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拍攝:人民網記者余璐 剪輯:唐宋 高亞永)
又是一年備汛時。據預測,今年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多發頻發,黃河流域降雨偏多,黃河上中游出現暴雨洪水可能性大,加之疫情影響,防洪形勢十分嚴峻。黃河流域防汛備汛工作進展如何?請跟隨人民網記者看黃河流域如何應對汛期大考。
強化防洪工程基礎 筑牢第一道防線
在河南省開封市黑崗口下延控導工程8號壩上,機械聲、口號聲伴隨著大量石塊的碰撞聲,一場防汛搶險正火熱進行。因河水回溜淘刷導致根石走失,南岸壩腰處出現10多米的裂縫,開封第一河務局機動搶險隊正在緊急搶險。
在新鄉長垣榆林控導工程水毀工程修復現場,長垣河務局局長劉景濤在指揮一線的搶險隊員將最后3個鉛絲石籠捆拋入河。新鄉市長垣河段堤距24公裡處為黃河最寬處,以黃河“銅頭鐵尾豆腐腰”最為薄弱的“豆腐腰”著稱。記者在現場看到,裝載機將石料精准投放到壩基,面對滾滾河水,一道道磐石,護佑著大壩安全。
據了解,汛前,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利用財政補助資金6800萬元,對黃河流域70項水利工程項目及時進行了除險加固和修復。完成了所轄各類工程徒步拉網式普查,並組織開展黃河中下游河勢查勘,將防洪工程基礎夯實夯牢,為應對流域洪旱災害筑牢第一道防線。
標准化堤防建設穩固防洪保障線
堤防工程是重要的防洪工程之一。河南省濮陽市黃河標准化堤防建設起步於2003年,通過大堤加高幫寬、險工加高改建、建設堤防防浪林等措施,已構建了黃河下游集“防洪保障線、搶險交通線和生態景觀線”為一體的標准化堤防體系。
除了做好堤防工程,遷安救護演練也是每年的“規定動作”。
河南濮陽黃河灘區總面積443平方千米,灘區內有44.12萬人,耕地35.5萬畝。一旦洪水來襲,群眾遷安救護任務艱巨。在濮陽灘區,每個鄉都成立遷安救護指揮部,每個家庭持有遷安救護明白卡,村對村、戶對戶,人對人。通過危險區域人員轉移避險演練,切實做到了臨危不亂,進一步提高了防汛搶險應急處置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強化責任落實 保障水庫安全度汛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位於黃河中游最后一段峽谷出口處,是黃河中下游防洪工程體系的骨干工程,保障著下游防洪安全。
小浪底水庫通過19次調水調沙及泄洪排沙運用,利用“人造洪峰”對現有河床沖刷,庫底淤泥和黃河泥沙能有效地被沖入渤海灣,下游河道主河槽過流能力從2002年的不足1800m3/s提高到目前的4300m3/s,顯著延緩下游河道淤積,確保水庫、河道防洪安全。
如遇超標洪水,除小浪底自身進行攔洪錯峰外,位於小浪底下游黃河支流上的中小型水庫又將如何發揮作用,力保自身及大河防洪安全呢?
記者在河南鞏義市塢羅水庫走訪發現,標有水庫責任人姓名、職務、聯系電話的公示牌醒目地設在水庫旁。為迎接汛期,水庫全力推動防汛“三個責任人”和“三個重點環節”,嚴格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落實防汛預案和應急措施,密切監視水庫關鍵部位運行狀況。
記者了解到,汛前,水利部黃河委對流域中小型水庫安全運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嚴格按照“四不兩直”方式開展現場檢查。截至目前,共計派出7個檢查組28人次,檢查完成4省37個縣(區)106座水庫。確保水庫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