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色發展“壯”起來 生態環境“美”起來

——2018年廣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亮點紛呈

2019年01月21日08:56  來源:中國環境報
 
原標題:讓綠色發展“壯”起來 生態環境“美”起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到南流江流域的產業園進行實地視察。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考察玉林市福綿區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區建設情況。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副主席嚴植嬋視察大氣污染物復合觀測站。

防城港市環境監測人員在江面上進行現場監測。

九洲江水質得到改善

廣西生態環境廳黨員干部在黨員教育館重溫入黨誓詞。

廣西藍天保衛戰取得成效。

  剛剛過去的201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以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堅持對症下藥、精准發力,堅決守住生態環境底線,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順利推進,生態環境質量得到較大改善,主要指標保持全國前列。

  這一年,廣西精心制定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路線圖和施工表,制定出台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及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三年攻堅方案等“1+4”系列文件,推動中央決策部署在廣西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這一年,廣西召開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背水一戰的勇氣、攻城拔寨的拼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堅定不移走具有廣西特色的綠色發展道路。

  這一年,廣西迎來自治區成立60周年,中央賀電提出,祖國南疆的生態安全屏障作用日益突出。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千百年來,山清水秀生態美,已成為廣西名揚四海的“金字招牌”。2019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新的一年,廣西生態環境部門將不負囑托,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讓綠色發展“壯”起來,生態環境“美”起來。

  污染防治攻堅戰初戰告捷

  為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2018年9月20日,廣西提前一個月啟動大氣污染“百日攻堅”行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主席陳武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堅決完成國家下達的指標任務。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嚴植嬋先后到完成任務艱巨的6個市實地督導,研究應對措施。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實行“廳領導包市”制度,每個廳領導帶督導組、技術組駐市蹲點跟蹤指導,同時創新工作模式,逐步完善攻堅行動機制。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群、專家服務指導群和市長群等3個微信群,加快信息傳遞效率。攻堅隊員在微信群裡匯報交流,通過微信累計發布指令1000余條,收集反饋信息3000多條,形成了“督市長,聞雞起舞﹔call局長,立即行動”的工作推進模式。

  攻堅行動期間,全區優良天數比率同比提高10.7個百分點,PM2.5濃度同比下降23.9%,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2.6%,確保了首次實現全區空氣質量達標,攻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走出了一條具有廣西特色的中西部后發展欠發達地區、民族自治地區污染防治攻堅路子。

  廣西水資源豐富,境內多個水系縱橫交錯。2018年國家“水十條”考核,廣西地表水優良率為96.2%,劣Ⅵ類水體比例為0,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90.9%,設區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2.5%。

  2018年1月~11月,粵桂兩省區跨界石角斷面水質均達Ⅲ類標准。九洲江治理模式成為國務院辦公廳通報的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典型經驗做法之一。

  在玉林市,南流江治理順應民意,水質得到較大改善。玉林市福綿區推行“截污建池、收運還田”模式,依靠市場機制實現糞污治理和資源化的種養結合,既保全中小散養殖場生計,又迅速截斷污染源,同時帶動第三方公司和種植戶合力治污,實現多方共贏。橫塘斷面水質2018年7月~12月,由年初的劣Ⅴ類提升至下半年的Ⅲ類,與年初相比得到較大改善。

  在桂林市,漓江治理嚴守生態底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截污治河。完成防洪及漓江補水樞紐工程,有效解決漓江枯水期生態及旅游問題﹔實施漓江治污工程,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超99%﹔對青獅潭水庫、漓江干流城市段、桃花江等水域的網箱養魚進行徹底清理整治﹔加強漓江水源林保護,完成植樹造林107.69萬畝。

  近岸海域陸海統籌治理、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業污染集中治理等,廣西破立並舉,下大力氣治理重點流域,讓綠水青山更加秀美。截至2018年12月底,廣西114個入海排污口已完成整治113個。2018年1月~12月,欽江東、西門江斷面平均水質均分別達到Ⅳ類,欽江西斷面水質由劣Ⅴ類提升至Ⅴ類。近年來,北部灣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都在90%以上﹔1000個行政村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大部分已完成建設,受益人口約100萬人﹔全區106個自治區級以下工業集聚區已有53個完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佔比50%。

  廣西是全國14個重金屬污染重點防控省份之一,是我國西南典型土壤重金屬高背景區。2018年廣西全面打響淨土保衛戰。

  截至2018年12月,完成農用地土壤詳查工作所有樣品的採集、制備、流轉工作,各關鍵環節任務完成量均位居全國前列﹔組織市縣開展疑似污染地塊排查、核實並建立名單,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區14個市55個縣(區)完成疑似污染地塊名單建立,共計79塊﹔指導河池市實施刁江流域重金屬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完成一批計劃工程項目,加快推進歷史

  遺留砒霜廠遺址治理與修復項目﹔建立危險廢物管理機制,推動建立危險廢物齊抓共管機制。召開粵桂固體廢物聯防聯控聯席會議,開展省際聯合執法,加強出入粵桂的水路、陸路運輸節點的管控,形成聯合打擊、技術指導、警務合作機制,堅決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轉移。

  生態保護與修復大力開展

  2018年12月,第八屆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在南寧市舉辦。蒙山縣、凌雲縣、邕寧區獲國家級第二批生態文明示范縣市和第二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

  百色、崇左、南寧等市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試點全力推進。下撥資金5.26億元,啟動實施第一批35個項目,編制確定第二批41個項目清單﹔完成《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編制工作﹔會同自然資源廳、水利廳等五部門開展“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共查處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552個。通過專項行動,關停企業29家,拆除建筑6.71萬平方米,罰款133.41萬元,責任追究17人。

  生態環境督察執法持續強化

  一批重點問題得以加速整改,一批環境風險隱患及時消除。對防城港宏源紙業有限公司、貴港市江南污水處理廠、玉林北流陶瓷工業園污水處理廠等一批違法企業進行曝光﹔對玉林、來賓、賀州等市開展省級環境保護督察,重點檢查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2018年國務院大督察交辦的環保類問題整改情況,督促地方黨委、政府加快整改。截至2018年底,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指出的37個問題已完成整改24項,其余各項正按時序要求整改落實。

  扎實開展“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共排查發現4628家“散亂污”企業,已完成清理整治2003家。嚴厲打擊非法跨省轉移傾倒固體廢物行為,高效運用“兩法銜接”機制,會同司法機關妥善處置4起跨省非法轉移傾倒廢物事件,強化刑責治污的懲戒和警示作用。廣西處置藤縣“3·16”跨省非法傾倒危險廢物案件的做法得到生態環境部通報表揚。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專項整治工作,2018年底,全區市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存在環境問題400個,已全部完成整治。積極運用《環境保護法》及其配套辦法查辦環境違法案件,全區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約5.6萬多人(次),檢查企業2.1萬家(次),查處案件2698件。

  核與輻射風險扎實防控

  2018年“建立全國污染源監測信息管理與共享平台”污染源自行監測數據聯網率和任務完成率均位居全國前列。

  精心組織伴生放射性礦普查,率先在全國完成伴生放射性礦普查中期評估。全面完成4036家企業的普查任務,獲取10萬多個監測數據。納入詳查企業292家,採集和分析874個固體樣品、23個水樣,獲得近萬個分析數據,普查工作得到生態環境部肯定。建成運行全國首套免費輻射安全和防護網絡培訓系統,日均訪問量9000人(次)。建成並運行300平方米的全國首座核與輻射安全監管科普展廳,通過展板、視頻、模型展示、游戲互動等多重手段向公眾普及核與輻射基礎知識。

  黨建引領

  脫貧攻堅有序推進

  2018年2月,原廣西環保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員教育館”建成並對外開放,目前已接待20個單位共30個批次區直和市、縣(區)單位共2500多名黨員干部參觀學習。

  黨建工作向黨員終端延伸的做法得到自治區直機關工委的充分肯定,並在全國生態環境系統黨建培訓班上作了書面交流發言。嚴植嬋、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秀隆等自治區領導帶隊到教育館參觀調研,自治區政府辦公廳、自治區人大環資委依托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教育場館,組織黨員開展專題學習教育活動。2018年12月,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帶領30多位司局長和部分省廳領導參觀,給予高度評價。

  為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選優配強工作力量,讓資源向一線傾斜,讓人員向一線聚集。2018年上半年,共挑選6名素質過硬、工作能力強的干部擔任工作隊員,12月份又派送4名原工作隊員加強突擊攻堅。全年廳領導13人(次)、處級干部70多人(次)、科以下黨員干部160多人(次)深入定點村開展工作,全廳上下形成了真幫真扶的濃厚氛圍。全年籌措資金達380.1萬元支持四村扶貧項目建設。幫扶的六段村今年計劃脫貧,原已脫貧摘帽的平孟村和羅運村,沒有返貧現象。未列入今年脫貧計劃的長樂村,到目前為止,貧困發生率已由28.3%下降至7.3%,成效明顯。

  幫扶指導

  服務企業意識和本領不斷增強

  廣西環境承載力十分有限。這裡既是維系珠江下游特別是粵港澳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又是全國岩溶分布面積最廣和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國土空間格局,決定了廣西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任務艱巨繁重,也面臨越來越大的資源環境壓力。

  2018年,廣西生態環境廳積極主動服務,加強對企業環評、治理技術、提標改造的幫扶指導,一條扁擔兩頭挑,一頭挑著金山銀山,一頭挑著綠水青山。產業強、百姓富、生態美、人民群眾幸福感高的綠色發展之路在廣西越走越寬。

  2018年自治區統籌推進重大項目環評審批率已超過86%。大力優化營商環境,開展“減証便民”專項行動。完善對全區市、縣兩級審批部門和在廣西從業環評中介機構工作質量考核的全覆蓋,建立環評機構信用評價和“黑名單”制度,推動提高環評文件編制質量和速度。

  組織全區技術專家團隊和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專家咨詢委成員,先后開展10場“幫企減污”下基層系列活動,將環保科技服務送下基層政府、工業園區、重點流域和企業單位,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的專項技術指導服務,指導和幫助基層企業實現“減污增效”,實現企業增收與減少污染雙贏。全區累計有70多家技術機構、300多名專家參加服務活動,1400多家企業、3500多名基層技術人員從中受益。

  為不斷提升政務服務便捷化、智能化水平,廣西積極推進生態環境大數據、大平台、大系統建設,有效整合監測、執法、環評、應急等業務系統,環境信息“一張圖”初見成效。56個依申請辦理事項中有42個事項實現“隻用跑一次”,14個事項實現“一次不用跑”。2018年,廣西環保舉報管理平台共接到群眾舉報2.01萬件,到期辦結率達到100%。為執法人員配備執法終端設備,將移動執法系統與自動監控系統平台深度融合,做到精准執法、精細化管理。全區通過移動執法系統進行執法2.18萬次,出動人數達5.61萬人(次),使用系統完成各種記錄2.45萬條,上傳現場取証照片2.75萬幅。(韋夏妮)

(責編:朱傳戈、楊虞波羅)

環保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