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生态

设施更齐全,工作更高效,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带来——

一个乡镇林业站的蝶变

顾仲阳  陈  伟  卢明洁
2025年04月01日06:0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天气转暖,清明将至,传统祭扫、农事耕作、踏青旅游等用火显著增多,春季森林防火进入紧要期。

  3月26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按照当地防火戒严令规定,当天严禁野外用火。

  长顺县敦操乡林业站工作人员韦昌阳轻推遥控器操作杆,无人机升空,开始巡检全乡林区的隐蔽火源……

  敦操乡林业站管护着4390多公顷林地。往年,每到防火季,林业站的干部都会背上背篼,装上森林防火宣传册、火险排查工具和老乡委托代买的生活用品,走村入寨宣传防火,排查关键防火点位,林区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背篼干部”。“经常一个来回要走几十里山路,磨鞋累脚,心里还不踏实。现在好了,无人机全方位巡查,林区一草一木尽收眼底。”林业站站长王叶宏说。

  变化源于2023年标准化林业站建设项目落地敦操乡。敦操乡林业站建于1990年,二层小楼一度年久失修,雨天经常二楼漏水、一楼“内涝”。“每次下雨,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抓紧时间把电脑、档案资料等搬到乡政府寄存。”林业站老员工班文彪回忆。

  渗漏检修,一楼地面垫高硬化,老旧墙面重新粉刷,制度上墙、设备归位、档案入库……2023年,经过标准化建设,敦操乡林业站站房焕然一新。

  “2024年6月3日。最香甜的回笼觉!深夜睡梦中听见窗外有雨声,条件反射地翻身下床,准备通知同事们赶往站里。忽然意识到修缮后的站房早已不漏雨,遂如释重负、酣然入梦……”这篇工作日记,道出了王叶宏的辛酸与喜悦。

  为了把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全站工作人员经过充分讨论,决定根据工作需要,优先配置无人机、皮卡车、手持平板电脑等设备。

  去年3月23日,最高气温近30摄氏度,风力5级,巡查巡逻了大半天,未发现火情。临近下班,敦操乡林业站工作人员杨虎再次启动无人机升空巡检,侦测到敦荣村拉龙组林区边缘有大量浓烟随风四散,而附近无人员迹象。“我立即通知几名护林员先行赶往现场处置,王站长召集同事开着装有灭火器材的皮卡车前往支援,最终成功灭火。如果没及时发现、处置,火苗一旦烧进林区,后果不堪设想。”杨虎回忆。

  2024年,敦操乡共发现违规野外用火并妥善处置、消灭隐患50余起,无人机和皮卡车发挥了巨大作用。

  有了新站房和先进装备加持,敦操乡林业站还强化相关业务和技能培训。在林业生产和资源管护方面,县林业局和乡镇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乡林业站都能保质保量完成;在服务林农方面,“背篼干部”们虽放下了有形的背篼,但优良的工作传统却更深地内化于林草政策宣传、科学技术推广、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等日常工作中。

  “敦操乡林业站的蝶变,是中央预算内标准化林业工作站建设投资项目解放基层林业生产力的一个缩影。”国家林草局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建设处处长罗雪介绍,截至目前,该项目中央共投资17.6亿余元,用于改善乡镇林业站硬件设施,补齐业务用房破旧、装备短缺落后等短板,打造了近4000个有标准站房、有统一标识、有设施设备、有智慧管理、有规范图表、有护林员队伍的“六有”林业站,有效提升了乡镇林业站的履职能力,夯实了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1日 13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