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朱鹮再度飞舞

本报记者  朱金宜
2022年12月13日08:2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两只朱鹮在陕西省洋县谢村镇一片收割后的稻田里嬉戏。
  新华社记者 陶 明摄

  长喙、凤冠、红首、白羽——美丽优雅的朱鹮并不“高傲”,而是习惯飞入农田低头觅食,与正在劳作的农人相依相伴。这般场景,如今在陕西洋县不时可见,但在从前无异于天方夜谭。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20世纪,曾在东亚地区广泛分布的朱鹮由于栖息环境遭到破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濒危的警钟不断敲响:60年代,俄罗斯远东地区朱鹮灭绝;70年代,朝鲜半岛最后一只朱鹮消失;80年代,日本捕获境内最后几只野生朱鹮,实施人工饲养,却未能见到后代的身影……野生朱鹮是否仍有一线生机?世界将目光投向中国。

  “找了3年,行程5万多公里,走遍全国十几个省份、260多个朱鹮历史分布点,才在这里发现当时世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今年86岁的刘荫增,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鸟类专家。1981年,他和团队的寻鹮之旅,终于在陕西省洋县的姚家沟村抵达终点。

  为了守住这7只“宝贝疙瘩”,刘荫增等人在朱鹮筑巢的树下驻扎,成立“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24小时监护朱鹮的一举一动。“爬田埂,蹲巢区,朱鹮飞到哪儿,我们就跑着跟到哪儿。”时任洋县林业局干部的路宝忠记得,为了不让朱鹮离开视线,大家伙经常跑得满头大汗,却也乐在其中。

  “贴身”护鹮尽管初显成效,但并未让朱鹮摆脱极小种群的灭绝风险。想尽快扩大朱鹮种群,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两条腿”都要“跑起来”。于是,洋县一边改进野外保护措施,发动更多群众参与朱鹮监测与巡护工作;一边加强科研攻关力量,探索朱鹮饲养繁育技术和种群管理等方法。合力之下,朱鹮数量低位徘徊的瓶颈终于被打破。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等项目有效修复秦岭地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建立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升保护管理能力,朱鹮种群进入加速复壮阶段,人工种群和野化放归种群不断建立。2012年,朱鹮种群数量突破1000只;十年后的今天,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扩展至9000余只。

  日渐庞大的朱鹮家庭,总有“旅行者”飞出秦岭、回到祖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从洋县一隅到安康、商洛等更广阔的秦巴地区,不少朱鹮自然扩散;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人为扩散、野化放归的朱鹮正“自在生活”;从陕西到河南、浙江、江苏等地,朱鹮易地保护愈加成功;在日本和韩国,中国专家帮助重建的朱鹮人工种群已实现野化放归和野外繁殖……

  40多年来,中国建立起“就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野化放归扩群、科技攻关支撑、政府社会协同、人鹮和谐共生”的朱鹮保护模式,朱鹮保护拯救工作实现了从抢救性、无差别个体保护向改善和扩大栖息地、增大野外种群的历史性转变。

  如今,朱鹮这一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旗舰物种,不仅自身脱险,还伞护了秦岭等地的其他野生动物种群。洋县人当初为呵护朱鹮而禁止狩猎、砍伐、使用农药的矛盾心情,消散在发展有机农业带来的切实回报中。截至2021年底,洋县累计认证有机农产品达15大类85种,并力推“朱鹮有机产品”品牌,其品牌潜在估值超过93亿元。

  从7只到9000只,朱鹮再度飞舞,幸免于全族之殇,新一代的朱鹮保护者也有了新的梦想:他们将持续保护朱鹮野生种群,推进朱鹮野化放归,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增进国际交流合作,为让更多朱鹮重现历史分布地继续努力。

(责编:袁勃、杨光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