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譙城區弄虛作假 應付督察

2018年11月28日08:27  來源:人民網-環保頻道
 

人民網北京11月28日電(王紹紹)據生態環境部消息,2018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抽查安徽亳州市邊督邊改情況,發現亳州市對群眾投訴查處走過場,調查結果嚴重失實,個別領導干部甚至與企業串通一氣,弄虛作假,應付督察。

此次“回頭看”期間,群眾投訴譙城區金剛石加工企業污染環境。經現場督察發現,群眾舉報情況屬實,亳州市譙城區特別是魏崗鎮金剛石加工企業違法問題突出,環境污染嚴重,亳州市第一輪督察群眾投訴調查結果明顯失實。

企業環境污染問題嚴重

督察組現場抽查8家人造金剛石加工企業,均存在嚴重環境違法問題。

肆意偷排廢水。企業環評均要求金剛石加工企業生產廢水循環使用,不外排。但亳州市金順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通過軟管向廠外偷排含重金屬廢水,經採樣監測,總鎳濃度為408mg/L,超標407倍﹔六價鉻濃度為2.38mg/L,超標3.8倍﹔總錳濃度為10.7mg/L,超標4.4倍﹔pH值為0.56,呈強酸性。

違法處置危險廢物。抽查的8家企業,每家產生危險廢物30∼50噸/年,均未建設規范的危險廢物貯存設施,有的甚至露天堆存。多年來,這些企業將危險廢物全部賣給無資質的個人處置,從未辦理過危險廢物轉移聯單。

危險廢物露天堆存(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長期違法排放廢氣。抽查的8家企業均未嚴格落實環評批復要求,電解車間酸性廢氣無收集處理設施,直接排放﹔酸洗廢氣雖配套酸霧吸收塔,但實際效率低,且運行不正常,無組織排放嚴重。

電解車間酸性廢氣直排(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長期縱容企業違法生產

環保驗收弄虛作假。抽查的企業均未落實危險廢物管理要求,但亳州市及譙城區兩級環保部門弄虛作假,使企業順利通過驗收。如亳州市環保局驗收認定:東風金剛石廠“含氫氧化鎳污泥設有專門暫存場所,現場查看危險固廢暫存庫滿足要求,含氫氧化鎳污泥最終一同送危險固廢處置單位集中處置,措施可行”。譙城區環保局驗收認定:茂亞金剛石廠“含鎳、鐵污泥實際處置方式為委托資質單位處理”。但督察發現,實際情況與驗收結論嚴重不符。

水資源管理形同虛設。督察發現,譙城區金剛石加工企業擅自鑽井19眼,未辦理取水許可,未安裝計量裝置。除東風金剛石廠繳納2次共4000元水資源費外,其他企業均未繳納過水資源費。亳州市屬於缺水地區,本應加強水資源管理,但水務部門對這些違法行為長期視而不見,監管不力。

金順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擅自鑽井抽取地下水(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政企串通一氣應付督察

譙城區一些領導干部不在整改上下功夫,反而在應付督察上動腦筋,為企業放哨站崗、通風報信,甚至授意企業採取偽造虛假危險廢物處置合同、水沖雨水溝、臨時停產等手段,應付督察組檢查。

11月16日起,魏崗鎮一位微信名為“龍哥”的副鎮長分別在“魏崗企業群”和“魏崗金剛石企業群”通知:“在中央環保組離開之前,最好不要啟動酸洗工序”,“酸洗車間是大氣預警時響應方案停的,結合停產,我們進行改造”。授意企業停產應付督察,並將停產理由統一口徑為重污染天氣應急。督察發現,11月16日9時,亳州市已解除重污染天氣預警,一些企業實際已恢復生產,但在17日又臨時停產應付督察組檢查。

授意企業停產應付督察(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統一口徑為重污染天氣應急(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11月17日督察組的現場檢查也被“龍哥”在微信群內直播。上午,針對檢查發現雨水溝呈酸性的問題,“龍哥”要求企業“雨水井不能是酸性。現在可以用水沖”﹔下午,針對檢查發現危險廢物非法處置的問題,則通知“有需要合同的,陳某那個有,派人去拿”,指使企業制造假現場、假合同應付督察,一些企業在隨后的檢查中提供了臨時制作的虛假危險廢物處置合同。

企業偽造危廢處置合同(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督察認為,亳州市及譙城區黨委、政府督察整改工作不嚴不實,兩級環保、水務等部門對企業長期存在的違法行為視而不見,監管缺失,甚至默許縱容。譙城區個別領導干部毫無政治意識和政治規矩,與企業串通一氣,通風報信,指使企業弄虛作假,應付督察,性質惡劣。

督察組將進一步核實情況,對相關企業環境違法問題,以及相關領導干部失職失責的,將要求安徽省相關部門依紀依法查處到位。

 

(責編:王紹紹、賀迎春)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