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 PM2.5年均濃度走勢
單位:微克/立方米
【數讀】 PM2.5來源構成
【數讀】 兩環、三帶、九楔、多廊格局
▲
部分森林
綠地分布
法制晚報訊(記者 白冰) PM2.5
【名詞解釋】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等於2.5WEIMI (約為人類纖細頭發直徑的1/20——1/30)的顆粒物,又成為可入肺顆粒物,是表征大氣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指標。
【摘要】“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5%以上,大氣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5%左右。”
【解讀】
治理污染 立軍令狀
根據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對削減PM2.5濃度立下軍令狀。
根據去年發布的2013年—2017年北京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到2017年,重污染天數要明顯減少。
市環保局表示,2013年五級重度污染和六級嚴重污染共58天,佔全年的15.9%。如果重污染天數減少比例同PM2.5成正比關系,那麼重污染天數也會相應地減少2至3天。
本市從2013年開始全面監測PM2.5的濃度和變化規律,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PM2.5的下降比例列入其中。
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隻提到在2013年之前本市主要監測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幾項常年監測的主要污染物,而且其下降比例隻有2%至3%左右。因此,今年提出的PM2.5下降5%比例之高,前所未有。
根據市環保局前不久發布的數據,本市2013年的PM2.5濃度為89.5微克/立方米,比空氣質量新國標的35微克/立方米超出1.5倍左右。
根據環保部門測算,本市空氣污染物濃度年平均下降隻有約2%-3%。因此,要求PM2.5一年下降5%、到2017年下降25%,這個比例看著不大,對這個特大城市減排量來說實屬不易。
昨晚兩會的政務咨詢會上,市環保局大氣處處長於建華表示,2013年本市污染物減排總量目前正在核算中。此外,今年本市將開始對空氣質量監測網絡進行完善,以針對性地治理大氣污染。
《污染物減排總量考核辦法》中規定,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有一項不達標,重點項目未按目標責任書落實的區縣和單位,就不能通過年度考核。
於建華表示,本市各相關單位和區縣去年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數據正在核算中,因為涉及大量統計、測算過程,目前還未出結果。此外他介紹,針對各地方“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落實情況,上級環保部門正在制定考核辦法。
削減燃煤
【名詞解釋】燃煤是能燃燒的煤,作為一種燃料,早在800年前就已經開始,從18世紀末的產業革命起被廣泛用作工業生產的燃料。燃煤將排放煙塵、二氧化硫、當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
【摘要】“改造燃煤鍋爐4100蒸噸,基本取消五環以內的燃煤鍋爐,加快治理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原煤散燒,全面建成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全年削減燃煤260萬噸。”
“嚴管施工現場和渣土運輸,大幅減少揚塵污染。”
燃煤污染 佔了四成
“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城市都沒有北京這樣的燃煤量!”市環保局表示。“北京產”燃煤佔到PM2.5來源的16.7%,還有從周邊省市飄過來的24.5%的污染物,絕大部分也是由燃煤引起的。這樣一算,北京的PM2.5中燃煤排放約佔到4成。
【解讀】 五環路內 “煤完了”
自2014年起,本市將通過人口疏解、清潔能源替代等綜合措施,逐步消除剩余2.1萬戶居民採暖燃煤,並不斷加大監管力度,防止燃煤反彈。
到2015年底,實現核心區無煤化。
同時,本市還將加快實施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自2014年起,推進農村電網擴容建設,每年新增10萬戶以上電採暖供電能力,並力爭每年完成5萬戶左右電採暖改造人物新增熱泵供暖面積500萬平方米。
自2014年起,分年度制定行動方案,各區縣每年減少劣質燃煤使用總量不低於2012年本區縣農村地區燃煤使用總量的30%、30%、20%。
GPS助力 控制揚塵
大幅減少揚塵污染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市環保局表示,將通過技術和管理雙重手段控制施工揚塵。
其中包括,綜合推廣應用高效洗輪機和防塵墩、料堆密閉、道路裸地硬化等揚塵控制措施﹔2014年,本市將加強監管執法,對全市5000平方米以上建筑施工工地全部實施視頻監控,使施工工地達標率始終不低於92%。
2014年6月底,全市渣土車將全部安裝衛星定位系統,嚴控道路遺撒。
此外,還將提高道路清掃保潔新工藝作業覆蓋率,到2017年,再生水沖洗道路范圍覆蓋中心城區和遠郊區縣建成區主、次干道路,力爭每日使用量達到30萬立方米。
減煤
進程
2012年:共削減燃煤70萬噸
2013年:四環路內取消燃煤鍋爐,核心 城區基本無煤
2014年:五環路內基本取消燃煤鍋爐
森林綠地
【名詞解釋】城市森林和綠地可以直接吸收城市中釋放的碳,同時森林綠地能通過減緩熱島效應,間接減少碳的排放,最終目的是為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還城市一個清潔、健康的“肺”。
【摘要】“繼續抓好大尺度森林和森林廊道建設,基本完成平原百萬畝造林主體任務,做好森林和綠地的管護工作。”
【解讀】 城市森林 新增12處
今年是百萬畝平原造林工程的“決戰之年”,本市將實施35萬畝平原造林任務。
據悉,這35萬畝新增林地有近80%位於昌平、順義、通州等城市發展新區。其中六環路以內的造林面積達4.8萬畝。
圍繞APEC會議和南水北調全線貫通蓄水,京承高速、機場南線、雁棲聯絡線兩側綠化帶加寬加厚和景觀提升,將是今年平原造林工程的重點之一,預計將完成綠化面積1.4萬畝。
並且,全市將新增12處大規模的城市森林區域,“兩環、三帶、九楔、多廊”的城市森林格局進一步明晰。
北京東部平原地區最大的森林公園——東郊森林公園今年繼續施工,將完成綠化1.1萬畝。另外,青龍湖森林公園今年將啟動建設,這是北京南部地區又一塊綠肺,預計將實施綠化面積0.7萬畝。
南水北調干線—京密引水渠兩側將建設集森林、濕地、綠道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特色森林區域,綠化面積1.2萬畝。
本版文/記者 白冰 制圖/曲昆
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摘要及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