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9日15:54 來源:人民網-環保頻道 手機看新聞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第四場新聞發布會(朱紫陽 攝)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 (記者朱傳戈)29日下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舉辦第四場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法治建設。
黃潤秋表示,早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就將“國家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載入憲法。1979年,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法(試行)》。1989年,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法》。由此,我們國家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逐步進入了法治化軌道。
黃潤秋表示,目前我們已經基本形成了以環境保護法為龍頭,覆蓋大氣、水、土壤、自然生態、核安全等這樣一些主要環境要素的法律法規體系。這幾年,我們先后制修訂了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核安全法和環境保護稅法等9部生態環境法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生態環境領域的主要法律都經過了一輪修訂,過去沒有的,我們也填補了空白,進行了新的制定。2014年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我們引入了按日連續罰款、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行政拘留、公益訴訟等措施,這被輿論評為“史上最嚴”的環境保護法。
“2018年全國實施環境行政處罰案件18.6萬件,2014年隻有8.3萬件,兩相比較,增加了124%﹔罰款總數2018年已經達到152.8億元,2014年隻有31.7億元,增加的比例是382%,這個比例還是相當可觀的。”黃潤秋說。
黃潤秋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採取積極的措施,以整合體系、填補空白為重點,推動加快構建與美麗中國目標相適應的生態文明法律法規體系,確保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有法可依。目前正向兩個方面努力:一是要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立法。配合立法機關抓緊制修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長江保護法、排污許可條例、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等法律法規,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的法治保障﹔二是大力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相關的法治建設,包括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等方面的立法,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