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王澗保護站的年輕巡護員們——

讓青春在秦嶺深處綻放(保護區裡的年輕人)

本報記者  原韜雄
2021年05月06日08: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南喆(左)與張毅在巡護路上。
  本報記者 原韜雄 攝

  核心閱讀

  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王澗保護站地處秦嶺南麓,也是黑河的水源涵養區。保護站的巡護員們承擔著轄區1萬多公頃土地的生態保護和監測工作。7名巡護員中,張毅、許娟娜、王江濤和南喆年齡均在31歲到35歲之間——從山間巡護到駐站、科研,如今,這4名年輕人已經成為保護站的重要力量。

  

  厚厚的山霧堆到門口,雨下了整整一夜。天剛亮,一豆燈光下,陝西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小王澗保護站的巡護員們正在為第二天的巡護做准備。

  金絲猴、羚牛、金錢豹、斑羚、紅豆杉……守護這些秦嶺深處的“寶藏”,巡護員們一刻不敢大意。

  “走山路,幾個轱轆都比不上一雙腳”

  在巡護員張毅的宿舍裡,各種驅虫藥和跌打藥佔據了桌子的一角。“巡護時,擦傷破皮是常有的事。”張毅告訴記者,帳篷、睡袋、巡護終端機、羅盤、急救繃帶……每件都不能少。

  雖然終日與山水相伴,但野外巡護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詩意,為了更換紅外相機的電池和儲存卡,徒步幾十公裡山路是常事。而被稱為“路”的,有時可能隻有兩隻腳掌寬,一面是峭壁、一面是河流。一年下來,每個人都要磨爛幾雙鞋。“走山路,幾個轱轆都比不上一雙腳。”張毅說,雖然保護站近年來新添置了汽車和摩托車,但巡護的大部分時間還是要靠好腳力。

  巡護路上,經過一棵鬆樹時,巡護員南喆和王江濤上前仔細檢查。“這棵是華山鬆。”南喆說,“走一段就要悉心檢查,要是得了鬆材線虫病可不得了,一傳染就是一大片。”

  在小王澗保護站,每個月至少有6次巡護任務,一趟巡護要干的工作可不少:檢查林木病虫害、回收紅外相機、收集野獸糞便、為村民宣講環保知識……一邊走,巡護記錄就可以通過巡護終端機實時傳輸,人到不了的地方,還可以通過無人機遠程查看。

  “搞科學研究、使用新設備,年輕人上手快、玩得轉。”小王澗保護站站長張亞弟說,現在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巡護員中,有四成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

  據介紹,小王澗保護站負責的區域已設置41台紅外相機,鏡頭捕捉到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現在,每年年底資料歸檔,打印出來的資料都要裝滿一個大紙箱。“我們掌握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細,這可以為秦嶺生態保護提供更精准的一手資料。”南喆說。

  “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得隨時‘充電’”

  晚飯后,巡護員許娟娜每天都有最少兩小時的固定看書時間,“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得隨時‘充電’。”她說。

  最令許娟娜難忘的,是與金絲猴朝夕相伴的那一年。2013年,許娟娜參加了一個金絲猴行為研究的項目,在一年的時間內追蹤觀察了3個金絲猴家族。最冷的時候,野外溫度能達到零下18攝氏度,她要穿3條棉褲。“最后猴子都認識我了。看到研究成果發表,心裡真是美。”許娟娜說。

  2019年、2020年,南喆連續兩年主動參加保護區組織的林業有害生物調查研究。採集樣本、制作標本、數據分析……他樂在其中,“研究問題是越鑽研越有趣!從課題立項,到最終探索出科學合理的病虫害預警防治方法,研究成果應用到了日常工作中,咋能不讓人興奮!”

  “這些年,除了巡山,保護區還會提供很多科學研究的機會,這對我們來說彌足珍貴。”王江濤說。據介紹,2014年起,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設立了小型科研基金,鼓勵年輕人開展科研和監測活動。截至目前,保護區的30多個年輕人中,先后有20多人主導或參與完成了17個科研項目。

  “保護秦嶺,必須建立一支有鑽研精神、有干勁的基層隊伍。近兩年,這些年輕人發表的5篇研究論文,有3篇登上了核心期刊。我為他們自豪!”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級調研員司開創說。

  “巡山幾年來,越來越深愛”

  “又上山呀?快進屋,嬸兒剛摘的獼猴桃,來嘗嘗!”村民貴玉琴聽到門外的腳步聲,趕忙迎出門來。貴玉琴的家安在深山裡,她跟小王澗保護站的“小年輕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森林防火大於天,這就是他們教我的。”貴玉琴說。

  每次巡護,入戶宣傳生態保護和防火知識都是一項重要工作,路上碰到村民,巡護員們總不忘上前叮囑大家幾句。“要守護1萬多公頃的綠色,必須得團結轄區裡的300多戶群眾共同參與。”王江濤說。

  巡山歸來,張毅打開電暖爐,半分鐘不到,爐子就“罷了工”。“跳閘了,我去關幾盞燈。”他說。

  其實相比以前,保護站的生活條件已經好了很多。以前燒煤取暖,現在換了電爐,還裝了電熱水器。巡護員駐站往往一扎就要十幾天,大多數時間站裡隻有一兩個人,為了排遣寂寞,還安裝了一套卡拉OK。“沒用過幾次,人太少,越唱越覺得冷清。”張毅笑言。

  雖然工作苦,但其實這幾位年輕人都是從事其他工作一段時間后,自願成為大山守護者的。“我大學學的就是林業,畢業后進過企業、當過老師,最終考慮再三,還是選擇回到山裡來。”張毅說,“在這心裡踏實,巡山幾年來,越來越深愛。”

  現在,每個月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都會舉辦照片展。王江濤有張得意之作,是一隻金錢豹注視著鏡頭,十分可愛。王江濤開心地說:“我們呀,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沖這,就值!”


  《 人民日報 》( 2021年05月06日 15 版)

(責編:李楠樺、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