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西北地區 摸清“五河四湖”漁業資源家底

2022年02月08日09:01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麗雲 通訊員李紹戊 霍堂斌)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專項“西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項目(以下簡稱調查項目)通過驗收。該項目歷經兩年多的調查與總結,基本摸清了西北地區“五河四湖”漁業資源家底和生態環境狀況,填補了西北地區漁業資源調查的空白,將為政府科學有效制定漁業水域資源養護措施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對保護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項目於2019年4月正式啟動,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牽頭,黑龍江水產研究所聯合14家水產研究單位共同參與。調查區域覆蓋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和內蒙古5省區重點水域。任務涵括“五河四湖”,即額爾齊斯河、伊犁河、塔裡木河、黑河、疏勒河,青海湖、烏倫古湖、艾比湖、博斯騰湖,以及塘巴湖水庫、恰布其海、溫泉電站水庫、東方紅水庫等西北地區重要水域的漁業資源調查、漁業環境調查、漁業資源與環境保護策略3個方面內容。

調查項目取得了豐富的基礎數據,為西北地區漁業資源保護、特色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和重要的科技支撐。

調查項目形成了《西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報告》《西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遙感監測報告》等一系列報告,編制了《西北地區魚類保護名錄》,提出了《西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保護策略與規劃建議》﹔集成了西北重點河流生態系統網格化管理、自動化數據採集與分析和空間模型模擬預測技術,以及針對山區型卵石河床宏觀—中觀—微觀相結合的土著魚類關鍵棲息地遙感監測理論的技術方法﹔構建了西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數據匯交共享平台,在線數據匯交總量達到40512條﹔專項採集和保存珍稀瀕危野生魚類活體8300余尾,為今后珍稀瀕危野生魚類的科學研究和開發利用提供了珍貴的實驗材料﹔開展了科技援疆,首次實現了額爾齊斯河哲羅鲑人工繁殖,為新疆水域生態保護發揮了積極作用﹔完成了細鱗鲑、北極茴魚、斑重唇魚等瀕危魚類的人工繁育,為珍稀物種的種群恢復打下了堅實基礎。

(責編:郭思邈、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