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截至2020年底 中國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4%

2021年04月09日09:1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4月9日電 (王仁宏)據生態環境部官網消息,4月8日,第30次“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通過視頻形式召開。本次會議由輪值主席國印度主辦,巴西、中國、南非部長級代表出席。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自2009年成立以來,“基礎四國”一直保持密切協調配合,維護多邊主義,堅決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推動《巴黎協定》及其實施細則的談判和落實,在氣候多邊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維護發展中國家團結和共同利益的中流砥柱。

黃潤秋強調,氣候變化是對人類生存、發展與安全緊迫而嚴峻的威脅。中方堅定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重要貢獻。截至2020年底,中國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4%,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9%,大幅超額完成到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去年,中國提出碳達峰目標及碳中和願景,充分彰顯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完成上述目標和願景需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努力。中方將堅定不移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一如既往落實《公約》和《巴黎協定》,持續推動氣候多邊進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

黃潤秋指出,《巴黎協定》進入全面落實的關鍵階段,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以“基礎四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大國面臨更多挑戰。“基礎四國”要持續鞏固機制,加強協調、增進團結、務實合作、共同發聲,向國際社會展現發展中大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意願和建設性姿態,持續有力推動氣候多邊進程向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圍繞氣候多邊進程重點議題闡述了中方立場。他指出,能否完成關於《巴黎協定》第六條的談判是衡量《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是否成功的標志之一,各方應共同推進完成第六條相關問題談判,為盡早啟動全球碳市場機制運行奠定基礎。氣候資金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核心關切,是維系氣候多邊進程政治互信、實現《公約》和《巴黎協定》目標的重要基礎。“基礎四國”應積極為發展中國家氣候資金訴求尋找解決方案,聯合其他發展中國家敦促發達國家就彌補2020年前履約缺口做出具體安排。“基礎四國”還應進一步積極發聲,堅決維護多邊主義,堅決遵守《公約》和《巴黎協定》的目標和原則,強調切實落實目標的重要性,強調發展中國家實現氣候目標面臨的諸多困難,全面推進減緩、適應和支持方面的雄心,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爭取權益。

會議期間,“基礎四國”圍繞COP26重要成果和多邊進程前景、四國合作等主題進行深入探討交流,進一步協調立場,達成廣泛共識。

會議審議並通過《第三十次“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聯合聲明》。

生態環境部、外交部、財政部等部門代表參加會議。

(責編:王仁宏、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