少地方在打击盗采的同时,探索疏浚砂、机制砂的综合利用,不仅缓解了天然砂石供需压力,也有效保护了长江生态。
近年来,无序开挖、非法盗采等采砂行为,严重威胁了河湖健康。
为此,水利部围绕长江等大江大河,出台流域重要河段的河道采砂管理规划;各地在打击盗采的同时,多渠道拓展砂源,确保采砂科学有序开展。据悉,目前长江流域采砂秩序总体平稳向好,河湖面貌明显改善。
现状——
砂石存量和增量在减少,砂石市场出现供需矛盾
2020年10月30日凌晨,汉江东荆河河口江段,夜色掩护中,一艘千吨级采砂船正在作业。
忽然,江面上响起警笛声,执法艇一边喊话、一边贴靠,经过20分钟的水中相持,采砂船、运砂船被逼停,连同盗采的900余吨河砂被押往扣押点。
湖北省水利厅水政监察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击非法采砂,湖北狠抓源头管理,2020年以来已拆除各类采砂船舶及机具94台套,其中拆解“三无”采砂船舶62艘。
据介绍,因不合理的开采行为,河道砂石的存量正在减少。“河道砂石开采量过大,加之无序开采、非法盗采行为猖獗,资源越来越少,有的河道砂石甚至接近枯竭。”水利部河湖管理司河道采砂管理处处长叶炜民说。
从增量看,近年来长江流域河湖来沙量也在减少。“这是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不断推进,河湖流域内的植被多了,生态环境变好了,入河湖的泥沙减少了。此外,水库也发挥了拦截泥沙的作用。”叶炜民介绍。
多重因素交织下,作为建筑市场“刚需”的砂石价格一涨再涨。“近几年来,天然砂的价格涨了近3倍,而且根本供不上。”湖北一家混凝土生产公司负责人郑涛介绍,目前公司在江汉平原采购的天然砂价格为每吨140元左右,而几年前,每吨只需30元左右。
趋势——
充分利用疏浚砂、淤积砂,大力推广机制砂
河砂因质量较高、开采方便、成本较低等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建筑用砂的主要来源。能采砂的地方少了,市场供给可以保障吗?建筑用砂会受影响吗?
“关键是要拓展多种渠道。除了常规砂源,河道整治、航道疏浚、水库清淤等都会产生不少泥沙,各地可结合实际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补充砂源。”叶炜民介绍。
在长江,航道疏浚砂上岸综合利用试点工作正在不断推进。“为了确保船舶通行顺畅,长江航道需要定期维护。清理出来的砂石若能‘上岸’,可有效补充砂源。”湖北省水利厅采砂管理局局长刘家君说,从2018年开始,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联合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在湖北荆州太平口开展航道疏浚砂综合利用试点。截至目前,已完成航道疏浚砂综合利用400多万立方米。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胡维忠介绍,疏浚砂综合利用是一项共赢的探索,既供水、又防洪,砂石资源还得到有效利用,目前长江流域的试点已取得丰富经验。在长江口,航道疏浚砂已成为上海市滩涂造地的主要泥沙来源。
长江宜昌沙镇溪段,传来阵阵机器轰鸣声:顺着一条潜至水下的管道,江底淤积物被打捞到92米长的气动式清淤船上。过筛分离后,卵砾石和砂子分别被传送至等候在两侧的运输船上。
这是湖北宜昌市政府会同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湖北省水利厅开展的首个大型水库淤积砂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不仅能缓解当地砂石供应难的问题,还可增加三峡水库的有效库容。据介绍,有关部门计划在三峡库区湖北宜昌秭归县2个淤积区清淤200万立方米,砂石将主要支持宜昌重点建设项目。
要保障砂石市场供给稳定,从长远看,还需大力推广机制砂石。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出台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机制砂石,优化机制砂石开发布局,加快形成机制砂石优质产能,降低运输成本,推动机制砂石产业高质量发展。
杨国海是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有20多年桥梁建设经验,曾参与贵州坝陵河大桥建设。他告诉记者,通车运营超过10年的贵州坝陵河大桥,主体跨度超过一公里,在修建过程中用的全是机制砂——这在贵州桥梁史上是第一次。“贵州虽然河砂短缺,却拥有丰富的石灰岩、玄武岩等机制砂石料资源。”杨国海介绍,随着机制砂生产技术日渐成熟,不少公司开始探索绿色化生产,加强环境保护。
监管——
加强联合监管与管理规划,科学采砂,守住生态底线
叶炜民介绍,非法采砂链条多、行动隐蔽,牵涉的部门和地区多,尤其需要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
“就拿采砂船来说,湖北摸清全省140多家船厂生产情况,要求停止新建采砂船,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采砂船改造的管理,交通部门则停止对采砂船的转籍工作等。各部门形成合力,方能真正管好采砂船。”刘家君介绍。
另一方面,做好河道采砂日常监管,还需要河长、湖长的职责更加“实”起来。“各地河湖长要进一步担起监管职责。”叶炜民介绍,特别是在重点水域、省际边界河段等,河湖长要充分发挥协调作用,联合多地多部门,形成监管执法合力。
保护好河道砂石资源,关键要加强管理规划,实现从无序开采向科学合理利用转变。叶炜民介绍,2019年9月起,水利部要求各流域、各地加快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合理确定可采区、可采期、可采量。2020年7月,水利部正式批复《长江上游干流宜宾以下河道采砂管理规划(2020—2025年)》,要求强化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依法、科学、有序开展采砂活动,切实做好长江大保护、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据此规划,在长江宜宾至宜昌1040公里的江段,共设置可采区37个,其中重庆市29个、湖北省8个,年度采砂控制总量1100万吨。《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2021—2025年)》也于近期顺利通过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审查。
“非法采砂影响河流输水能力,扰乱水生生物的栖息繁殖。此外,采砂坑会改变河流走势,给防汛工作带来较大干扰。只有对河势稳定、防洪安全、通航安全、生态环境等基本无不利影响或不利影响较小的,经过科学论证后,才能成为可采区。水利部门根据长江干流河段河道变化、泥沙淤积情况及趋势等,划定禁采区、可采区、保留区等采砂分区,兼顾河道保护与砂石资源适量开采利用,提出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实现对长江干流河道采砂科学管理。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开采主体。”叶炜民介绍。
“对于机制砂石产业而言,开山取石是获取原料的主要途径。为了守住生态底线,我们一直紧盯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贵州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各方力量参与。在湖北,为推动砂石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当地也在制定机制砂石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拟到2025年全省机制砂石年产达到9.9亿吨以上,其中机制砂年产能4亿吨以上。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06日 14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