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海南保護天然底色,推動綠色發展

碧海藍天 擦亮生態名片(聚焦生態文明試驗區④)

本報記者  周亞軍
2021年08月30日05: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

  海南三亞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中的海洋生物。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攝

  核心閱讀

  2019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2019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

  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海南不斷擦亮生態名片,多措並舉推動生態保護。

  

  “快抬頭!”在熱帶雨林深處追尋了5天,終於見到海南長臂猿,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監測員黃盧標難掩興奮。一隻通體黑色的海南長臂猿很警覺地輕觸枝葉,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據海南省林業部門統計,2003年第一次開展海南長臂猿野外種群數量大調查時,海南長臂猿隻有2群13隻﹔2013年,第二次野外大調查記錄到海南長臂猿3群23隻﹔2020年第三次大調查記錄到5群33隻,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顯現出逐步增長的良好勢頭。

  整合力量,科研助力長臂猿保護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是海南省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的一大創新。

  海南長臂猿是海南熱帶雨林的旗艦物種。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負責人介紹,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積極推動長臂猿保護,將長臂猿等珍稀物種的保護工作列入省政府工作報告。

  “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是全員聘用制的非營利公益機構,能集聚國內外權威的機構和專家為長臂猿保護出謀劃策。”海南省林業局(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黃金城說。

  在專家建議下,建立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主基地、組建海南長臂猿專職監測隊伍、建設海南長臂猿監測管理研究數據庫等工作逐項落地落實。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鸚哥嶺分局,1982年出生的退伍軍人劉禮躍剛當護林員時,還要冒著生命危險打擊偷盜偷獵。多年后的現在,他已經是鳥類觀測的行家。如今,通過嚴格管護,當地村民不再靠山吃山,許多原來的伐木工人、老獵手變成了護林員。

  規劃引領,一張藍圖上增綠護藍

  長臂猿保護是海南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生動縮影。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發展的基礎。海南以五指山、鸚哥嶺、尖峰嶺、霸王嶺、吊羅山、黎母山等自然保護地為核心,將現有的19個自然保護地及周邊天然林、公益林區連通起來,新增保護地面積1959平方公裡,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總面積達到4403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陸域面積的1/7。

  黃金城說,在目前的國家公園試點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最晚,但短短兩三年間,已在立法、規劃、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近年來,海南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最嚴謹的規劃、最嚴格的措施、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推進生態環境保護。

  在海南省規劃展覽館,有一條生態保護紅線格外醒目:省級陸域生態保護紅線區域面積11535平方公裡,佔陸域面積的33.5%﹔近岸海域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8316.6平方公裡,佔海南島近岸海域總面積的35.1%……

  海南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形成“南北兩極帶動、東西兩翼加快發展、中部山區生態保育”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進行“多規合一”改革,通過對全省六類規劃重疊圖斑進行調整,將32萬公頃濕地整體劃入生態紅線范圍,實現了在一張藍圖上增綠護藍。

  海南還大膽創新,取消對12個市縣的GDP考核。一些縣域大膽探索出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道路。

  昌江黎族自治縣依托海南島古人類文化遺址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不僅利用生態優勢帶動老百姓增收致富,還促進了黎族文化習俗的傳承和保護。

  多措並舉,支持綠色產業發展

  自然生態是海南的天然底色,近年來,海南多措並舉推動綠色發展。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南大力推進清潔能源島建設,2020年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67%,較2015年提高23個百分點,截至今年4月,清潔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比達4.2%。

  在此基礎上,海南大力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在臨高金牌港經濟開發區,中鐵建設集團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園正在建設中。相關負責人曹志永說:“我們3月正式開工,力爭10月投產。”近年來,海南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為保障供給,海南在金牌港專門布局了全省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日前,海南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禁止省外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運輸入島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違反規定的個人、企業將被納入征信進行聯合懲戒。

  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2020年12月,海南在全國率先以立法形式全域“禁塑”。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南一方面抓聯合執法常態化,另一方面成立降解塑料技術創新中心,吸引有實力的研究機構和大型企業落戶,發展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品產業鏈。目前,海南已形成4.5萬噸/年的塑料制品替代品產能。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30日 14 版)
(責編:袁勃、牛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