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中国观鸟会志愿者付建平——

与北京雨燕有个约定(绿水青山守护者)

本报记者 施 芳
2023年07月25日06:1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每一次观鸟都是在向大自然学习,让人懂得尊重和敬畏自然”

  

  一只深灰色的北京雨燕从高处意外坠落,狭长的翅膀在水面上快速扑扇。岸边,两位观鸟者迅速展开救援,趴卧堤岸、徒手打捞、吸水擦拭、晾晒翅膀……两个多小时后,在围观人群的欢呼声中,雨燕振翅重回蓝天。

  这是6月30日清晨发生在北京北海公园的一幕,其中一位参加救援的观鸟者,是中国观鸟会志愿者付建平。

  67岁的付建平退休前是一家杂志的编辑。1997年5月,为了给杂志约稿,她参加了一次去北京密云黑龙潭观鸟的活动。借助老式的双筒望远镜,她看到崖壁上的苍鹭昂首而立,颀长的白色脖颈上点缀着两串黑色的斑点,头部的辫状羽在微风中飘动。被眼前景象深深吸引的付建平,从此加入了观鸟、护鸟的行列。2005年起,她担任北京观鸟会(中国观鸟会的前身)会长,一当就是10年。

  双筒望远镜、鸟类图鉴、笔记本、笔……带着这些装备,付建平的观鸟足迹遍及北京、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10多个省份。她还曾远赴其他国家观鸟。不外出的日子,付建平就在自家小区里观鸟。“每一次观鸟都是在向大自然学习,让人懂得尊重和敬畏自然。”她说。

  “要想保护好一种鸟,首先要了解它的习性。”付建平说,鸟类环志是世界上公认的研究候鸟迁徙规律、生活习性的重要手段。鸟儿脚上的金属环有唯一的编号,当被回收时,发现者可据此查阅鸟儿的相关信息,并将信息报告给环志机构。迁徙鸟类环志的回收率很低,需要大量的环志个体,这项工作在许多国家都是由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完成。

  2002年,付建平偶然得知有机会去河北北戴河鸟类环志站参与环志。“环志可以近距离接触鸟类,一定很有意思!”付建平满怀期待。

  一上手,付建平才发现这是一个“苦差事”。给鸟环志,先要布网把鸟抓住。天还没亮,付建平和同伴们就要到达现场,把撞入网中的鸟儿一一摘下、环志、测量、放飞。为了防止鸟儿挂网时间太久,每隔两个小时,志愿者们就要在3万多平方米的网场内巡查一遍。直到夜幕降临,过了鸟儿撞网的“晚高峰”时段,志愿者们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

  环志是一项要求极高的技术活儿。付建平还记得第一次把鸟儿持握在手中的感觉,“抓紧了怕它受伤,抓松了它可能溜走,遇上爪子尖利、嘴咬合力强的鸟儿,一不留神,手指就会被抓咬出血口子。”

  付建平倾注了最深感情的鸟儿,莫过于北京雨燕。春末匆匆而来,夏末翩翩而去,长期以来,围绕北京雨燕有许多待解之谜。2007年,北京观鸟会在颐和园廓如亭启动北京雨燕环志项目。

  北京雨燕一生几乎不落地,很难像其他鸟类一样在迁徙途中被捕获,环志难以回收。令付建平兴奋的是,随着一款净重仅0.65克的光敏定位仪的应用,北京雨燕的研究获得巨大突破。

  2014年5月24日凌晨两点半,廓如亭布下“天罗地网”。4点半之后,“睡眼惺忪”的北京雨燕开始出巢挂网。一片漆黑中,仅靠头灯照明,30余名经过培训的中国观鸟会环志志愿者与鸟类及环志专家赵欣如研究团队一起,捕捉、环志、佩戴定位器、采集数据……在确保北京雨燕安全的前提下,中外专家与志愿者们配合默契,为31只北京雨燕戴上了光敏定位仪。

  时隔12个月,2015年5月24日凌晨,付建平和志愿者们在廓如亭翘首期盼。回收数据显示,2014年7月下旬,北京雨燕开始迁徙,飞过天山山脉,越过红海,10月末到达非洲南部越冬。第二年2月,它们离开非洲,4月下旬回到北京,迁徙路途往返约3万公里,途经37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读出来的那一刻,大家特别兴奋,感觉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回忆起8年前的情景,付建平语气中仍难掩自豪。此后,针对北京雨燕迁徙行为的追踪研究又历时多年,最终首次精确揭示了北京雨燕迁徙生态学规律,成果在国际期刊上正式发表。

  “每年5月到颐和园廓如亭去环志,是我们与雨燕的约定。”付建平说,“随着研究的深入,一定能揭示更多北京雨燕的秘密,为保护这一物种提供科学依据。”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5日 14 版)

(责编:袁勃、卫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水利部针对南方5省区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人民网北京7月6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水利部消息,依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水利部于7月6日13时针对江苏、安徽、湖北、重庆、贵州省(直辖市)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据预报,7月6—9日,西南中部东部、黄淮南部、江淮、江南北部、东北中部南部及湖北大部、陕西东南部等地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
水利部针对北方4省区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人民网北京7月5日电 (记者王仁宏)据预报,7月4-5日,辽宁、吉林、黑龙江中部南部、内蒙古东部等地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受其影响,辽宁省辽河、浑河、太子河,吉林省第二松花江,黑龙江省嫩江、松花江、牡丹江,内蒙古自治区绰尔河、洮儿河等河流将出现涨水过程,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依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水利部于7月4日18时针对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省(自治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并向相关省级水利部门和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等单位发出通知,要求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发展变化,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会商研判和应急值守,重点做好水库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