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条件形成
2023年07月05日16:12 | 来源:新华网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新华社日内瓦7月5日电 世界气象组织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在新闻稿中说,厄尔尼诺的出现将大大增加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在世界许多地方和海洋中也可能会引发极端高温。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出现,目的是动员各国做好预警,提前应对,以减轻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影响。
上月8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警报说,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预计持续到冬季,可能会发展为中度厄尔尼诺现象或强厄尔尼诺现象。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更新说,结合世界多地的模型预测和专家评估意见,2023年7月到9月间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并持续到年底的可能性为90%,且“至少为中等强度”。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受温室气体排放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这一概率达到98%。
按世界气象组织说法,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的影响通常在它出现后一年内显现出来,因此本次厄尔尼诺现象对气温的影响可能在2024年最明显。
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一般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它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影响太平洋周边地区的洋流和气流,进而给各地天气带来变化,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区可能发生洪涝,而某些多雨的地区可能出现干旱。
(责编:牛镛、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水利部针对北方4省区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人民网北京7月5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预报,7月4-5日,辽宁、吉林、黑龙江中部南部、内蒙古东部等地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受其影响,辽宁省辽河、浑河、太子河,吉林省第二松花江,黑龙江省嫩江、松花江、牡丹江,内蒙古自治区绰尔河、洮儿河等河流将出现涨水过程,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依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水利部于7月4日18时针对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省(自治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并向相关省级水利部门和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发出通知,要求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发展变化,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会商研判和应急值守,重点做好水库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