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蓬江:斷面污染指數改善最高近六成【2】

明年主要河段消除黑臭現象

2017年11月09日08:31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江門蓬江:斷面污染指數改善最高近六成

  蓬江區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底泥清淤一期工程已正式開工,計劃清淤疏浚河道總長24.436公裡。 陶然 攝

  一灣穿城而過的河水,往往不僅滿載了許多人的記憶,也承載了許多污廢物質。天沙河作為西江下游珠三角的中小河流,包含杜阮河、桐井河、天鄉河、丹灶河、泥海河等支流,全長48.5公裡,流經江門市蓬江區的4個鎮街,是該區列入黑臭水體整治的主要河流。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今年7月、8月的水質監測結果顯示,江門市蓬江區天沙河的白石、江咀斷面污染指數同比改善51.45%、21.63%,部分指標已達到IV、V類水質標准,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達到了消除黑臭的標准。杜阮河貫溪斷面污染指數也同比改善59.43%、56.27%,水質明顯改善。

  水質監測結果大幅改善,是蓬江區全面推行河長制,開展控源、清污等系列治理措施,探索深化長效治理方法,推進天沙河全流域治理所取得的治污成效。為貫徹好江門市委“興業惠民,治吏簡政”的工作部署,蓬江區已提出,要大力改善水環境質量,力爭2018年主要河段消除黑臭水體黑臭現象。

  控源

  投入逾5億元

  獎勵養殖場搬遷

  夕陽下,蓬江區棠下鎮橫江村每塊魚塘邊,都有一片拆除豬舍留下的斷瓦殘垣,空氣中彌漫著青草和水塘的味道。

  “不養豬,空氣環境是好了很多!我們新加坡的親戚來了都說,現在這裡終於不臭了。”養了幾十年豬的村民黃旋生告訴筆者,他此前在這裡建的豬場面積達3000平方米,不過由於地處禁養區,去年響應政府號召進行了拆除,就專心養殖高價魚。為此,他專門從外省引入銀鱈魚的魚苗進行養殖。“以前我們都只是養四大家魚,賣不起價錢,現在這種銀鱈魚的批發價可以達到12元/斤,其中成本大約8元,一畝魚塘能養4000斤。”

  治理水污染,必須從源頭抓起。在蓬江區,像黃旋生這樣不再飼養生豬,而是轉型升級,探索綠色養殖的農戶還有很多。

  “天沙河之前主要是農業源污染比較嚴重,而且是來自畜禽養殖的污染,因為天沙河上游的棠下鎮很多個村都以生豬養殖為主要產業。”蓬江區農林和水務局負責人說,從去年開始,該區通過以獎勵激勵和執法監督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引導畜禽養殖戶自行開展清理,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整治,並與鶴山市雅瑤鎮協同開展了全流域的治理。

  目前,不僅是禁養區養殖戶已完全搬遷完畢,蓬江區還有很多非禁養區的養殖戶也都自覺進行了搬遷。“我們原本劃定的禁養區生豬養殖場隻有357家,但截至9月15日,全區范圍內清空生豬養殖場已達3824家,加上113家禽鳥養殖場,共兌付獎勵資金約5.26億元,清理生豬41萬頭,禽鳥27萬隻。”蓬江區農林和水務局負責人如是說。

  在工業污染源整治方面,蓬江區則積極配合市有關部門落實天沙河、杜阮河工業企業排污許可管理,完成了兩河69家廢水排放企業排污許可証重新核發,推進30家重點企業建設廢水治理設施在線監控設施,19家重點排污單位正在開展清潔化改造。

  按照《蓬江區加強城鎮排水許可管理工作方案》,該區還成立了城鎮排水許可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蓬江區城鎮排水許可管理工作會議,分解工作任務。目前已累計發出排水許可証210個,普查登記在冊一般排水戶2024戶、重點排水戶693戶。同時,聯合水質監測公司對95戶重點排水戶排放到市政下水道的污水進行抽樣監測,建立排水檢測檔案,從源頭防止水污染。

  清污

  底泥清淤與河面清理

  相結合

  在位於華盛路旁的桐井河,河面搭起了兩塊厚厚的浮板,兩輛黃色挖掘機在上面轟隆作業,不斷伸出挖鏟,將河底烏黑的淤泥掏挖上來,倒到一旁黑乎乎的轉運船上。

  這忙碌的場景,是蓬江區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底泥清淤一期工程的一個縮影。天沙河,重點治理河段為天沙河華盛路—江咀水閘河段,長度14.56公裡,以及杜阮河高速入口橋—新河橋河段,長度11.2公裡。

  除了加強污染源整治,減少污染物排放之外,對於河道已有的污染物,蓬江區也主動通過大手筆投入,開展河道清淤工程進行處理。

  “從2009年至今,我們已對整條河的主干流全部清理過一遍,但之前的是正常水利清淤,現在短時間內再次開展清淤,主要是針對黑臭水體整治。”蓬江區農林和水務局負責人表示,目前在推進中的項目有棠下、杜阮鎮中小河流整治工程措施和重點黑臭河道底泥清淤工程。

  其中,中小河流整治工程共分為5個項目區(棠下鎮3個,杜阮鎮2個),主要整治內容包括河道疏浚36公裡,水系溝涌拆除重建涵閘4座,重建電排站3宗,重建機耕橋10座,岸坡整治15.4公裡,堤防加固7.9公裡。目前,杜阮兩項目區以及棠下—1項目區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工程完成后,河流恢復通暢,兩岸環境煥然一新,效益初步顯現。棠下—2、棠下—3項目區總體完成約50%,爭取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與此同時,蓬江區正計劃對市區內河道及群眾訴求較大的河段進行清淤疏浚。目前,蓬江區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底泥清淤一期工程已正式開工,計劃清淤疏浚河道總長24.436公裡,底泥清淤處置總量約47萬立方米。整個工程分為四個標段同步建設,總工期120天,預計年底可基本完成三段黑臭河段的清淤疏浚工作。

  “因為以前有很多工業和生活污水排放進河,河道底部都積有一部分腐泥和淤泥,其中腐泥包含垃圾和腐化物,腐化物會消耗水中的氧,對水中生物的生長造成影響,所以底泥清淤能大大改善河流水質,給水生態帶來積極影響。”蓬江區農林和水務局負責人介紹,該項工程完成后,可有效改善河道載體環境,實現年底前消除建成區河道重度黑臭現象的考核目標。

  除了底泥清淤之外,蓬江區還注重對河面漂浮垃圾進行處理,要求按全區每月一次、鎮村每周一次模式開展衛生清潔。通過購買社會服務,對天沙河市區段、棠下段、杜阮河、丹灶河、荷塘內河涌等主要河道的河面漂浮垃圾進行常態化清理,確保河面漂浮垃圾、水浮蓮全部上岸處理,不流出西江。

  數據顯示,今年至9月,僅河道清掃工作共計出動1.2萬多人次,投入打撈船隻約1200艘次、垃圾運輸車660輛次,清理河道垃圾1400多噸,累計投入資金近200萬元。

  深化

  投入超10億元

  推進系統整治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論是強化污染源治理,還是開始開展河道清淤、衛生清潔,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大筆經費作為保障。

  為此,蓬江區首次針對黑臭水體整治啟動了PPP項目。由區委、區政府委托環市街道辦事處、棠下鎮人民政府作為項目實施單位,編制完成了兩河黑臭水體整治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政府購買服務實施方案,分南、北兩個項目片區以PPP模式融資,同步開展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建設。

  結合蓬江區的實際情況,PPP項目以農村生活污水100%收集為目標,主要包括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循環、就地處理、生態修復五大方面內容,將重點優化污水管網布置,增加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等。

  據悉,目前蓬江區范圍內已建成並投入運行的污水處理廠有6座。2017年,江門市計劃開展杜阮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豐樂污水管(發展大道—北環路)工程等5宗污水設施項目建設,新增污水處理規模6.5萬噸/日,新增收集管網12公裡,總投資約4.9億元。各項目將於年底陸續動工興建。

  “我們會結合兩個片區的實際情況開展建設,比如北片區村庄較為分散,我們就建設生活污水就地處理設施﹔南片區村庄密集,就著力建設管網和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蓬江區農林和水務局負責人告訴筆者,黑臭水體治理PPP項目總體投入預計超過10億元,計劃明年初全面鋪開,力爭三年內完成,同時結合引水增流工程和其他環保措施,通過控源截污、削減污染物負荷和強化循環連通三大舉措,徹底改善河道的水環境。

  撰文:陶然 曾婷鳳 梁永超 朱峰

(責編:賀迎春、楊迪)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