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走秦嶺 看生態

本報記者  劉發為文/圖
2022年08月16日05: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陝西省安康市瀛湖翠屏島。

  陝西省安康市財梁社區,車輛穿行在山水之間。

  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小坡村冬棗大棚。

  “三千裡大秦嶺,五千年中華史”。西起昆侖山、東至大別山,秦嶺將中國南北方連接在一起,左擁黃河,右攬長江,是中國十分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保護好秦嶺的生態環境,對中國“南水北調”等重要工程實施乃至對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盛夏8月,陽光正好,記者踏上陝西大地,走秦嶺,看生態,記錄下陝西人民的綠色足跡。

  當好秦嶺衛士

  涵養綠水青山

  秦嶺,天下之大阻,也是綠水青山的富集地。

  眼下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但當記者走進位於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的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頓覺清風拂面,涼意四起。從全國各地來旅游的人們絡繹不絕,郁郁蔥蔥的樹林之下,流水潺潺,許多游客走下步道,走到水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擁抱綠水青山。

  “橫跨秦嶺主脊南北坡的主峰牛背梁,海拔2802米,是秦嶺東段最高峰,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的棲息地,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此得名。”柞水縣文旅局副局長孟如意說:“這裡森林覆蓋率超過90%,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獨特的峽谷風光和罕見的峰林景觀。這裡的珍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豹、林麝等26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是動植物的‘天然基因庫’。”

  “都說這裡是‘天然氧吧’,來了之后果然名不虛傳,這裡特別適合夏天來避暑。”從西安來旅游的張先生剛踏進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羚牛谷,便向記者興奮地說道。

  如此優美的生態環境,自然離不開當地人的精心呵護。

  “當好秦嶺生態衛士”,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直在行動。廣貨街保護站站長解振鋒,守山護林24年,跑遍了管護區的山梁、溝道、林地,從20出頭的熱血青年,變身長期戶外工作皮膚黝黑的站長,始終像呵護眼睛一樣呵護著這方山水﹔被稱為“活地圖”的老林保護站生態保護員汪友友,從曾經的“砍樹人”變身今日的“看樹人”,隔幾天不上山便會覺得心裡空落落的……保護區裡,生態衛士們用初心和使命澆灌涵養著秦嶺這一片綠水青山。

  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好“錢景”守護好風景

  山石鋪路,磚石筑牆,記者走進有“老屋珍藏館、山居大觀園”之稱的終南山寨,雖非周末,但已是熙來攘往。終南山寨距離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遠,地處秦嶺主脊南側腹地,已經成為集秦嶺村寨、客棧群落、峽谷運動樂園等於一體的運動康養休閑特色小鎮。秦嶺不但擁有“綠水青山”,也為周邊百姓送上了“金山銀山”。

  “自家的住房既可以辦民宿,也能開飯店,村民足不出戶就能自主創業增收。”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黨支部書記毛家鋒介紹,村子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資源優勢,建成了集生態保護、綜合旅游等於一體的生態文化休閑旅游區。過去的貧困農村變成新型運動樂園,老舊農房變成新型特色民宿,農特產品變成新型旅游商品,貧困人口變成新型個體老板。

  今年47歲的陳道鳳,搬進了這裡。“從前在外打工照顧不了家人,收入也不穩定。”從外出打工到在家門口經營民宿、農家樂,陳道鳳很滿意自己的“轉業”選擇,“村裡人氣旺了,我們也沾了旅游業的光,跟以前比,家裡每年增收了約5萬元。”

  秦嶺良好的生態環境讓老百姓嘗到越來越多的甜頭,綠色發展的實踐也在守護著秦嶺的綠水青山。

  在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蔣家坪村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范園區,從空中俯瞰,茶園整齊別致,風光正好。

  此情此景,村黨支部書記寇清新說:“我們以本地特色茶產業為依托,發揮農村環境優美的優勢,充分與旅游業、休閑娛樂業等產業融合發展,讓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帶動村民實現增收致富。”

  20世紀70年代,蔣家坪村建成了1400畝茶園。近年來,蔣家坪村引進多家茶葉企業,實現茶產業可持續發展,通過提升改造老茶園,新增噴灌設備,蔣家坪村產出的茶葉質量一年比一年好,銷量也逐年增加。

  以茶為抓手,蔣家坪村還發展起了紅紅火火的鄉村旅游,一排排蒼翠的茶樹吸引眾多游客來到這裡賞景休閑,“茶旅融合”成就了當地的綠色產業,不僅為秦嶺環境保護貢獻了一分力量,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因茶興業,因茶致富。如今,蔣家坪村中的300畝舊茶園改造完成,350畝新茶園已建成,村裡公路加寬至6米……和諧美好的新圖景,正在這綠水青山間喜笑顏開。

  竭盡全力

  護一方清水向北流

  從商洛到安康,記者穿隧道,過秦嶺。

  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安康市河流的實時監控畫面出現在記者眼前。大屏幕上,各出水口的排污情況盡在掌握,工作人員還可與當地的河流巡護員進行實時通話。記者在安康市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看到了這樣的智慧場景。

  “中心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實現水質監測、環境風險防范、環境監控預警等功能,先由系統自動識別異常情況,再由人工進行審核確認,一方面大大減少了員工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識別的准確度。”安康市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

  地處秦巴腹地的安康市,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是陝西河網密度最大的地區,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引漢濟渭工程的核心水源涵養區﹔而且,安康境內的鐵路、公路都沿漢江或其主要支流而建,危險化學品運輸環境風險防范責任重大。為了保障南水北調水質安全和提升安康生態環境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能力,安康市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於2015年12月投入運行,實現了對全市重點環境污染源、風險源的視頻和在線監測數據雙監控。

  此外,中心不斷完善整合平台信息資源,先后接入了陝西省環境綜合監管系統和安康市的空氣質量實時發布系統、水利局防汛視頻管理平台等,實現了多部門管理信息互聯互通。

  行走安康,記者聽到最多的是對水的保護。

  地上是公園,污水淨化處理,沒有任何異味飄出,安康這座污水處理廠得到了周邊群眾的點贊。“我們採用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態系統技術,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中國水環境集團安康公司運營負責人說,江南再生水廠服務安康江南城區14平方公裡、26萬群眾,出水達到地表水Ⅳ類水標准,為治理水污染,保護水環境,保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安全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安康瀛湖,北靠秦嶺,南依巴山,水面遼闊,水質清澈。瀛湖既是安康水電站大壩攔蓄漢江水所形成的陝西省最大的河道型湖泊,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的重要水源地,保護好瀛湖水質,責任與意義重大。

  瀛湖周圍村民靠水吃水,曾多以養魚為生。但養魚帶來的污染,讓水質頗受其擾。“自2017年12月份起,瀛湖生態區啟動瀛湖網箱清理整頓規范工作,歷時5個月,共清理瀛湖庫區漢濱段養殖戶468戶、拆解網箱(標准箱)31533口。”瀛湖生態旅游區旅游管理局局長徐譜說,“通過綜合整治,瀛湖區域內違規建設勢頭得到遏制,亂捕濫撈幾近消失,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瀛湖壩前水質長期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標准,區域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高於全市水平,PM2.5濃度、化學需氧量排放物、氨氮化物排放物均低於控制標准,瀛湖景區也成功入選陝西省‘文明旅游保護綠水青山’優秀案例。”

  當好秦嶺衛士,做好護水使者,陝西越來越美的生態環境,正釋放出源源不斷的發展紅利。

(責編:胡永秋、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