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 描繪美麗中國新畫卷
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江河更清了。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回眸2020年,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綠色鋪就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一幅山青水綠、江山如畫的畫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開。
推動環境協同治理 共同建設綠色美麗長江三角洲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余璐)近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由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科學院編制的《規劃》,旨在聚焦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共同面臨的系統性、區域性、跨界性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加強生態空間共保,推動環境協同治理,夯實長三角地區綠色發展基礎,共同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著力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的先行示范區。
生態環境部:增強應對氣候變化整體合力 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余璐)生態環境部日前印發《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與碳中和願景為牽引,以協同增效為著力點,堅持系統觀念,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統籌融合,增強應對氣候變化整體合力,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為建設美麗中國、共建美麗世界作出積極貢獻。
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余璐)生態環境部日前印發《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生態環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出台《指導意見》,主要是加快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職能協同、工作協同和機制協同,加強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以更大力度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為實現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願景提供支撐保障,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持續改善環境質量。這是黨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及生態環境保護形勢,著眼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立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余璐)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並印發配套的配額分配方案和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從今年1月1日起,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正式啟動。
生態環境部:1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以良為主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余璐)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台、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2021年1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 會商結果顯示,1月上半月,受持續性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擴散條件整體相對較好,空氣質量以良為主。
“十三五”時期 我國初步形成以市場手段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的動力機制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余璐)29日上午,生態環境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環境經濟政策注重經濟手段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創新與應用,初步形成以市場手段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的動力機制。 徐必久談到,環保工作,依靠法治手段很重要,必要的行政手段很重要,但是經濟手段也非常關鍵。
今年秋冬季重點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余璐)29日上午,生態環境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會上表示,今年秋冬季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區域三大重點區域8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整體增加,今年秋冬季以來優良天數為5306天,比2019年同期增加191天,增加3.7%﹔比2015年增加974天,增加22.5%,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十三五”期間 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圓滿完成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余璐)29日上午,生態環境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不懈奮斗,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9項約束性指標超額完成,我國對外承諾的碳排放強度2020年目標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目標如期高質量實現。
《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發布 人民網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余璐)29日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通報,為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指導和規范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工作,生態環境部制定印發《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並同步發布7項生態保護紅線標准。
生態環境部: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余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圓滿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生態保護和修復持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2020年目標。”在22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庄國泰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