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人大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發代表委員持續熱議,紛紛建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國政協常委、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是在污染防治攻堅戰進入關鍵時期,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再定位、再加壓、再鼓勁。”
“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我們要知行合一,勇於開拓。”來自內蒙古的全國人大代表馮艷麗說,要把生態文明建設各項舉措落到實處,讓綠色成為發展的不變底色。
不動搖、不鬆勁、不開口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能因為經濟發展遇到一點困難,就開始動鋪攤子上項目、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念頭,甚至想方設法突破生態保護紅線。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鬆勁、不開口子。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可謂一針見血,也是一支‘清醒劑’。” 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院長賈爾恆· 阿哈提說,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面臨轉型升級的當下,我們必須明白,越是艱難,越要保持戰略定力。否則,“鬆了勁”“開了口子”,在生態環境上作“犧牲”,就是走“回頭路”、走“下坡路”,必定沒有出路,更無法開辟轉型發展的新路。
“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全國人大代表、雲南省大理州環境監測站副總工程師楊曉雪認為,要防止以發展為借口,突破生態保護的紅線。
“從四川的實踐來看,強化環境治理對整體經濟發展並沒有造成多大影響。”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於會文表示,一方面,四川的生態環境各項指標均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另一方面,四川GDP在2018年邁過4萬億大關,增長率保持在8.0%。“一邊是環境治理力度空前加大,環境質量指標空前向好,另一邊全省經濟整體在增長。從數據看,該升的升,該降的降,經濟發展沒有因為環保而受到影響。”在於會文看來,實踐已經証明,環境治理不僅沒有影響發展,反而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潘碧靈認為,盡管我國環境質量改善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距離顯著改善仍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國際經驗表明,從大規模治理到環境質量顯著改善一般要經過30—40年的治理歷程。還不是鬆口氣的時候。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右玉縣張千戶嶺村村委會主任張宏祥感觸尤深,一代代右玉人長達70年的“綠色接力”,讓曾經的不毛之地蛻變為如今的塞外綠洲。“生態保護依然任重道遠,我們時刻不能鬆勁。”
對此,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兩會期間回答記者提問時也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鬆勁、不開口子。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既是改善環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當務之急。
“環境就是民生。不解決污染問題,就不是全面小康。”全國人大代表、神華包頭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賈潤安認為,企業要在污染防治中承擔主體責任。“今后兩到三年,我們將安排15個項目、7億元資金處理外排廢水和建設超低排放項目。”
“全面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三門峽實現了經濟發展質量、生態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同步提升、同步改善、協調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三門峽市市長安偉表示,由於生態環境的改善,三門峽黃河濕地已成為白天鵝的越冬棲息地,去年冬季在黃河庫區濕地棲息越冬的白天鵝達到1萬隻,佔全國越冬天鵝數量的二分之一。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就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近年來,鋼鐵企業聚集的河北邯鄲狠抓過剩產能化解、燃煤污染治理、“散亂污”企業整治、鋼鐵焦化企業超低排放改造等。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邯鄲市市長王立彤說,“2018年邯鄲PM2.5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8%,改善率全省排名第二,大氣污染防治打了個翻身仗。”。
在李干杰看來,成效來之不易,說明污染治理方向是正確的。與此同時,還應該看到當下生態環境問題不少,挑戰很多、很大,形勢不容樂觀,甚至可以說嚴峻。“責任重大,可以說是‘壓力山大’,絕不敢有絲毫懈怠和馬虎。”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研究會會長呂忠梅表示,要保持污染防治攻堅力度和勢頭,堅持最嚴格的法律實施,對污染環境違法犯罪產生強大震懾。
潘碧靈建議,應該按照污染防治攻堅戰年度目標任務,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對污染防治攻堅戰每年財政的投入增幅不能低於財政收入增長幅度。另外,加大環境稅征收力度,認真分析環境稅的總量、來源、結構等,有針對性地加強稅收征管,確保應收盡收。此外,還要強化資金使用硬約束,廣開籌資渠道,完善投資、價格、財稅、土地、金融等政策,多渠道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
源頭治理是土壤污染防治最有效、最經濟的治理方式。“土壤污染防治應堅持以源頭治理為主線,不斷創新防治技術手段。” 全國人大代表、鷹潭市市長於秀明表示,鷹潭大力推廣綠肥種植、秸稈還田等技術,帶動化肥減量增效,有效控制住農業面源污染﹔嚴格管控疑似污染地塊和污染地塊,防止已被污染的地塊繼續流轉開發使用,避免新增土壤污染。
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這兩個關鍵詞,正在成為各地、各企業的生動實踐。
全國人大代表、嘉興市委書記張兵說,經過3年整治,嘉興市一條名為新涇港的“墨汁河”,已成為百姓點贊的美麗河,周邊騰退的100多畝土地,已建成現代農業孵化園。“既要了金山銀山,也要了綠水青山。這條綠色發展之路,我們要堅定走下去。”
在湖北潛江,水稻田間養小龍蝦的生態種養模式,既能保護水源和土壤,又能帶動當地群眾致富。“蝦稻共作”正在成為當地富民產業。全國人大代表、湖北潛江市市長龔定榮說,潛江是綠色發展理念的直接受益者。我們希望通過蝦稻產業的發展,統籌好山水農田湖系統治理,讓潛江的農業走出一條綠色、高效、優質的發展之路。
“綠色發展可以‘逼’出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河鋼集團邯鋼三煉鋼廠精煉車間副主任周文濤說,今日的河鋼集團邯鋼公司,林木蔥蘢、一步一景、一區一林,廠區綠化覆蓋率達60%。“環保好了,員工幸福感提升,工作積極性也增強了﹔與此同時,‘倒逼’企業強身健體,打造新的核心競爭力。”
綠色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全國政協常委、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中化集團推出的研發了將近十年的農藥,該藥會殺掉螨虫,但不會殺掉蝴蝶和螞蟻,不會破壞周圍環境,而且還可降解,不會殘留。新藥推出后異軍突起,很快佔領市場份額,產生近億利潤。”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劉同德強調,“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可以相得益彰。我們決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須穿‘新鞋’、走‘綠道’。”
一場春雨滿地新綠,神州處處是風景。今年兩會已近尾聲,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未來,中國綠色發展之路將更加堅定,有力!
(部分內容綜合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