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十四五”时期以国家水网建设为核心 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会议现场。人民网记者余璐 摄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余璐)25日,水利部在京召开2021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以建设水灾害防控、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功能一体化的国家水网为核心,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水利部将以国家水网建设为核心系统实施水利工程补短板。实施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坚持蓄泄兼筹、以泄为主,适度提升防洪标准,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洪体系布局。一是扩大泄洪通道能力,对北方河流,恢复河道行洪能力,减轻河道淤积萎缩,确保行洪畅通;对南方河流,维护河势稳定,协调好干支流关系,减轻干流防洪压力。二是增强洪水调蓄能力,加快防洪控制性枢纽建设,提高江河洪水调控能力;优化调整长江、淮河、海河蓄滞洪区布局,推进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保证正常分洪运用;加快消除存量病险水库风险,恢复和提高防洪库容,完善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三是提高洪水风险防控能力,科学提高洪水防御工程标准,有效应对超标洪水威胁,降低洪涝灾害损失。
同时,要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强供水安全风险应对,逐步建成丰枯调剂、联合调配的国家水资源配置和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一方面,推进重大引调水工程建设,抓紧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开展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建设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骨干输水通道,逐步完善国家骨干供水基础设施网络。另一方面,推动综合性水利枢纽和调蓄工程建设,加快控制性枢纽建设,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和效益,重点在西南地区建设一批大型水库,提高重点区域和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再一方面,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围绕乡村建设行动,完善灌排工程体系,提高保障粮食安全能力。
此外,要实施河湖健康保障工程。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施重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维持河湖生态廊道功能,扩大优质水生态产品供给。首先,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学治理水土流失,提升水土保持率;加强生态功能区和江河源头区保护修复,因地制宜推进生态小流域建设。其次,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开展南水北调东、中线等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源区、输水渠道(河道)水质保护;制定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科学确定取水口布局,强化地下水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然后,推进河湖水系综合整治,以水资源超载区、水生态脆弱区、水生态退化区为重点,推进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科学开展生态补水和河湖水系连通,切实保障河湖生态流量(水位)。最后,分区确定地下水取用水量水位控制指标,通过节水、农业结构调整等压减地下水超采量,严控地下水开发强度,多渠道增加水源补给,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会议还强调,要推进国家水网智能化改造。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智慧水利建设。一是加强水安全监测体系建设,优化水文等监测站网体系布局,完善大江大河及其重要支流、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等监测体系,提升水安全智能监测感知能力。二是完善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水利工程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融合,加快水利工程智慧化、国家水网智能化,建设国家水网大数据中心和调度中心,加强数字流域建设。三是推进涉水业务智能应用,提升信息整合共享和业务智能管理水平。
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十四五”时期水利改革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水旱灾害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水资源配置格局明显优化,涉水事务监管效能明显增强。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十四五’时期水利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守护底线,把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上限,把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控制红线,加快建设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江河湖泊保护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 鄂竟平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