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限塑令”真正發揮作用(七彩絮語)

彭訓文

2017年11月14日07: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讓“限塑令”真正發揮作用(七彩絮語)

  塑料袋是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其帶來的污染也不容小覷。為此,中國從近10年前就頒布“限塑令”。然而,近年來隨著外賣、快遞等新興行業的迅速發展,白色垃圾污染有抬頭趨勢。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調整“限塑令”,研究制定在電商、快遞、外賣等行業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裝使用的實施方案。國家郵政局等10部門也聯合發文,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提出到2020年,可降解的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提高到50%。這意味著,“限塑令”將迎來加碼落實的新時期。

  “限塑令”是《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的簡稱。該通知由國務院辦公廳於2007年12月發布,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應該說,在“限塑令”實施初期,其在限制塑料袋使用、遏制白色污染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有統計顯示,自“限塑令”實施至2015年,中國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累計減少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快遞、外賣等行業逐漸火爆,“限塑令”的效果開始逐漸弱化。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僅快遞業塑料袋使用量就達到147億個。今年“雙11”的包裹量預計將達15億個,其中絕大多數含有塑料袋。另外,根據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提供的數據,三大外賣平台全國日訂單量約在2000萬單。若按照每單外賣使用1個塑料袋、2個外賣餐盒、1雙一次性筷子計算,則三大外賣平台每天消耗2000多萬個塑料袋、4000多萬個外賣餐盒以及2000多萬雙一次性筷子。

  “限塑令”難以限制塑料袋的使用,其實原因很簡單。首先,“限塑令”只是“限”而不是“禁”,同時,“限”的范圍有限、處罰力度不明確等也影響了政策的執行效果。其次,“限塑令”涉及政府多個部門,權責不明的結果往往造成“九龍治水”,導致“限塑令”難以真正落實。同時,市場上目前的可降解塑料袋成本較高,公眾環保意識沒有明顯提升,都加劇了問題的惡化。

  正是著眼於目前“限塑令”的困境,國家發改委、國家郵政局等多個部門近日開始研究將“限塑令”的實施范圍進一步擴大,這是一個好跡象。需要注意的是,根據“限塑令”實施以來的經驗和教訓,實施范圍的擴大也意味著監管任務更為艱巨。如何解決好多頭監管等舊問題,同時研究快遞、外賣限塑后帶來的新課題,這是對政府各部門提出的新考驗。

  從根本上講,政府對於塑料袋的限產、限售、限用等每個環節的監督檢查都不應缺位。這需要政府盡快建立一套既能限制塑料購物袋生產,又能控制其使用量的長效約束機制,以確保各項監管措施落實到位。

  而對於開展綠色環保替代包裝用品的研究機構、生產企業,政府和社會各界應該加大關心、宣傳和扶持力度﹔同時積極提升公眾的環保意識和對環保替代包裝用品的知曉度。隻有當替代品成本變得更低、更易化解,而且公眾對其好處有深入了解的時候,“限塑令”的作用才算是真正發揮出來了。

(責編:孫紅麗、伍振國)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