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創新既造福本國,也惠及世界”(國際人士看中國“十四五”成就) “十四五”時期,中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認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積極培育和壯大綠色生產力,為全球生態治理和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力量,也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注入不竭動力。
黃河干流取水許可全額管理全面推進 本報北京10月16日電 (記者王浩)黃河保護法實施以來,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全面推進黃河干流取水許可全額管理,累計核減不合理用水量2.85億立方米,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顯著提升。 取水口是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源頭,擰緊和管好黃河干流取水口這個“水龍頭”,是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的重要手段。
江潤三鎮 城通九州 51個集裝箱經長江運輸,從安徽安慶到達湖北武漢陽邏國際港,無縫銜接碼頭的鐵路專用線,經“水轉鐵”抵達香爐山站,隨后通過中亞班列開往哈薩克斯坦——今年8月,香爐山站正式成為湖北第二大中歐(中亞)班列始發站。 “這趟班列首次採用‘直接報關、無需中轉、一票出海’的鐵水聯運模式,火車開進港口,集裝箱無縫‘換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