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昆明宣言”為全球環境治理注入新動力

孫秀艷 葉傳增 喻思南
2021年10月15日15:21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藍藍天工作室
小字號

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第一階段)高級別會議10月13日在雲南昆明閉幕,會議正式通過“昆明宣言”。“昆明宣言”是一個政治性宣言,是大會的主要成果。

“確保制定、通過和實施一個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扭轉當前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並確保最遲在2030年使生物多樣性走上恢復之路,進而全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願景。”“昆明宣言”給出的這一承諾,讓我們看到了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希望。

“‘昆明宣言’是非常積極、並有雄心的宣言。”13日晚,在大會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伊麗莎白·穆雷瑪如此評價。

“昆明宣言”包含什麼內容,將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產生怎樣的影響?藍藍天工作室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

13日晚,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首場新聞發布會舉辦,介紹高級別會議成果。葉傳增攝

為未來1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尋找路徑,“昆明宣言”尋求最大共識,體現中國智慧、中國貢獻

13日下午,大會高級別會議閉幕。為期兩天的高級別會議,規格之高在大會歷史上極為罕見:9位國家政要和聯合國秘書長出席了領導人峰會,119個締約方、26個國際機構和組織,共計125位部長級的代表,還有24位駐華大使出席了會議。正是因為規格高、參會代表多,能夠凝聚共識更顯珍貴。

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指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史無前例的嚴峻挑戰。1970—2016年間,全球野生動物種群消亡了68%。

2010年,在日本名古屋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次締約方大會通過“愛知目標”,是全球第一個以10年為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

然而,10年過去,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進展遠低於預期,“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的2020年目標沒有實現。

“愛知目標”成績單不盡如人意,讓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擔子更重。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主任任海表示,如果任由這種威脅持續下去,就會越過地球的生物多樣性閾值,產生不可逆的影響,未來再進行恢復,不僅投入巨大,而且不確定性高,導致人類發展不可持續。

“昆明宣言”正是在這一嚴峻的背景下通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任海看來,“昆明宣言”是為各國在過去履約中存在問題開出的“一劑良藥”。他認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不力,究其根源,是政治家、民眾、科學家之間的保護和發展共識不夠,全球不同區域和國家間發展不平衡導致。要解決這個矛盾,需要上升到生態文明的高度來認識並加以解決。

高吉喜說,“昆明宣言”要為全球尋求未來1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治理體系,體現了196個締約方尋求最大共識,也體現了中國智慧、中國貢獻。

正如《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主席、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所言,“昆明宣言”集中反映各方政治意願,宣言釋放出強有力的信號,向世界展現我們解決生物多樣性喪失問題的決心,並展示出我們將在相關問題上將採取更有力的行動。

13日晚,大會新聞組舉辦“昆明宣言”專家解讀會。

四方面17項承諾,為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提供雄心和動力

被寄予厚望的“昆明宣言”包含哪些內容?“回顧”“強調”“關切”“認識到”等關鍵詞,表達了締約方共同探討形成的一致結論,之后的承諾則展現了各方對“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共同認知。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昆明宣言”共有17項承諾,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要做好頂層設計及配套保障措施。推動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展示生物多樣性價值,促進其在國家政策、法規、規劃、戰略等領域的主流化,為各國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基本的保障和支撐條件。

二是要完善環境法律框架。從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角度推進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促進遺傳資源的惠益分享。

三是要針對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驅動因素,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應對措施。

四是要強調利益攸關方參與,鼓勵相關部門和利益攸關方做出貢獻,促進多邊環境公約和國際進程的協同增效。

因為疫情等原因,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被迫兩次延期,分成兩個階段召開。一般認為,第一階段為討論形成共識﹔第二階段著重磋商談判,形成未來10年的保護框架和目標。因此,“昆明宣言”實際上也是在為第二階段的磋商談判奠定基礎。

趙英民認為,“昆明宣言”對制定和實施兼具雄心、務實和平衡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將發揮引領作用,為后續的磋商和談判規劃了方向、提供了基礎和政治指引。

伊麗莎白·穆雷瑪說,“昆明宣言”提供了一個正確的前進方向,為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提供了雄心和動力。

8月10日,航拍的雲南北移亞洲象。象寶寶在午休,象媽媽站著給它們遮蔭。郭元豐攝

強化落實和執行,兌現“昆明宣言”的承諾

“昆明宣言”是一個政治宣言,並不具備嚴格的法律效力。因此,宣言是否能夠落實、17項承諾是否能夠兌現,值得關注。

對此,伊麗莎白·穆雷瑪也在發言中強調,“昆明宣言”本身只是一個文件,重點在落實和執行。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昆明宣言’從一個全球性的宣言變為各國制定政策的參照,隻有各國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和路徑納入國家政策或決策之中,宣言才不會落空。”高吉喜說。

高吉喜建議,在明年制定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中設置明確的考核方法,確保宣言承諾逐一兌現。比如建立全球、國家和地區幾個層次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可衡量考核指標,每隔一段時間檢查指標是否落實、落實是否到位,根據考核情況做出相應調整等等。

專家們認為,在保護中體現公平正義,也是兌現宣言內容的重要一環。任海表示,“愛知目標”沒有實現的最核心問題,是各國在保護和利用之間難以達成平衡。比如,對待生物多樣性利用,發達國家是在保護中利用,而發展中國家大多是在利用中保護,因此,應確保各國公平公正地分享、利用生物多樣性資源。

確保各個國家和地區能夠獲取足夠的資金和技術同樣重要。高吉喜表示,很多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和生物多樣性下降嚴重的地區都比較貧困,需要發達國家拿出資金來幫助這些地區,同時還要向發展中國家輸出生物多樣性保護所需的技術。

“真正作出改變,才能創造我們大家所樂見的未來。”伊麗莎白·穆雷瑪說。與會人士表示,“昆明宣言”是締約方的承諾,應該成為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動員令。國際社會要凝聚共識、智慧和力量,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藍藍天工作室)

(責編:李楠樺、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