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推進生態文明 建設美麗中國

其實生活可以更“綠”的(說道)

蘇藝
2015年04月03日05: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生態文明建設不再是抽象、空洞的口號,而是每個人生存不可或缺的陽光、空氣和水。隻要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生活方式綠色化就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中央政治局會議日前審議通過的《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為我們勾畫出“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好生態藍圖。實現這一藍圖的重要途徑,就是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

  所謂“生活方式綠色化”,就是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力戒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它強調的是公眾的普遍參與。

  人是環境的產物,也是環境的主人。以往,一些人習慣於把環境保護視為政府和企業的事情,覺得跟自己沒關系。有的人甚至自己熱衷於穿皮草吃山珍把玩各種牙雕,卻振振有詞地指責政府對動物的保護不得力。實際上,環境保護是項系統工程,政府、企業和公眾各自承擔不可或缺的職責——政府制定法規,約束並嚴厲處罰破壞環境的行為﹔企業用清潔的方式生產盡可能有利於環境的產品﹔公眾則按政府的環保要求行事,且樂意購買那些更經濟、更環保的產品。三者各司其職,環保乃至綠色化才能加快推進。

  近年來,資源環境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不斷加強,不但使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發展模式難以為繼,日益嚴峻的大氣污染、水污染還開始改變公眾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人們逐漸醒悟過來: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不再是抽象、空洞的口號,而就是每個人生存不可或缺的陽光、空氣和水,要是失去,一刻也活不下去。因此,生活方式綠色化與生產方式綠色化同等重要。比如節能減排,它不僅僅是企業的義務,也是每個家庭、每個公民的應盡責任。騎車上班還是開車上班?是否穿環保材質的衣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時刻都面臨著類似的環保“選擇題”。

  可喜的是,經過這些年的引導,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已不為主流所崇尚,許多人嘗到了綠色化生活的甜頭。筆者的一位長輩把家裡的汽車賣了,改為騎自行車上下班,身材氣色都比前些年好很多。一些有條件的城裡人甚至返璞歸真,回到農村“種鬆滿東崗”“開軒面場圃”。

  其實,生活可以更“綠”的。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的關鍵,在於這種“綠意盎然”的生態文明能否成為主流價值觀,入腦、入心。隻要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生活方式綠色化就能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責編:石霞(實習生)、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