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油中的甲醛藏致癌危險 警惕身邊十大有毒物
瘦肉精、塑化劑、地溝油、染色饅頭、速凍食品細菌門、牙膏致癌、染發劑引發猝死……回顧2011年身邊的安全事件,不免讓我們對生活憂心忡忡。在澳大利亞也有一位母親,因為兒子患有“對立違抗性障礙”,對很多化學成分異常敏感。出於對孩子的愛,她悉心研究了我們身邊的各種生活用品和食物中的潛在危險,一點一點親身試驗,揪出了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十大毒物”,並寫成《真相一——食物及日常用品中隱藏的危險》一書。
1.漱口水中的酒精。漱口水能幫助清潔牙齒和口腔,帶來清新口氣。但其中一種必不可少的原料——酒精,卻可能使身體更容易受到致癌物質的傷害。澳大利亞國家癌症研究所2009年公布的研究報告表明,漱口水的酒精含量為25%或者更高,它與口腔、舌頭和咽喉的癌變相關。
2.面包中的防腐劑。面包鬆軟可口,在很多人看來是頓健康早餐。但你知道嗎,面包除了含小麥、牛奶和糖以外,還有一種名叫丙酸鈣(E282)的防腐劑。這種防腐劑在20多年前被悄悄引入面包中,它是種無色、無味的白色粉末,人們無法通過外觀、氣味和味道分辨出來。它對人體的危害是一點點慢慢積累起來的,研究証明,它與上腸道失調和偏頭痛有關,還會導致孩子學習困難和持續性疲勞。
3.洗護產品中的二乙醇胺(DEA)。沐浴露、潤膚乳雖然能起到清潔皮膚的作用,卻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你的健康。其中含有一種叫二乙醇胺的物質,它被用作溶劑、乳化劑、洗滌劑、保濕劑。加拿大作家莎碧娜·德維塔在2002年出版的《拯救面子:香料塑造無皺紋肌膚》一書中介紹,在護膚乳中,二乙醇胺被用作軟化劑,但它會和產品中的硝酸鹽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潛在致癌物——亞硝胺。此外,二乙醇胺還可能刺激皮膚和黏膜。
4.牙膏中的氟化物。市面上的牙膏或多或少都含有氟化物,它能起到預防蛀牙的功效。但氟化物也是一種潛在的“毒藥”,即使隻攝入極小的量,也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甚至引起中毒,且毒性可以日漸累積。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一項研究發現,氟化反應與美國每年發生的癌症死亡病例相關。對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預防科博士王鵬提醒,一定要正確使用含氟牙膏,成人每天別超過3.4毫克,7歲到15歲兒童別超過1.9毫克到2.1毫克,3歲以下的孩子刷牙時容易誤吞牙膏,建議暫時不要使用含氟牙膏。
5.指甲油中的甲醛。近年來,街頭的美甲店越來越多,對美麗的熱衷讓很多人忽視了指甲油散發出的刺鼻氣味。實際上,這種氣味的元凶就是我們常挂在嘴邊、避之唯恐不及的甲醛。接觸時間長了,會造成眼睛、鼻子、咽喉發炎,咳嗽、哮喘發作,呼吸急促、惡心、嘔吐、皮疹、鼻出血、頭痛和頭暈等。從1987年起,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把甲醛列入了2A級致癌物。美國環境保護局(EPA)也聲明,長期高頻率使用含甲醛的物質,會有潛在致癌危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