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武漢東湖主湖水質穩定保持在三類,為近40年來最好水平,主要做法——

流域齊治 湖塘並治 水岸同治(人民眼·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

本報記者 范昊天 強郁文
2021年04月16日05: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游客沿湖北武漢東湖綠道騎行。
  長江日報社供圖

東湖櫻花園游人如織。
  彭 沖攝

環衛工人正在東湖湖面清理漂浮物。

東湖一景。
  趙廣亮攝(人民視覺)

引  子

湖北武漢,長江、漢水在此交匯,百余個湖泊星羅棋布。這些湖泊中最負盛名的東湖,水域面積達33.63平方公裡,是武漢的城市綠心,並通過港渠連通長江。

2020年10月,一年一度的武漢水上馬拉鬆比賽在東湖的子湖——郭鄭湖水域舉行,600余名游泳健兒在這裡劈波斬浪。而在10多年前,在東湖游泳還隻能是一種奢望。作為城市建成區的大型湖泊,東湖曾承載城市供水、農業灌溉、水產養殖、調蓄防洪等多種功能。上世紀90年代起,城市擴張、污水直排,讓東湖水質一度跌到劣五類。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前提是堅持生態優先,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逐步解決長江生態環境透支問題。

近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沿江省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據今年3月30日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的信息,截至2020年底,長江干流首次全線達到二類水體。

武漢東湖是這一變化的生動寫照。緊緊圍繞“建設城市生態綠心,助力長江大保護”目標,武漢市委和市政府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從截污控污到排口整治,從退漁還湖到生態修復,不斷加大東湖水環境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根據2020年10月至今年3月的監測數據,東湖主湖水質穩定保持在三類,為近40年來最好水平。2020年11月,東湖通過水利部開展的示范河湖建設驗收。

治污

流域齊治,不讓污水流入東湖

清晨,籠罩在東湖湖面上的薄薄霧氣,在陽光照射下逐漸散去。湖岸,柳條上挂著露珠,彎彎曲曲的環湖綠道滿是春天的氣息。

頭戴草帽、腳穿運動鞋的柯志強無心欣賞眼前的湖光山色。他正跟幾名同事一起,攜帶專業相機、無人機、望遠鏡等設備,仔細檢查湖畔的每一個排口,看是否有污水流出。

47歲的柯志強是當地民間環保組織“武漢綠色江城”的負責人。10多年前,他曾帶領志願者們走遍東湖100多公裡湖岸線,用筆和鏡頭記錄下東湖的污染狀況。“那時東湖周邊排污口多,生活污水等直排湖中,污染嚴重。”柯志強回憶,他帶領團隊逐個摸排污染源,制成東湖排污口地圖並遞交給武漢市政府,后來多個較大的排污口得以關停整改。

“水污染問題出在水裡,但根子在岸上。”武漢市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以下簡稱東湖風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黎東輝介紹,東湖原本是城郊湖,上世紀50年代水質還在二類至三類之間。后來,隨著城市擴張,跨東湖風景區、東湖高新區、洪山區、武昌區、青山區等5個區的東湖,逐漸被城區包圍,加之周邊養殖、餐飲企業等無序排放,水質不斷惡化,上世紀末已變為劣五類。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在東湖邊上大學時常到湖裡游泳,后來湖水污染,藍藻時有暴發,再也沒有下湖游泳了。”武漢市水務局總工程師王赤兵說。

瞄准痛點,近年來武漢以鐵的決心、鐵的措施,下大力氣截污控污。2017年8月,深層污水傳輸隧道——武漢大東湖深隧開工建設,去年9月正式投用。這條平均埋深超過30米的污水隧道,將污水收集並傳輸至郊外新建的、滿負荷處理能力可達每天80萬噸的北湖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有效減輕了東湖周邊的排污處理壓力。

走進大東湖深隧二郎廟預處理站,調度指揮中心的液晶顯示屏上清晰標示著橫跨4個區的污水隧道,工作人員隻需動動鼠標,便可看到深隧各個點位的水位、設備運轉等情況。

與此同時,武漢市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完善環湖污水收集管網。截至去年底,主城區已建成12座污水處理廠、4500公裡污水管網和74座污水提升泵站,形成12片污水收集系統。隨著骨干污水收集系統逐步建成,東湖主湖水質進入加速提升期。

“雖然東湖沿線全面開展了截污工程,但周邊部分排口仍存在雨污混流、雨污管網混接錯接等情況,局部區域還有生活污水散排。”黎東輝表示,這些污染源分屬於不同的行政區域,要形成保護東湖的合力,還需進一步明晰責任。

近年來,武漢對各行政區的長江斷面水質實施全面監測考核,實行水質“改善獎勵”“下降扣繳”的生態補償獎懲措施﹔試點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對損害生態環境的領導干部真追責、嚴追責、終身追責……生態環保的“緊箍咒”越念越緊,東湖治理也由原先的各區各自為戰轉向“信息互通、數據共享、問題共治”。

九峰明渠高新段是東湖匯水區域一條長約4.4公裡的排水走廊,流經東湖高新區和東湖風景區。前些年因周邊區域開發,雨污分流管道配套等不夠完善,時常有雨污混流水排入渠道,最終流入東湖。

2019年6月,東湖湖泊保護聯席專題會議召開,市級湖長單位武漢市文旅局、市湖長辦以及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東湖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參加。針對九峰明渠雨污混流問題,會議明確了整治時限和責任人員。

隨后,東湖高新區累計投入6.5億元,實施九峰明渠高新段匯水區雨污混接錯接管道改造、駁岸整治清淤等工程。東湖風景區對沿線排口全面排查,整改雨污管道混接錯接問題。如今,九峰明渠入湖水質明顯好轉,黑臭水體消除,周邊生態環境大幅提升。

為強化東湖流域各區入湖水質考核,東湖風景區建立了東湖水域空間管控制度,會同有關部門動態監測水域面積、水文、入湖水質等情況,推動形成以各級湖長為抓手,跨區域統一管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湖長制流域聯動工作機制,明確東湖湖長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聯席會議,建立重大問題協商機制。

流域齊治,離不開社會共治。2018年9月,武漢為東湖公開招募民間湖長,報名者眾多。東湖風景區還聘請“武漢綠色江城”作為第三方,每月巡查東湖排口及湖泊環境,及時發現、制止水域及岸線的污染行為。作為競聘上崗的民間湖長,柯志強每個月都會來東湖例行巡查,“東湖各級湖長和相關職能部門也會定期開展巡湖檢查,我們共同守護一湖清水,不讓污水流入東湖。”

治水

湖塘並治,全面修復東湖水生態

陽光直透湖底,站在郭鄭湖的“鵝咀”岸邊俯瞰,一片“水下森林”隨波搖曳,魚蝦穿行,怡然自得。不遠處,一群水鳥在嬉戲。

湖面上,兩名身穿救生衣的保潔員正站在電動船上打撈水草。“這些水草浮萍如果生長太快,淤積腐爛后也會造成污染,影響湖面景觀,需要及時清理。”湖面保潔隊隊長宋四友說。

10年前,宋四友還是武漢市東湖漁場的一名職工。“我18歲就跟著父親在東湖捕魚,那時湖底水草豐茂,全湖每年產魚三四百萬斤。后來水草越來越少,漁獲量也不斷減少。”宋四友回憶道。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環境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義介紹,上世紀60年代東湖的一些子湖被劃至周邊村場,用於經營性養殖。養殖戶大量投餌、圍網養殖,導致沉水植被銳減、水體富營養化加劇、藍藻水華頻發,湖泊水生態系統逐漸退化。

近年來,東湖開展退漁還湖,在團湖、小譚湖和筲箕湖等六大子湖水域內全面取締、拆除圍網養殖。隨著東湖漁場改制,包括宋四友在內的200多名職工分流到原武漢旅游發展投資集團旗下公司,宋四友也從漁民轉型成為保潔工人。

退漁還湖並非一刀切地禁止漁業養殖。2019年6月,武漢全面啟動東湖水環境提升工程,由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牽頭設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撐,著力將經營性養殖轉為生態化養殖,實現水生植物和動物的科學配比,全面修復東湖水生態。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王中正介紹,在位於“鵝咀”的這片佔地2.6萬平方米的水生態修復示范區湖底,工作人員投放底質改良劑,種植沉水植物,逐漸修復“沉水—浮葉—挺水植物”群落,並通過採用“肉食性魚類—濾食性魚類—鲴類”混養漁業模式,實現水生動物群落結構調整。“濾食性魚類捕食水體藻類,控制藻類水華﹔肉食性魚類捕食小型魚類,降低其對底層水生植物的生長干擾﹔鲴類(底棲雜食性魚類)消納底層水生高等植物凋殘枝葉及其他腐殖質,提高水體透明度。”

“經過近一年的監測、養護,這片區域植被覆蓋度已恢復到60%以上。”王中正表示,按照“示范區—先行區—全湖分批推廣”的技術路線,將在東湖10個子湖全面推廣這一示范技術,力爭重現東湖水草豐茂的景象。

水草豐茂,已在一個個湖邊塘裡初現模樣。在東湖風景區聽濤景區“碧潭觀魚”景點,一方佔地約7.2萬平方米的湖塘吸引不少游客駐足。湖塘邊,幾座青檐碧瓦的亭榭,在蜿蜒曲折的廊橋貫連之下,呈“品”字分布。漫步廊橋,可見形態各異的錦鯉和青魚在碧波中嬉戲。

“以前這裡水質差,顏色發烏,還有異味。”湖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康玉輝介紹,由於長期經營性養殖,這裡水生植物曾嚴重退化。如今通過改善底質、種植水草、放養魚類等,這片湖塘的水質已由原來的劣五類提升至三類。

在東湖沿線,還有數十個這樣大小不一的湖邊塘。“我們不採取人工干預的換水透析式治理,而是按照‘一塘一景一品’原則,湖塘並治,注重水質自我修復,構建‘湖邊濕地—湖邊塘—子湖—主湖’的梯級水質生態淨化體系。”黎東輝說,截至目前,東湖全域已完成60個湖邊塘共65.7萬平方米水體的生態修復和水質提升。

開展生態修復,必先完成內源污染治理。“由於數十年來的污染物沉澱,湖底淤泥中存在大量氮、磷等有害物質,風吹動湖面,就會加速這些污染物的流動。”東湖水環境綜合提升項目副總工程師李曉明說,這些區域需要先通過湖底清淤,幫助東湖排出污染物。

走進位於東湖東北岸邊佔地約6000平方米的東湖淤泥環保處理中心,隻見一台台壓濾機正在全速運轉,經中和、沉澱、加藥、調勻等無害化處理,從湖底絞吸上來的泥漿被送進機器壓榨,深度脫水后分離成尾水和泥餅。泥餅可以用作工程回填用土或景觀園林用土,尾水經達標處理后排放。處理中心於去年3月投用,整個工藝流程採用遠程智能化控制系統,迄今已累計清淤超過160萬立方米。

東湖治理漸趨智能化。“排口有異味,晴天存在少量排水,排口周圍有少量水葫蘆……”最近,黎東輝在郭鄭湖巡湖時發現一個排口存在異常,他立即拍照,並通過智慧東湖微信小程序上傳照片和問題詳情。收到問題反饋后,湖面保潔員立即到場排查,很快將問題解決。

負責智慧水務建設的武漢市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工程師康妍斐介紹,智慧水務項目組將環保、水務等提供的紙面數據變成可查、可用的地理空間數據,數量達21萬余條,涵蓋排口、管網、閘口、泵站等信息。基於這些數據設計出的“東湖一張圖”,使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手機登錄、點擊地圖的相應位置,隨時了解東湖全域情況。

水質自動監測預警系統也正推進建設。東湖風景區在東湖的每個子湖、入湖明渠和幾大重要排口共設置了20個監測站,定時檢測流量、流速、水溫和氮、磷、葉綠素等水質指標。“監測數據通過湖上浮標站上傳到雲平台,我們可實時查看東湖不同時段水質狀況,有問題及時處理,做到動態監控、智慧監管。”黎東輝說。

治岸

水岸同治,建設綠道鎖定湖岸線,推動沿線產業綠色蝶變

晚飯后,武漢市民張嵐和家人又來到東湖綠道散步。在她的印象裡,5年多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公路窄,汽車多,揚塵也多,沒法到路邊散步。”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填湖造地”“圍湖養魚”,到90年代的城市發展建設,東湖水域岸線曾遭受不同程度侵佔。2015年12月,作為湖岸建設主要工程的環湖綠道項目開工,致力“讓城市安靜下來,讓市民在家門口享受大自然、擁抱大自然”。

如今漫步東湖綠道,細心的人們不難發現建設者順應自然、尊重自然的匠心巧思。

為滿足在武漢舉辦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服務需要,近50個5G基站在東湖綠道沿線建成。這些基站藏身於惟妙惟肖的“仿生樹”中,與周邊自然環境融為一體。

夜晚的“碧潭觀魚”也別有景致。彎彎折折的九曲橋與岸邊亭台相連,在青綠色燈光映照下晶瑩剔透。憑欄觀魚,形態各異的錦鯉和青魚清晰可見。這裡配套安裝了能保護動植物的節能冷光源,通過寫意的燈光組合,增添了夜間觀賞效果和游玩體驗。

“建設之初,綠道就秉持生態環保理念——少一些人工雕琢,多一些自然野趣。配套公用設施建設,盡可能與自然環境融合,力求保持景觀的原生態。”武漢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亢德芝介紹,東湖沿岸原有的8萬平方米水杉保育林、梧桐樹林被完整保留,自行車道主動為27棵大樹讓路。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綠道還為野兔、鬆鼠等小型動物規劃了13條可以穿行的涵洞等生物通道。

全長101.98公裡的東湖綠道,像一條長長的項鏈,沿著湖岸線和湖中島嶼蜿蜒延伸。移步易景,時而山丘、林地,時而島嶼、濕地。亢德芝介紹,綠道全程採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充分利用原有湖邊坑塘、溝渠、林地、草地和濕地構建海綿體,雨水可通過綠色植被、水生植物再過濾,有效消減了汛期強降水對岸坡的直接沖擊,也減少了污染入湖。

“更重要的,我們堅持水岸同治,通過綠道建設永久鎖定東湖湖岸線,徹底解決侵湖佔湖問題。”全程參與東湖綠道設計規劃的亢德芝深有感觸。

2012年起,武漢對市內湖泊劃定了藍線(水域控制線)、綠線(綠化控制線)、灰線(建筑控制線),設定湖泊保護范圍,藍線、綠線之內不得任意開發。但在綠道修建前,周圍村民的生產生活時常悄無聲息地越過藍線、綠線。“現在,綠道為東湖豎起了一道可觸摸、可感知的邊界,將無形的藍線和綠線轉變為有形的‘保護隔離線’。”亢德芝說。

如今的東湖綠道24小時開放,為市民提供全天候、全時段親水休閑場所,改變和豐富了城市公共空間。綠道按國際賽事標准建設,採用高彈高黏的瀝青鋪設,適合跑步、騎行,且全線禁行機動車輛,隻允許觀光電瓶車、自行車和行人通行。沿線設有35個大型驛站,均配備了游客服務點、便利商店等,努力做到“還路於民、還綠於民、還湖於民”。

鎖定湖岸線的同時,東湖沿線的產業布局也在悄然蝶變。環東湖沿線曾布局不少重工業企業,而今,以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正在快速成長。

走進位於東湖東南面的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一幢幢研發大樓正在加快建設。這裡是華中科技大學國際醫學中心,致力開展生命科學、轉化醫學、臨床醫學和交叉醫學等研究。

2月27日,武漢東湖高新區全面開啟東湖科學城規劃建設,包括華中科技大學國際醫學中心等在內的一批跨學科創新平台正在加緊建設。未來,這裡將成為武漢市基礎研究和科研創新最密集的區域之一。

東湖的北面是青山區,作為武漢傳統工業重鎮,這裡的工業污染排放量一度很大。“十三五”期間,青山區騰籠換鳥,淘汰落后產能,推動武鋼紫光大數據產業園、長江雲通總部集群項目等一批重大新興產業項目落戶。同時,作為綠色發展示范項目,佔地107平方公裡的北湖產業生態新城也正在青山區加快建設,致力打造產城一體示范區。

為守好東湖這片城市綠心,武漢正沿著大東湖區域布局新興產業,咬定生態優先,倒逼產業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

武漢市首部產業地圖(2021年試用版)日前出爐。打開這張地圖,隻見城市中間用天藍色標注著東湖風景區,周邊是以金融服務、工程設計為主的武昌區,以先進基礎材料、智能制造為主的青山區,以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為主的東湖高新區,以及以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為主的洪山區,新興產業已逐漸成為環東湖周邊各區的主導產業。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16日 13 版)

(責編:程宏毅、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