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吳川小東江石碧斷面。 黃玉文攝
冬日,陽光燦爛。站在廣東省吳川市淺水鎮石碧自動監測站向遠處眺望,一條河流時而蜿蜒,時而平暢,汨汨向西流淌。全長67公裡的小東江,源自茂名市,流經化州市進入吳川境內,經過吳川市區,與袂花江匯合涌入大海,在吳川境內有32公裡。
自2014年小東江納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四河”整治督辦決議以來,湛江市與吳川市兩級政府多措並舉推進鐵腕治水,投入巨資治理污染源。隨著治污力度不斷加大,小東江吳川境內水質穩定改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和2017年小東江下游大山江斷面水質均值為Ⅲ類水,達到省人大整治目標要求。
建制度立規矩,構建長效管理機制
吳川市擁有鑒江、袂花江和小東江,三江中小東江受污染較為嚴重。在三丫江化州吳川交界斷面水質一度超過劣Ⅴ類。小東江的污染引起了省政府重視,2015年6月,小東江被列入全省四大跨界河流整治之一,成為省挂牌督辦的重點環境問題。
根據小東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湛江、茂名兩市協同合作,計劃投入30多億元,用6年時間全面整治好小東江流域水污染問題。
2015年,湛江市、吳川市兩級政府立即行動,率先在吳川小東江流域建立了河長制。為推動河長制的落實,湛江市先后出台了《關於建立湛江市小東江流域河長制的通知》和《關於完善湛江市小東江流域河長制的通知》,明確規定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小東江“總河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總河長”,下設“執行河長”、“分段河長”,初步建立了四級“河長”管理體系,一級一級壓實責任。
目前,小東江流經吳川的淺水鎮、長岐鎮、蘭石鎮、博鋪街道、梅菉街道等鎮(街道),都由鎮(街道)主要領導挂帥,出任“分段河長”。同時,吳川市建立相關考核制度,每年對“河長”實行考核,確保推進小東江整治工作有效開展。
除了政府考核,治水也離不開群眾的監督和參與。
“現在,當你漫步在吳川市梅菉街道的河岸邊,小巧精致的河長公示牌一定會吸引你的目光。”據吳川市環保局長孫建介紹,兩年來,吳川在全市5個鎮街一共設立11個河長制公示牌。公示牌上清楚寫明了河段起止點、各級河長名單等信息,公開了監督舉報電話。有了信息公示牌后,群眾就可第一時間向“河長”反映情況,以便及時解決河道污染等問題。
在率先建立河長制的同時,吳川市建立了小東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指揮部,由市長任總指揮,環保、水務、畜牧等15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統一協調污染整治工作。
“以前,每個部門各干一套,責任不明,資源不整合,出現‘九龍治水’權責不清的現象。而實施河長制,有利於把分散的責任和資源統籌起來。河長制的逐漸落實和完善,為小東江流域整治、改善水環境質量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談到河長制時,孫建這樣評價。
拆豬舍關污企,強力整治沿岸污染
與上游的茂名市不同,小東江在吳川市流域內,沿江兩岸的畜禽養殖污染源,才是造成小東江水質惡化的“罪魁禍首”。
2016年起,吳川市多次對小東江流域畜禽養殖業進行清理整治。目前,小東江流域吳川境內禁養區范圍內養殖場已全部清理完畢,累計清拆養殖場123家,拆除欄舍面積4.3萬多平方米。
“單單是關閉畜禽養殖場,我們就投入了1500多萬元,對按時關閉、拆遷的養殖場主,給予存欄畜禽和養殖場兩方面的補貼和獎勵。”多次率隊參與執法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
為防止非法畜禽養殖業回潮,2017年吳川市積極開展規模化以上生豬養殖場和專業戶專項執法檢查及專項整治行動,小東江等流域的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2015年,吳川市制定了污染企業退出機制及污染企業關閉、淘汰目錄,逐步關閉流域內污染嚴重的企業。兩年來,吳川市一共關停污染企業21家,流域涉水污染企業淘汰率達90%以上。
把舊的企業淘汰掉,對新建企業嚴把關。吳川市嚴把項目審批關,嚴格禁止在流域內建水污染項目,不引進勞動密集型的高污染或高耗水企業,不審批在流域內新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工業項目,從源頭控制流域污染。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行不定期檢查,以防被關閉企業死灰復燃。”說到接下來的工作,孫建這樣回答。
截污水清垃圾,控制生活污染
隨著吳川市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居民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有相當一部分在不經過任何處理的情況下排入小東江,加劇了水質污染。
為推進生活污水的整治,吳川市在資金嚴重短缺的情況下,發動各方力量籌措了8352萬元,下大決心建設日處理能力達到4萬噸的吳川市污水處理廠,污染減排效果顯著提升。2016年,吳川再投3200萬元,用於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改造之后,污水處理廠的集污面積達16.85平方公裡,服務人口超過12萬。
記者了解到,除了已建成的吳川市污水處理廠,在小東江流域沿江5個鎮(街),吳川市還規劃建設了4個污水處理廠,待項目完工后將基本實現流域全覆蓋。
“建設進度最快的淺水鎮污水處理廠已經運行8個月了,效果很好。”淺水鎮污水處理廠一位員工介紹說。
“蘭石鎮、長岐鎮以及吳川市大山江(濱江)污水處理廠項目的建設工作,我們也在加緊推進中。”吳川市環保局副局長梁鬆信心滿滿。
完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提高村民環境意識,是小東江整治的另一個關鍵點。
住在江邊的老人告訴記者,過去村民們環境意識不強,成堆的生活垃圾被丟入河中,加上污染治理重建輕管,導致河道持續污染。
“對於沿江的5個鎮(街),統一規劃設計了生活垃圾轉運站,並配備5輛10噸的垃圾運輸壓縮車,有效提高了垃圾清運效率,降低了運輸成本。”梁鬆說。
修堤岸治生態,全力提升城市景觀
走在梅菉街道沿江堤上,發現往日雜亂無章的景象已悄然消失,隻見河水潺潺向西,河道干淨整潔。在做好小東江控源截污、垃圾清理的同時,吳川正實施小東江市區段綜合整治工程,打造小東江新的濱水景觀休閑帶。
2014年以來,吳川市通過多方籌措資金,投入7166萬元用於河涌綜合整治和生態修復工程。目前,已完成小東江(梅江)、小東江左堤五一至大屯閘段、三丫江左堤傳趾至博力段等3段河道的綜合整治工程。
通過整治堤防、清淤疏浚等方式,各河段防御洪水能力持續提高,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下一步,吳川市將繼續籌措資金,重點抓好小東江城區段(隔海河)綜合整治工程建設。這一工程目前已完成項目可研報告,並已報送發改部門立項。
此外,吳川市大力推進內河涌綜合整治,對污染較嚴重的小東江(隔海河)城區段,拆除河岸違章建筑,恢復河道自然流態和改善河流生態。
不難想象,隨著小東江市區段綜合整治工程強勢推進,集防洪、生態、城市景觀等為一體的具有綜合功能的母親河之美,將展現在大家眼前。
目前,小東江的整治力度還在不斷加大,湛江市與茂名市協調合作,加大投入力度,把這條跨境河流治理好,還原其碧波清流,造福吳川、茂名兩地人民。 (黃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